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一樣的黃藥師、郭靖……

不一樣的黃藥師、郭靖……

曾讀《射鵰英雄傳》,中有一人,驚才絕世,風姿雋爽,更是離經叛道,狂放不羈,費盡了金庸老先生的筆墨,他正是五絕中的「東邪」黃藥師。書中言黃老邪:非湯武而薄周孔,常思慕魏晉士人率性放誕,漠視傳統禮教,卻最敬重忠臣孝子。由此看來,黃藥師為人是以「魏晉風骨」為標準的,那麼什麼是魏晉風骨呢?

漢末三國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曹操作詩《蒿里行》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而他本人也參與制造了這哀鴻遍野,慘絕人寰的世界,有人說曹操殺業太重,導致他一手締造的魏王朝儘是些短命的皇帝,不是沒道理。

曹操的詩文多有縱橫九州,氣吞天下的氣概,本人行事也是極為霸道, 建安十三年,曹操為丞相,強制辟司馬懿為文學掾,以輔佐曹丕。與曹丕乃至曹睿的短命相反,司馬懿真是能夠隱忍律己,保命延年,先後熬死了曹操、諸葛亮及曹氏、夏侯氏宗族,撥開了三國詭譎的風雲。司馬氏自詡禮教傳家,卻以比曹家更為黑暗深險的手段把持著魏國朝政,至司馬昭當權,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於是,整個天下陷入了一種頹靡之氣,而也有一部分名士在以自己的方式對抗著這昏暗的朝堂與亂世,從這陣低潮中湧出一股清流,他們以玄學為思想,以遁世為實踐,以歸去來兮為志向,以放浪形骸為本色。著名的「竹林七賢」中就有孤高如鶴的嵇康,有愛憎分明的阮籍,至東晉南北朝時,又有「天下才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的謝靈運,和「不為五斗米折腰,事鄉里小人邪」的陶淵明。

這些人最為後人感嘆的還不是他們文學上的成就,而是他們身上的一種氣質,撫琴飲酒,長嘯當歌,蔑視禮法,率性而為,樂在其中卻又超然物外,在精神上有一種潔癖。比如嵇康就因怒懟司馬氏,寫下了千古名篇《與山巨源絕交書》而被迫害,臨終前以一曲《廣陵散》作為曠世絕響,後世引為傳奇。但是,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這種精神潔癖的縫隙中也充斥著一種消極避世的頹廢之風,讓他們又未必真的能做到洒脫超然。

這裡要說的卻是王導與周顗的故事。

王導出身於琅琊大族王家,與謝安並稱「王謝」,是晉朝社會名流,更是掌權當道者。唐代詩人劉禹錫就曾作《烏衣巷》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話說王導的族兄弟王敦執掌兵權,有凌駕皇帝的勢頭,受到晉元帝司馬睿猜忌,於是王敦赫然從荊州起兵直攻京城,欲以「清君側」為名剷除劉隗、刁協等異己,控制皇帝。王敦此等行徑已經罪同謀反,是滅族的大罪,自然禍及王導一家。為保一家老小,王導進宮請罪,表示與王敦劃清界限,渴望得到皇帝的寬宥。

而就在這時,朝中素有名望,同時與王導也頗有交情的周顗周伯仁也進宮面聖,周顗平日以孤高瀟洒,嗜酒放浪聞名。王導向周顗求援,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為自己求情,周顗偏偏傲嬌,一翻白眼,裝出一副冷漠無情來,讓王導心中更加絕望。

然而,晉元帝司馬睿竟然赦免了王導一家,還加以重用,這令王導感到意外。撿回一條命的王導卻對周顗的無情無義表示出了怨恨,但他並不知道,正是周顗暗中為他求情,才讓司馬睿赦免了王導一家。陰差陽錯的一場誤會,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後來,王敦畢竟仗著自己兵勢強大,控制了皇帝與朝廷。在審問被俘的周顗時,王敦還是很介意這個周伯仁的名望,未敢輕率殺他。於是,王敦找王導商議對周顗是殺是留,王導因對周顗之前的冷漠而懷恨,心想「你不曾為我說情,我又何必為你出頭」?因而三緘其口。最終因為他的沉默,周顗被王敦殺害。原本的一對好友,因為鬧彆扭,釀成了這樣的悲劇。

後來王導在收集周顗的遺物時,才知道周顗確實曾為他辯白,並專門寫過奏章維護他和他的家人,只是不肯在人前表露而已,對於王導後來的沉默,周顗也並未作出任何錶態,只是將生死一笑置之。想到自己不負責任的沉默,王導有一股強烈的負罪感湧上心頭,於是有了那句悔恨的名言,「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幽冥之下,負此良友……」從此,王導也因為這一番負罪感而深受折磨,鬱鬱而終。

王導與周顗的關係原本親密,彼此還算欣賞對方,不然周顗也不會費心幫助王導,他二人還並不像嵇康與山濤純粹是因為政見不和,不得不分道揚鑣。都道交友貴在交心,但其實這世上並沒有那麼多的心有靈犀,人的感情,人的愛與善意還是需要表達出來的,尤其是正能量的感情,一個小小的誤會,很容易釀成終身的遺憾。魏晉名士多把「不解釋」「不同流」「不順從」作為標榜個性的一種風尚,焉知不是對自己,對身邊人的一種間接傷害呢?

