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典出山西:「武狀元」那些事

典出山西:「武狀元」那些事

原標題:典出山西:「武狀元」那些事



文/黃河新聞網《典出山西》嘉賓 趙飛

眼下考試季,不得不提我國首創的科舉制度,大家對科舉耳熟能詳之餘,想必由於不少影視劇的渲染,對武狀元這個詞也不陌生。而武舉制度的誕生,實乃我國科舉史上一個偉大壯舉。科舉制度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恆久的價值和意義,是教育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塊。西方不少學者認為科舉制度是繼「中國四大發明」之外的又一偉大發明。武科舉則是中國選官制度的又一創新,作為專門選拔軍事人才的重要舉措為古代科舉制度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


武舉制度改善了「重文輕武」的社會思潮,營造了尚武崇俠、文武並舉的社會風氣,對武術運動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武舉制確立,武狀元應運而生。憑武舉制獨佔鰲頭的武狀元是武舉制度的見證者和受益者。武狀元作為武術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橋樑,為我國制度文明的推進做出了重要貢獻。武舉始於唐代,而興盛於明清,特別是清代。如果有朋友曾經看過《武狀元蘇乞兒》這部星爺經典的電影,應該對武舉有所了解。但是整個武舉的發展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且讓我們一一道來。


孔子曰:「有文事必有武備」。韋肇曰「有武備者,國之嘉謨;習武事者,人之令圖」。歷朝歷代都將「武備」視為國之根本。唐代的統治者都出身於關隴軍事貴族集團,「關隴集團的勢力是靠武力得來,軍功成為這個集團成員仕進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其成員普遍崇尚武藝」,也深知軍隊和武備在維護政權穩定中的重要性,因而非常重視軍事力量的提升和軍事人才的選拔。「李唐傳世將三百年,而楊隋享國為日至短」,從公元618 年到公元 907 年,強盛繁榮的唐王朝經歷了290 年的浩蕩歲月,這期間有外族侵擾、內部抗爭,藩鎮割據、外戚篡權等不安定因素影響著大唐帝國的安危,「武備」在維護唐王朝的安定和繁榮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十分重視武術人才的選拔。


人們很容易誤認為武舉制是「以武取仕」的開端。殊不知在武舉制之前,以武取仕就已經存在,只是以制科的形式存在。所謂「制科」,即「由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臨時設置,並親自主持考試的選仕科目」。統治者會結合當年國家的軍事需要設立不同的制舉科目。據統計,當時的制舉科目高達一百餘種,其中跟軍事有關且較為固定的有「軍謀宏遠,堪任將帥」、「知合孫吳,可以運籌決勝」、「武足安邊」等。據史料記載,唐代制舉始於唐太宗貞觀元年(627),盛於唐玄宗開元年間 (713-741) 及唐德宗貞元年間 (785-805)。

由於制舉在選拔方法和考試內容等方面存在很多漏洞,武舉制應運而生。武舉制的設立,把軍事將帥的選拔納入常科的軌道,與當時流行的進士、明經等科處於同等地位,使得「以武取仕」制度化、規範化、經常化。從而保障了唐代軍事人才的層出不窮和戰爭的需要。杜佑在《通典》中記載,武舉制是在長安二年由武則天創立的。武則天創立武舉制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武舉制度的影響也是多元化的。「武舉制不僅在科舉史上佔一席之地,而且也超出了科舉史本身,也是軍事史、武術史、教育史的組成部分之一」.對於培養和選拔軍事人才,促進軍事武術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封建統治者一方面「以文教佐天下」,另一方面「以武功戡禍亂」,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武舉制度改善了「重文輕武」的社會思潮,營造了尚武崇俠的社會風氣,尤其是唐代名將郭子儀以武舉及第後「累以武藝登科為諸軍使」,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武士」的社會地位,對武術運動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武舉制度設立之前,士人們埋頭攻堅,以求騰達之路。武舉制度設立之後,勇士們閉門苦練,另闢高就之途,一文一武、文武並行的人才選拔標準使得國家的科舉選拔制度更加穩定和健全。所以無論是唐代的典章還是地方省、府志大都無一例外地對武舉製做了相關記載。


武則天科舉制首先是從文舉開始的,選拔的都是經國治世的文才,因此文舉是科舉制的主要組成部分。唐代文舉的科目是很多的,明經、明法(通曉法令者)、明字(通曉書法者)、明算(通曉術算者)、進士、俊士(才能俊秀者)等五十多種,後來漸漸演變為只重視明經、進士兩科。這兩科最初只是試策,也就是根據經義和時務寫作論文,後來逐漸轉變為進士科注重詩賦,明經科注重「帖經」和「墨義」。


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意揭開一頁,將左右兩邊遮住,中間只露出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應試者填充(填空)。所謂墨義,則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默寫)。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以考中,而寫作詩賦則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學才能,所以進士科及第很難,當時流傳的「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武則天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舉制度也是她執政時期開始的。武舉主要選拔將才,與文舉比較,其重要性不及文舉,武舉出身的地位也不及文舉的進士。歷史上的武舉開始於武則天執政時期,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武舉考試,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宋代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還要考問軍事策略,比如孫吳兵法(孫子、吳起)等。到了明朝時更改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把軍事謀略置於軍事技術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便不能參加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為默寫武經。但明代的軍事職位多半由世蔭承襲,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來的,武舉選將只是個補充形式。

武狀元是對在武舉考試進行到殿試後,「皇帝對貢士中選定的一甲第一名賜予的稱謂」.武狀元作為武舉考試的精英受到大家的青睞,人們習慣用「一躍龍門」、「獨佔鰲頭」、「文韜武略」等來形容武舉考試取得佳績的佼佼者。武狀元通過國家的統一考試,朝廷授予相應的官職、身份和地位。《儒林公議》卷上記載 ,「公卿以下,無不聳觀,雖至尊亦注視焉。」陳耀清在《中國宜中武功論》中記載,「且夫同一狀元也,文則名震四海,榮耀一時,朝野皆企其才華,婦女皆仰其風采」.


