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李安的御用「父親」,也是中國式父親的縮影

他是李安的御用「父親」,也是中國式父親的縮影

這事還得從李安說起,李安早年曾經導演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而其中郎雄恰恰飾演就是裡面父親的角色,無論是《推手》中無用武之地的太極英雄。還是《喜宴》中求子心切的高父,亦或是《飲食男女》的大廚朱爸。但是三者之間卻全是了中國式父親的內涵。

作為李安的御用「父親」,無疑,郎雄詮釋了李安心目中「中國式父親」的形象,在一篇紀念郎雄的文章中,李安曾經寫到「郎叔走了,對我來說一個一個時代的消失」也可以看得出來郎雄在李安心中所佔據的位置,更像一個「父親」。

在《飲食男女》中,郎雄飾演的父親是一位大廚,鰥夫,帶著三個女兒。長大後的女兒性格各異,大女兒是個基督教徒,二女兒能力出色在一家航空公司當高管,小女兒還在讀書。一家人靠著每周的聚餐日聯繫著彼此的關係。但是每次吃飯總有衝突和意外發生,也暗示著這一家人的關係並不如想像的那樣和睦。


他精通廚藝

如果說《飲食男女》中,除了「男女」的話題,那麼「飲食」可以算是貫穿影片的始終,有一個會做飯的爸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大多數的父親都是不輕易做飯,但是身上總有那麼一門好手藝。

而在影片中的父親早年是一個酒店的大廚,每次都把家庭聚餐日做的極為豐盛,但是卻總能受到女兒們的挑剔,這個蝦醬少放了,那個食材放錯了。味覺的丟失也成了父親的一種「迴避」。誰也不曾理解在做得這樣一頓豐盛的晚餐背後是一個父親的辛酸。

「這兒女啊

養大之後

就像燒菜一樣

菜上桌了

一點胃口都沒有了」


他也需要認同

很「有意思」的一點,在女兒眼中沒有得到認同的父親,卻在鄰居女兒姍姍這裡獲得了巨大的滿足,父親也是需要認同感的,面對長大的兒女他別無所求,他期待著兒女們有各自的生活,但是也期望著兒女們偶爾能對自己有所「回應」。

影片中一波三折,無疑李安是個會講故事的導演,三個女兒和父親的生活就像是一個接一個的炸彈,不定期引爆你的神經;

最想要離開家的老二卻因為房產倒閉而只能留在家中

一直以來單身的大女兒對於仍抱有期待和幻想,卻意外地讓她找到真愛;

一如既往安分的小女兒有一天直接宣布自己要當媽媽了;

女兒的相繼離開這個家,讓父親感受到了一點難過。

他愛得隱忍

對女兒的愛他是隱忍的,他會每天早上叫她們起床、給他們洗衣服。但是除下這樣的小溫柔,他更多在兒女們的面前是嚴肅的。關於自己感情,因為女兒們,他也一直壓抑著自己,直到兩個女兒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他終於也公布了自己「感情」。雖然令人震驚,正如李安在電影中所傳達的那樣:父母和子女其實都是平等的。

影片的結局,更像是被精心雕琢的陶器,溫暖細膩,二女兒延續了父親的使命,接管了家裡的廚房,而父親的味覺也意外恢復,兩人的關係至此達成和解。

在郎雄飾演的父親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中國是式父親」的形象,隱忍含蓄,但是卻也愛無疆。

我是兔子啊偶,承蒙關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兔子啊偶 的精彩文章:

TAG:兔子啊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