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媒:中國全球投資稀有金屬資源 步伐領先日本

日媒:中國全球投資稀有金屬資源 步伐領先日本

參考消息網6月18日報道日媒稱,圍繞鋰和鈷等稀有金屬的爭奪戰愈發激烈。有預測認為,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鋰電池的原料,稀有金屬未來的需求將會迅速增長。

據日本《讀賣新聞》6月15日報道,日本豐田通商與澳大利亞資源開發巨頭組建了合資公司,在阿根廷奧拉羅斯鹽湖附近建立了鋰提取基地,年均產量為1.7萬噸。出於今後需求量上升的預期,豐田通商在今年1月宣布了將產能擴大至4.2萬噸的計劃。

報道稱,雖然日本方面下決心提出了將產能提升至此前2.5倍水平的宏偉計劃,但中國企業的行動更為積極。

報道稱,中國資源開發巨頭天齊鋰業於2013年收購了一家澳大利亞資源開發公司51%的股份,掌握了經營權。該公司又於今年5月宣布,已就獲得智利一家資源開發公司24%的股權達成共識。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計,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國是澳大利亞,智利位居次席,天齊鋰業等於在最大的兩個生產國都站穩了腳跟。

豐田通商資源開發部部長片山昌治說:「中國企業正憑藉雄厚的資金席捲海外的資源。」

報道稱,中國的收購攻勢還不僅限於金屬鋰方面。

全球六成的鈷都產自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鈷也是電池生產的原料。華友鈷業、洛鉬集團等中國企業領導了在這個國家圍繞鈷和鉬的權益爭奪戰。

報道稱,導致資源爭奪戰激化的契機是旨在成為電動汽車強國的中國出台一系列汽車產業政策。結果是,2015年到2017年間,全球市場鋰和鈷的價格出現上漲。

中國出台了對電動汽車用戶和製造商提供補貼等多項政策,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它更於2017年提出了到2025年銷售700萬輛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的目標。

報道稱,這一超過日本全年新車銷量的野心勃勃的目標和政策促進了電池增產,也造成了資源開發企業在全世界搶佔鋰和鈷開採權益的局面。

富士經濟調查公司預測,鋰電池原料市場因車載電池的需求增加還會繼續擴大,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9萬億日元(約合260億美元),是2015年時的近三倍。

報道稱,日本有必要建立起自己的資源供應網路,在下一代汽車競爭中,推出有助於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國家戰略。

(參考消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為何不懼與美國打「貿易戰」?外媒這樣說

TAG: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