作為引領社會思潮的許多詩人也通過詩詞盡情表達對習武之人的崇敬。李白在《行行且遊獵篇》中說到:「儒生不及遊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楊炯在《從軍行》中講到:「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但是封建社會由於「重文輕武」的社會觀念根深蒂固,即便在授官封爵之時倍受眾人愛戴,但是倘若功績平平也很難委以重任,載入史冊。再加上武狀元考取功名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帶兵上陣,面對頻繁、殘酷的戰事,大多數只能獻身邊遠地區。倘若榮歸故里,載譽而歸,一定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清代的武舉考試情況與之前相同。從制度上看,基本沿襲明末,考試程序、辦法等也沒有多少變化,但由於清朝統治者出身於游牧民族,善於騎射,因此對武舉的重視程度大大超過明代。清代武官雖然仍以行伍出身為「正途」,由武舉出身的次之,但武舉出身者數量不斷增大,在軍中佔有相當比例,由於封建國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嚴密,錄取相對公正,因此,民間習武之風興盛一時。


唐代的武舉主要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對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宋代時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問孫吳兵法等。到了明朝時更改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不能參考武試。


至清朝時,改為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之後比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

唐代武舉偏重於技勇,重點是馬上槍法,而整個制度還不夠完備,只能說是武舉的創製時期。宋代開始,武舉被納入整個科舉體系之中,確定了三組考試的程序和外場考武藝、內場考策論兵書的考試辦法,武舉制度臻於規整。元代武舉廢止不行。武舉的興盛是明清兩代,特別是在清代。


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首名武狀元產生於宋神宗時,為福建人薛奕,後與西夏作戰時戰死。歷史上著名由武舉出身的武將尚有唐代的郭子儀,北宋徐徽言(文進士出身,後棄文習武,徽宗授武狀元)等等。我國歷史上的武舉制度創始於唐代。武則天長安二年(700)「詔天下諸州宣教武藝」,並確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為天下武士舉行一次考試,考試合格者授予武職。一般認為,這就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武舉」或「武科」的正式出台。自此以後,武舉考試為大多數封建王朝所承襲,成為封建國家網羅武備人才的重要制度。


清朝對武科鄉試、會試的錄取額有具體規定。康熙二十六年(1687)規定,武鄉試錄取名額約為文鄉試的一半,全國共八百四十名左右。其中河北省(直隸),一百零八名,其他各省六十名以下不等。會試錄取名額康熙初年以前,大致在每次錄取二百名到一百名之間。康熙十八年定額一百名,後來又規定不拘定額,特別是不拘各省分配的定額,只按考試成績,奏報皇帝,由皇帝和主考大臣臨時酌定錄取人數。酌定時也要考慮到各省都有名額,但一甲、二甲只依據成績圈定,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每科參加會試的武舉人,一般在千人左右,有時多到兩千人左右,進士錄取額如果平均以一百二十人計,那麼錄取比例差不多是在十人或十幾人中取一名,顯然,考取武進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落第的武舉人,雍正年間曾規定按路程遠近發給回家路費,多則十兩,少則四、五兩。而大部分武舉人,按規定可到兵部註冊,由兵部依據個人成績分三等授予武職,也可以到本省軍營中效力。總之,只要有一個武舉人資格,就算有了進身之機,同樣也有逐步升遷的機會。這裡我想給大家補充一個咱們山西武狀元的軼事。武狀元馬全,本名馬瑔,山西陽曲人,是一位性格耿直,武勇超群的英雄人物。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他考中一甲第三名進士,即武探花,授官福建游擊。他與同僚某人語言失歡,發生鬥毆。某人敵不住馬全,由衙門逃到城門外,馬全騎馬追到城濠的橋上,兩人再次奮拳搏鬥,後來竟一起落入城濠。因為這件事,他被參劾罷官,只好流落北京。過了幾年,他改名馬全,重新參加乾隆二十四年的武鄉試,取得武舉人資格。第二年(庚辰科)參加武會試、殿試,居然以優異成績獲取一甲一名武狀元。殿試外場的時候,乾隆認出了這位技勇出眾新科狀元馬全,其實就是幾年前的武探花馬瑔。馬全不勝惶恐,乾隆愛才心切,居然不咎既往,使馬全重新獲得為國效力的機會。後來,他參加了平定金川叛亂的戰爭,在木果木之役中,率部殿後,英勇殉職。馬全的經歷成為清代武科膾炙人口的佳話。

武狀元作為科舉制度上國家選擇武備人才的重要補充,一直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它與文科選舉制度雖有許多不同,但選拔方式、考試形式上也多有借鑒,二者互為補充,是科舉考試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兒。後來隨著封建王朝的逐步沒落和熱兵器時代的到來,武狀元或者說武舉制度也被埋進了歷史的塵埃,成為了厚重的科舉史力的一部分,是中國武術史和中國體育史上繞不開的話題。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武舉


2. 唐代武狀元分布特點及其規律


3. 劉定一,宿繼光。三晉武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黃河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夏季頻現惡犬傷人 三種情形算清賬

TAG:山西黃河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