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老意會古法,誠為一代卓然大家

魏老意會古法,誠為一代卓然大家

書法藝術,人品高,學問富,下筆自然了無纖塵。高尚的人格,深厚的文化修養,是魏啟後先生書法藝術的根本。他將人品、學問、才情、思想融入書畫中,故他的書法、繪畫格高韻美,超逸脫俗。

"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鍾因內空而聲遠,竹涉心虛方高節。魏先生曾在文章里寫道:""世事滄桑有公理,心書心畫自可人"。澄懷見獨,惟求心安,筆墨適意,任性所為……"顯示了他不慕虛名,不尚祿利,淡泊閑適的良好心態。很多人勸他的書法漲價,先生不肯,他說:我的字就是要讓老百姓買得起。書法當有神采,有氣度,韻致雅,意趣深邃,回味悠長。

魏啟後先生的書法取法乎上,體悟了魏晉人的審美意識和風尚,研讀由隸變楷的鐘王筆法,並秦漢魏晉唐宋元以來的優秀經典碑帖。一生臨帖讀書不輟,寒暑不移,至老彌篤。

他獨出心裁,自抒性靈,將漢簡筆法,融入到行、草書的藝術創作中去,形成了自己的書法藝術風格。他的真書多具隸意,草書意涉章、簡筆法,行書由二王、王珣,尤其是米芾一脈傳承而來,得漢簡、章草、隸書之神韻風采,氣格高邁,犖犖大方。

他的書法高古不俗,簡約、含蓄、流動、飄逸、放縱、婀娜,忘懷楷則,真率天趣。

書具簡意,而少簡的直白,富帖學的風流瀟洒,而無帖學的熟媚,盡得晉人蕭散閑適之神采。結體築字大小參差,欹正相生,氣脈連貫,於不經意處得見自然之意趣。用筆剛柔相濟,正側間用,撇如鳥喙,點如畫沙,勁鍵律動,疏狂恣肆。提按頓挫,迅疾徐緩,燥潤枯濕,濃淡虛實,無不使轉自若,對應裕如,出神入化,妙手天成。他廣覽博取,融會貫通各家筆法,集古之大成於一身,達到了志氣平和,心手雙暢的地步,不著一點雕琢痕迹,將帖學推向了新的峰巔,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魏老的繪畫秉承了傳統文人畫的審美理念,具有深邃的文化內涵。所畫竹石、花鳥更多的吸收了八大山人的筆墨語言,凝練概括,逸筆草草,畫意簡凈、悠遠、疏淡,趣味盎然。魏先生與伏山先生私交甚篤,並在很多場合極力推崇他的繪畫藝術,曾多次書寫伏山先生詩詞內容的作品。他在一幅《題伏翁畫水族圖》中寫道:"伏翁美山水偶作金魚不入前人舊巢,清風今古矣。乙己年冬月澤攜至晉元齋,拜觀之際不勝慶幸。固思伏翁交誼,但有凄愴,奈何、奈何!"管鮑之交誼情深,溢於言表。

魏啟後先生胸羅萬卷,襟抱曠達,書卷之氣盎然楮墨之外。他意會古法,承前啟後,不隨流俗,不落古人窠臼,標新立異,風標獨具,誠為一代卓然大家。

相關資訊

魏啟後(1920—2009),山東省濟南市人,早年就讀於北京輔仁大學中文系,課餘兼習書畫,受教於溥心畬、溥雪齋、啟功諸先生,受益良多。後從事金融工作,公餘之暇與書畫界交遊,廣結墨緣,以書畫自娛。山水竹石法宋元文人畫而自有新意。書學二王、初唐及北宋諸家,真書多隸意,草書多章草法,行書近米元章。所作書畫以靈動清新見稱於世,題詠書畫,則隨物賦詩,瀟洒出塵,時出妙語。

一九八一年、一九八九年兩次訪日並舉辦書畫展覽,獲日本白扇書道會最高特別獎。其作品在國內外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均有收藏。有《魏啟後書法選》 於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九年九月獲首屆山東省泰山文藝創作獎一等獎。

魏啟後先生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山東分會副主席、山東畫院顧問、山東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山東分會理事、濟南市政協常委、濟南畫院顧問、濟南詩詞學會副會長。

魏啟後先生作為山東書法藝術的領軍人物,對當代山東的書法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許多後學,都得到他藝術探索的沾溉。他的藝術成就,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同,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香齋畫廊公共平台 的精彩文章:

墨彩之境:張宏賓近作展
劉錫山:視書法為國家聖殿中的一種珍寶

TAG:齊香齋畫廊公共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