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營房就要來了!我軍將打造新時代營區

新營房就要來了!我軍將打造新時代營區

強化以戰領建導向 適應轉型發展要求

我軍積極探索新時代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方法路子

軍報記者訊(記者孫興維、通訊員賈蓬)如何讓「鐵打的營盤」適應「快速機動的部隊」?我軍探索新時代軍以下部隊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近日全面展開,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在全軍18個單位試點,集中探索新時代營區建設特點規律,努力打造一批軍事功能完備、規劃部署集中、保障彈性適度、管理規範高效,適應我軍跨越式發展的新型部隊營區。

我軍各個時期建設的營區為部隊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但還存在著布局分散、標準不一,總量較大、余不補缺,管理相對粗放,軍事屬性有所弱化等問題。為此,軍委後勤保障部按照「打仗後勤」要求,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軍委機關有關部門、基層部隊、院校專家等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確立我軍新時代營區建設必須堅持平戰一體、以戰領建,立足現有、兼顧長遠,分類實施、協調推進,融合創新、講求效益的原則,緊貼部隊作戰樣式、組訓模式、保障方式的發展變化,在集中部署、集成建設、集約保障、精確管理上狠下功夫,堅決去除非軍事功能,立起營房該有的樣子,推動營區營房保障更好地服從服務于軍事鬥爭準備和現代化建設。

試點營區建設堅持全面提升戰備保障能力,配套完備作戰支撐、訓練試驗、勤務保障、辦公住用、安全防護、軍事職業教育和軍營文化等各類軍事功能。完善各類勤務保障設施,積極推廣可拆卸移動、靈活組合的裝配式和集裝箱式營房。推行生活服務區集中統建,駐軍相對集中、駐地社會依託條件較好的旅團部隊,集中建設家庭公寓,實行跨軍兵種、跨建制調配,統籌解決好軍官和士官公寓住房保障問題,推動營區建設由住用保障向戰備保障轉變;大力收縮住用保障攤子,儘可能做到一個旅團住用一個主營區或相對集中的片區,有條件的一個營區可保障多個旅團住用,逐步向多軍兵種綜合基地模式發展,推動營區建設由分散布置向集中部署轉變;著力拓展營區保障彈性,統籌考慮部隊類型、人員和裝備發展變化,科學測算建設規模和保障容量,力爭做到一個營區適應多型部隊、一類營房滿足多種需求、一棟庫房匹配多代裝備,推動營區建設由單一功能向綜合集成轉變;努力增強管理保障效能,堅持勤儉建設,嚴禁大拆大建,在滿足基本功能和實用耐用前提下去裝飾化,創新建管模式,持續加強與央企國企戰略合作,推廣工程項目總承包、全過程工程諮詢、招標代理等建管模式,全面實行工程「建用分離」,由工程代建機構組織營區建設,提高專業化水平,積極走開營區「用管分離」,加快推進物業服務管理社會化,讓「花錢買服務」形成常態,推動營區建設由簡單粗放向精準高效轉變。

據了解,此次試點由軍委機關有關部門統籌指導和整體聯動,各大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有關院校和軍兵種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撐,待取得三項試點成果後,適時向其他部隊推廣。

立起新時代我軍營區營房建設新標杆

——專訪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負責人

記者孫興維、郭晨 通訊員賈蓬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決落實中央軍委決策部署,積極適應新編成新戰法新訓法新裝備帶來的新變化新要求,始終堅持戰鬥力標準和實戰化導向,集中探索新時代營區建設特點規律,經中央軍委批准,軍委後勤保障部印發《全軍軍以下部隊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近日,記者就《方案》出台的背景、意義、亮點等專訪了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負責人。


記者:請介紹一下組織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的主要考慮。

答:中央軍委批准印發《全軍軍以下部隊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在全軍遴選18個單位組織建設試點,核心是貫徹習主席「營房就要有營房的樣子」等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軍委首長把實戰化要求立起來、把備戰重點保到位、把非軍事功能去除掉等指示要求,聚焦強軍目標,對錶戰鬥力標準,重新審視和校準營區建設的方法理念,以基地化保障為目標,以標準化建設為手段,積極探索新時代營區建設特點規律,努力打造一批軍事功能完備、規劃部署集中、保障彈性適度、管理規範高效,適應我軍跨越式發展的新型營區。

記者:怎麼認識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答:經過幾十年建設,我軍營區營房具有相當規模,為各個時期部隊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隨著軍隊改革的不斷調整優化,加之過去長期存在重平時輕戰時、重生活輕戰備的和平積弊,戰建失調、布局分散、標準不一等矛盾問題日益凸顯,與部隊轉型發展不相適應,與聯戰聯訓聯保不相匹配,迫切需要在組織新一輪營區建設上重塑發展理念、重構布局體系、重立標準規範。建設大中型軍事基地,是世界軍事強國建設發展的總體趨勢,美俄等世界軍事強國持續加強軍事基地的優化布局和配套建設,我軍在基地化建設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這次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調整改革,部隊模塊化合成化程度大幅提高,移防換防趨於常態,編成部署更趨穩定,既給軍事設施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為打造新時代營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窗口。適應部隊作戰樣式、組訓模式、保障方式不斷發展變化,軍事設施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建管模式、破解矛盾癥結,切實提高營區營房綜合保障質量效益。