話題又回到了黃藥師身上,他也是以性格乖僻著稱,做事不講情理,愛遷怒於旁人。作為一代宗師,他文武全才,聰明絕頂,但作為一個正常的,應該具備感情的人,他表現的矮小甚至殘缺,可謂智商能爆表,情商不及格。對於結髮妻子,他極盡寵愛,最終卻任憑她在臨盆的狀況下為自己默寫《九陰真經》;對於女兒黃蓉,他沒有盡到一個好父親的責任,在其幼時不施以引導,卻在她出落長成後實行專治;對於陳玄風、梅超風二徒,他的冷酷又逼得二人反叛師門,更使得其他弟子被連累得成為殘疾之身,最終當梅超風倒在他懷中時,他又有沒有「我不殺超風,超風卻因我而死,幽冥之下,負此愛徒」的感嘆呢?

因為郭靖這個「假想敵」,黃藥師曾遷怒於江南七怪,曾放言殺盡七人滿門,但真當五怪橫死於自己家中時,真相卻是他被楊康這種小人嫁禍利用,也實在是可笑可悲。少時讀金庸小說,對於黃藥師的才華與性情無比羨慕乃至崇拜,歷經人情世故後才覺得他的為人處世風格實在不可取——憤世嫉俗,於事無補,溝通布施,才能廣種福田。不過黃藥師也有一次所作所為讓我刮目相看,就是他生生受了江南七怪老大柯鎮惡吐痰的羞辱,竟沒有發作!也許,出人意料才是黃老邪本色,也許他認可柯鎮惡的正直,也許他認可江南七怪是忠臣孝子,也許他心中隱隱覺得「我不殺五怪,五怪因我而死」,受此一唾,權當憑弔忠良吧……

黃藥師的過往失去了太多,黃藥師的前程又是一路迷茫,這是性格決定的命運。相似的還有南帝段智興,他的困局也源於自己熱衷於名利,而忽略了與身邊之人最起碼的感情溝通,其實他明明沒有做出對不起旁人的事,相反他自己明明是受害者。即便是普通人家的男人,被送一頂頭盔也不光彩,更何況他貴為帝王之尊呢?但是,不知是出於什麼心理,當年段王爺沒有追究劉瑛姑與周伯通的私情,但卻又在所有當事人心中種下了一顆惡的種子,這種不合理、不正常的處理方式也導致了後來更深的裂痕——瑛姑與周伯通的孩子被裘千仞重傷,一個可憐母親的求救換來的是冷漠無情,可段智興的見死不救到底是對是錯呢?作為讀者,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評判,但段智興自己卻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因為這份同理心與負罪感,他捨去了皇位,出家為僧,成為一燈和尚。

「我不殺此嬰,此嬰卻因我而死……」又是一個本不該發生的悲劇。

再看郭靖,他也曾陷入「蓉兒因我而死」「娘親因我而死」「一眾黎民因我而死」的痛苦困局,但因為他的天性,因為他對身邊人總是抱有善意與良知,他雖然訥於溝通,卻比任何人都渴望溝通,渴望給予,所以最後他能走出困局,完成自我救贖,終成為一代大俠。

我們應該盡量以善意去揣度別人,卻無法要求別人以同樣的善意對待自己。許多人自命清高,卻又埋怨世人不理解自己,可既然懷揣善念,多表達出來,傳遞這份正能量不好嗎?

魏晉風骨在歷史文明中是一抹異彩,但一些魏晉士人本身卻並未真正得到解脫。王導、黃藥師、段智興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不是大多數人願意看到的。所以,作為自身來講,常懷進取之志,修鍊勇猛之心,心藏大愛之念,在人際關係中敢於向前邁一步,經營大的格局,才是我輩真正要達到的境界吧。

作者:行雲織夢,魚羊秘史特邀作者。魚羊秘史經授權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尉遲敬德本是「俘虜」,李世民為何對他如此信任?玄武門之變沒有他結局或將改寫!
穿越「食」空,看舌尖上的中華大地(素食篇)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