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度百傑畫家特別推薦人物:楊儉樸

2018年度百傑畫家特別推薦人物:楊儉樸

藝術簡介

楊儉樸,1957年生於四川南充龍門鎮。自號返樸堂主人。1995年結業於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研修班」。現為四川中國畫研究院畫師,四川東方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特邀畫師。2012年當選21世紀最具收藏價值與升值潛力的人物畫100家。其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全國以及海內外畫展並有部分作品獲獎,入編多部大型畫集並發表於多家報刊雜誌。曾經先後在成都、鄭州、蘭州、北京及日本東京、大阪、韓國首爾、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地舉辦個展和聯展。多幅作品為國內外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出版有《楊儉樸國畫集》、《當代名畫家技法解析——楊儉樸寫意人物》、《中國當代名家名作——楊儉樸國畫篇》。

畫家涉獵廣泛,勤學善思,酷愛讀書。作品常以唐詩宋詞入畫,注重意趣、講究筆墨。畫風純樸清新、自然靈動、清逸高雅。他的作品構圖講究,大開大合,疏密自如。寫意筆墨酣暢中求凝重、飄逸中求蒼澀,講究虛實、粗細、濃淡、枯濕、色墨的對比和諧,使畫面具有節奏感和韻律感。於詩情畫意中融進自己的人生態度和真情實感,其作品洋溢著逸世情懷,並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特風格。

畫家主張要於畫外求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堅信「畫品即人品」。以孔子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為座右銘。十分注重自身的修養與人格的磨練。

《剃頭匠》136×68cm

畫余札記

文/楊儉樸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於斯,長於斯,這地域的精、氣、神如無聲的春雨潤育著她的子民,陶冶著他們的靈魂。江南秀麗地,所潤育的是「吳儂軟語、絲竹之聲、小橋流水人家」的秀美;而西部大漠、黃土高坡所造就的是蒼涼的《信天游》、高昂的嗩吶聲、漠北雄風、塞外馬鳴的壯美。秀美賞心悅目,壯美豪氣干雲。地域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美,也造就了不同的藝術家。

《塞下曲》180×97cm

「陽剛、陰柔」皆美。東坡「大江東去」氣勢磅礴,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如沐和風,范寬《溪山行旅》、李唐《萬壑松風》,雄偉氣勢撲面而來,令人迴腸盪氣。而李成、李公麟、黃公望、吳鎮的作品卻又是墨潤筆精,煙嵐輕動、秀氣可掬。可見陽剛、陰柔各具其妙。只要出自真誠能達極致,皆為佳品,不可因個人之好惡厚此薄彼。

繪畫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展現,有幾分顏色畫面上就展現幾分,這是摻不了假的,明眼人一看就洞察到作者的內心。其格高下,一看便知。

《出塞詩意》136×68cm

繪畫是視覺藝術,無需作者在那裡喋喋不休的饒舌鼓噪,亦不需要理論家在那裡隔靴搔癢式的評論。只需把畫往牆上一掛,觀者自然會瞭然於心。見仁見智於觀者與作者的靈犀相通。誠如梁實秋先生所言「畫的美妙處在於透過視覺而直訴諸人的心靈,畫給人的一種心靈上的享受,不可言說,說便不著。」

詩不能以情動人就不是詩,畫亦然。畫家太重理性則缺少生氣,太重感性則流於膚淺。

《盧倫詩意》136×68cm

西諺雲:「美即自然,真藝術不露人為的痕迹」,頑童作畫了無牽掛,隨心所欲,信手塗抹。那自然、天真、稚拙之氣,令眾多畫家嚮往,但身處「名利場」中,心被「冷暖人情、炎涼世態」熬成一顆煮硬了的蛋,何來稚趣、童真?雖勉力而為之,難免南轅北轍。除大徹大悟之人能達返璞歸真之境界,一般人難望其項背。

文學家如果語言貧乏成就不了著作,畫家如果技巧貧乏成就不了畫作。思想境界的高深固然可敬,但更需苦學,傾注全力去熟悉掌握力所能及的基本技巧,於是才能以手追心,情之所發,出手下筆,隨筆而生。

《種瓜得瓜》136×68cm

幾個神秘音符能構成美妙樂曲,亦能變成亂耳的噪音,全在於組合它的人素質的高下;能識字斷句的人不少,但要把這些字句「點石成金」變成優美的文章,則需要結構它的人具備超凡脫俗的能力。中國畫的技法跟樂曲的音符、文章的字句一樣,但要把這些技法組合成一幅精美的圖畫,亦取決於畫家資質的高低。天賦、閱歷、修養、勤奮、真誠是造就優秀畫家、作家、音樂家成功的階梯。

《賞梅圖》100×52cm

看雜技表演,我們驚嘆演員每一個驚險而絕妙的動作,那是常人無法想像理喻的,而他們在練功房裡進行的千萬次磨練,那苦和難又是常人無法經受的。畫家作畫時的自如和瀟洒是來自數十年寒窗苦練和磨穿鐵硯的功夫。任何一種成功的背後都是汗水和智慧的結晶。

《春過桃花溪》68×68cm

畫家窮其一生,總希望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古往今來,千千萬萬的畫人在中國畫這條路上「探幽尋秘」,渴望找到自家面目,但成功者寥寥。這說明創立一種風格程式之難。但另一方面風格程式又如「作繭自縛」的蛹,若不能「破繭化蝶」,則只能是蛹而已。故有些畫家很早便形成自己的風格,餘下的時日便是不斷的重複自己,終其一生也未能走出自己編織的藩籬。能像齊白石那樣衰年變法,大器晚成者,堪稱大師。

2010年初春於蓉

《李白送友人詩意》68×68cm

《賽馬圖》68×68cm

《高原放牧》68×68cm

《戴月歸》68×68cm

《塞下曲詩意》100×52cm

《孟浩然詩意》100×52cm

《賞菊圖》100×52cm

《陸遊詞意》100×52cm

《行旅圖》100×52cm

《不知秋思在誰家》100×52cm

《美人如花》100×52cm

《鎮宅鍾馗》100×52cm

《康巴漢子》136×68c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熱點 的精彩文章:

TAG:書畫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