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一篇,你還敢說你不會用壺和蓋碗嗎?
你來了,歡迎你來。
這是閑月的第012期分享。從簡至難,三種沖泡器皿的使用方法,一篇讓你拍拍胸脯拿下所有茶。
本文由「壹伴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前幾天做了一個選題小調研,後台呼聲最高的,就是沖泡器皿的使用方法。那麼,簡單粗暴,我們直接來個一篇,把它全部寫全。
老樣子,開始之前,一個共識,不管你使用的是什麼器具,都要遵循泡茶三要素——水溫,茶水比,悶泡時間。這些個不對,就算你用的是神仙蓋碗泡的是神仙茶,它,都,不,會,好,喝。
一個一個來,我們先從最簡單的開始。
1 | 玻璃杯
玻璃杯在沖泡器皿里,就是個「花瓶」,只負責美,難度係數為0,一般只用來沖泡綠茶。
想像一下,濃情愜意的午後,吹著空調,坐在窗邊,看綠意在陽光下翻滾浮沉,很容易讓人產生歲月靜好,我再也不用上班的錯覺。除此之外,它沒什麼說頭,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器皿選擇,因為任何茶葉,都不適合長時間悶泡。
根據茶葉特性它的沖泡方式,分作三種: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1:50的茶水比
平均80℃的水溫
1.1 | 上投法
上投法適用於碧螺春,恩施玉露等,較為細嫩,芽毫多的茶。這類茶沒有經過歷練,內含物質浸出的特別快,一受刺激就容易苦澀。
注水七分滿
投入干茶
靜置30s,即可享用
這種方法泡出的綠茶,沒有經受水流的衝擊,湯水清亮,入口甘甜,隨著時間越喝越鮮,簡單又有幸福感。品質高的茶,還會出現一種清幽幽的雞湯感,厚滑甘爽,鮮到你眉毛都掉下來。
1.2 | 中投法
中投法適用於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不易展開的茶。這類茶性格內向,比較悶騷,你要先給他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它適應,它才肯慢慢跟你交心。
注入三分之一的水
投入干茶,利用手腕的力量,逆時針轉動3圈(15s),充分浸潤
再注水七分滿,靜置30s,即可享用
這種方式,有點像先找個話頭和你混熟,再慢慢地深入交流。激發了茶香,讓茶葉舒展,更好地釋放內含物質,茶湯甘爽鮮活,回韻悠悠揚揚,有一種含苞綻放的美。
1.3 | 下投法
下投法適用於西湖龍井等,扁平,輕飄,不易下沉的茶。不同於以上兩類,這類茶,需要點激烈的,否則就會像鹹魚一樣浮於表面,沒所作為。
投入干茶
注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手腕的力量,逆時針轉動3圈(15s),充分浸潤
再注水七分滿,靜置30s,即可享用
翻滾過後的芽葉完全的舒展開,濃郁的豆乳香氣撲面而來,還有一絲飄飄然的蘭花味兒。茶湯喝起來非常甘活,生機盎然,每一時都有不同的變化,感覺把春天喝進了肚裡。
2 | 壺器沖泡
*宜興紫砂壺
壺器在沖泡器皿里,可以算是個手動擋。操作係數兩顆星,天賦技能,聚香,斂香,改善水質,能夠使水變得厚滑且甜,特別適合沖泡香高水薄的茶。
這裡演示的是廣東鳳凰單樅中的鴨屎香,一款明艷張揚,香到你覺得像在吃茉莉,嚼荔枝的茶。
*鳳凰單樅,鴨屎香(廣東烏龍)
手指放鬆,中指扣住壺柄,食指抵住壺蓋。
*拿壺手勢
1:22的茶水比
100℃的高溫
GIF