記者: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答:率先在軍以下部隊組織開展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重點圍繞「全面提升戰備保障能力、大力收縮住用保障攤子、著力拓展營區保障彈性、努力增強管理保障效能」的目標任務,努力實現新時代營區建設的4個轉變。一是在軍事優先上下功夫,推動營區建設由保障住用向備戰打仗轉變。主要是基於戰法訓法加強建法體系設計,配套完備作戰支撐、訓練試驗、勤務保障、辦公住用、安全防護和軍營文化等各類軍事功能。二是在優化布局上下功夫,推動營區建設由分散布置向集中部署轉變。主要是適應我軍戰略前沿前推、戰略布局調整和部隊移防換防需要,搞好土地資源整合利用,聚力優化營區布局體系。三是在通用兼容上下功夫,推動營區建設由單一功能向綜合集成轉變。主要是統籌考慮部隊類型、人員和裝備發展變化,科學測算建設規模和保障容量,力爭做到一個營區適應多型部隊、一類營房滿足多種需求、一棟庫房匹配多代裝備。四是在管理效能上下功夫,推動營區建設由簡單粗放向精準高效轉變。主要是以效能為核心、以精確為導向,不斷更新理念、完善體系、優化機制、強化執行。


記者:未來的新營區建設有什麼亮點?

答:試點營區建設要全面提升戰備保障能力,聚焦實戰化訓練,搞好共同基礎、軍事體育、專業訓練場等訓練設施建設,具備條件的營區建設分隊戰術訓練場;加強體系化防護,分級分類建好防護設施,增強重要目標防控抵禦風險和抗打擊生存能力;著眼野戰化保障,積極推廣可拆卸移動、靈活組合的裝配式和集裝箱式營房,預置戰備物資器材和野戰化工事;推開區域化統建,駐軍相對集中、駐地社會依託條件較好的旅團部隊集中建設家庭公寓,統籌解決好軍官和士官住房保障問題;濃厚戰鬥化氛圍,營造練兵備戰、尚武習武的軍營文化,走開簡約、數字、開放式史館建設路子。要大力收縮住用保障攤子,突出集約保障,儘可能做到一個旅團住用一個主營區或相對集中的片區,有條件的一個營區可保障多個旅團住用,逐步向多軍兵種綜合基地模式發展;突出聚散為整,通過建制整合、區域整合、跨區整合方式,把分布零散、要素不全、使用受限的空餘房地產,整合置換成適宜整建制集中部署和戰備訓練建設的大塊土地;突出調余補缺,通過調配使用儲備和停償收回房地產、調劑部署調整後空閑營區,最大限度保障新調整組建部隊住用,嚴格控制新征土地,做到以結餘補不足、以閑置補急需。要著力拓展營區保障彈性,規划上預留介面,按功能分區預留髮展用地,按設施設備類型留有擴容介面,合理配置固定營房和移動設施;功能上互通共用,整合歸併公共保障設施和周邊訓練場地建設,相鄰單位和毗鄰營區實現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建設上彈性適度,推行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組合、裝配化施工,空間靈活組合,樣式按需擴展,營區通用性、兼容性和動態適應性明顯增強,讓「鐵打的營盤」適應「動起來的部隊」。要努力增強管理保障效能,堅持勤儉抓建,嚴禁大拆大建,在滿足基本功能和實用耐用前提下,建設樣式簡潔實用,裝飾裝修簡約適用,不搞「花園式」營區、「賓館式」營房;堅持按標抓建,健全完善建設、管理、監督、評價標準體系,增強標準剛性管控,深化精準精細管理;堅持融合抓建,持續加強與央企國企戰略合作,推廣工程項目總承包、全過程工程諮詢、招標代理等建管模式,加快推進物業服務管理社會化,讓「花錢買服務」形成常態。

記者:試點單位是如何遴選的,預期成果有哪些?

答:按照基本部署確定、保障需求緊迫、基地規模較大、建設條件具備的要求,結合落實「十三五」規劃任務,從中遴選覆蓋各軍兵種、各類型部隊的18個試點項目。按照「統籌推進、按級負責,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計劃今年完成試點項目的建設方案審批並展開建設,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拿出3項試點成果:一是形成一套建設理論,深化拓展「兩化」建設的主旨要義、內涵外延和特點規律,建立起新時代營區建設的新模式;二是構建系列建設標準,加強差異化、精細化設計,重建重構各類型軍以下部隊營區建設管理標準體系;三是打造一批示範項目,覆蓋諸軍兵種、多類型部隊,在各戰略方向都建有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營區。

記者:推進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開展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試點,是軍事設施建設向打仗聚焦、向備戰用勁的大實踐,是挖掘現有資源保障潛力、盤活配置利用戰略資源的大契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朝著集成化、集約化和軍事效能最大化邁進的大跨越,我們將以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和軍委決策部署的政治站位,以開拓創新服務改革強軍的責任擔當,聚力為新時代軍隊建設發展提供一流的基礎設施支撐。一是軍委機關整體聯動,搞好作戰、訓練、裝備等建設需求頂層設計,出台《技術指南》指導試點任務單位科學論證營區建設方案,組織相關領域專家現地調研和聯合評審,確保任務目標落細落實。二是軍種主責推進實施,結合試點任務單位實際和不同類型部隊特點,抓緊啟動項目建設實施,分類展開相關建設標準研究,探索優化建管機制,系統總結建設規律。三是科研機構技術支撐,軍委直屬院校和軍兵種研究院全程參與,從勘察設計到標準研編跟進搞好諮詢服務和技術支持,全力保障試點任務落實。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突遭「伏擊」獵鷹特戰隊員救治護送「傷員」八公里
海軍新型機動救生鍾完成載人深潛訓練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