粗水流旋沖,刮浮沫蓋上(烏龍條索粗壯緊實,沸水可勁造了才會醒來)
GIF
淋壺保溫(劃重點!用壺最重要且裝逼的一步!內外兼修,才能更好激發茶香)
GIF
15s出湯(食指抵住壺蓋,利用手腕的力量,將壺垂直於公道杯)
GIF
分茶(將茶湯,依次斟入茶杯中。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記得只倒七分就好)
出來的茶湯,香高水潤,回甘都帶著花果的氣味,喝起來更加的立體豐滿。
*壺裡的瓷娃娃
壺器的材質很重要。
紫砂,粗陶毛孔粗大(密度小),吸味性強,一個壺最好只用來泡一種茶,不然容易串味兒。瓷器相對細膩(密度大),不吸味,泡茶上就沒大講究,什麼茶都可以。
3 | 蓋碗
蓋碗又叫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寓意天地人和的意思。
相當於沖泡器皿里的手動檔,操作係數MAX,千人泡千味,可控性強,可以根據自己想要口感來調整手法,適合沖泡所有的茶葉,深受專業人士的喜愛。
這回,我們來學兩個通用手法——細流低斟和迴旋高沖。
細流低斟適用於白茶,綠茶等,走水路的茶,出來的湯感甘醇厚滑,脾氣比較好,帶來的甜度也帶著一種篤悠悠的溫柔。這裡演示的是福鼎管陽的荒野牡丹王,香氣清甜,回甘悠揚,恬靜又充滿活力的一款茶。
*荒野牡丹王
中指與拇指扣住杯沿,食指側面抵住蓋帽。
*拿蓋碗手勢
1:50的茶水比
88℃的水溫
GIF
細水流,沿杯璧低沖(水流不要直接衝到茶葉上,蓋上杯蓋,讓它自然浸潤。)
GIF
30s出湯 (調整好碗蓋的角度,和杯沿之間形成一個月牙般的空隙,這樣水流會像扇形的瀑布一樣散開,利用手腕的力量,將蓋碗垂直於公道杯 )
分茶
茶湯入口圓潤細膩,像米湯一樣的質感,滿口留香。這種沖泡手法比較保險,泡任何種的茶都不會出錯,適合新手。
另一種,迴旋高沖,難度係數相對來說就大了些,可以提香斂味,增加茶湯的活性。這裡演示的是武夷山水簾洞肉桂,香氣張揚,骨架明顯,回甘強烈,非常得瑟的一款茶。
*水簾洞肉桂
1:22的茶水比
100℃的高溫
GIF
粗水流,迴旋高沖(岩茶用的都是成年葉,條索粗壯緊實,水流要有力道才讓茶葉翻滾旋轉起來,儘管用暴力讓他們暈吐,吐出香氣!)
GIF
10s出湯 ( 拉高,激烈的碰撞,和大面積接觸氧氣,香氣會更高)
分茶
出來的茶湯,香氣高昂,滋味甘活有力道,回味的收斂性和清涼感盤旋在口中久久不散。
迴旋高沖的難度在於,水切入的角度,水流的力度,以及出湯的速度,每一個都會影響到茶湯最後的品相。且烏龍茶要求的都是100℃的水溫,出湯時一個不慎,很容易燙傷自己,需要反覆練習。
建議新手在家,先用冷水對著空蓋碗練習,再逐漸上熱水,和茶葉。
三種沖泡器皿的使用方法,大致就是這樣,下面拿出你的小筆記本,我們記幾個重點。
白茶
茶水比:1:30
溫度:80-88℃之間
綠茶,紅茶
茶水比:1:50
溫度:80-88℃之間
青茶(烏龍),黑茶
茶水比:1:22
溫度:100℃
不管怎樣,你要記得,香水平衡,才是一款好茶的基準。一款茶它香到了天上,水卻淡寡無味,它還是不好喝。
根據茶葉的特性,去選擇沖泡器皿和沖泡方法,香高水薄用紫砂,香弱水厚用高沖,知道了大致的方法論,泡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一套法則。
把這篇轉發,收藏起來,想喝茶時就看一看,畢竟魯迅曾經都說過:「轉發,收藏這一篇,受益無窮啊!「(魯迅:「又cue我!我沒有!我不是!」)


TAG:閑月觀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