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揭秘!木佐祖母綠的「誕生之謎」

揭秘!木佐祖母綠的「誕生之謎」

木 佐

木佐祖母綠,對於寶石迷們來說,不亞於抹谷紅寶石和克什米爾藍寶石。要知道,哥倫比亞是祖母綠的重要產地國,而其中木佐礦區則是被認為是世界上出產最優質祖母綠的地方。

小南先來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木佐(Muzo)位於哥倫比亞北部,在1538年,西班牙人在此地找到了礦源,也就是如今的契沃爾礦(Chivor)。之後不久,在契沃爾的西部也發現了祖母綠的礦源,而這片地區當時被一個叫做木佐(Muzo)的土著部落所佔領因而得名。

木佐礦的顏色最受推崇,據說其顏色與一種僅分布在木佐地區的蝴蝶(西班牙語為mariposa)的顏色一樣美麗。但是!並不是所有產於木佐的祖母綠都是「木佐綠」——木佐礦區出產的祖母綠的「綠」十分多樣,不僅有深綠、淺綠,還有黃綠、藍綠……

而只有符合極為苛刻的色調、飽和度、亮度要求的祖母綠才能真正能被稱為「Muzo Green」:顏色幽綠,比冬日的冬青葉子還要濃重,晶瑩剔透,泛著清幽藍光。

看完這些相信大家對木佐祖母綠已經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下面小南就要帶領大家進入今天要聊的正題——木佐祖母綠是如何誕生的。

關於這一個問題,GUILD已經有了結論,一起來看看吧!

與大部分火成岩相關祖母綠礦床不同,哥倫比亞祖母綠礦床出現在富含有機質的黑色頁岩中,且沒有證據表明其形成與火成活動有關,所以這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方解石是該地區最為豐富的脈石礦物,但在部分地區較為缺乏,而伴生的石英和重晶石可能較為豐富。伴生礦物螢石(CaF2)和氟碳鈣鈰礦((Ce, La)2Ca(CO3)3F2)是祖母綠礦化的重要的指示礦物。黃鐵礦在整個礦脈和主岩頁岩中十分常見,且在礦脈和圍岩的接觸帶上富集。

在空間上,形成木佐礦床的祖母綠礦脈與主岩頁岩中高度蝕變的不規則區域有關,被稱為塞尼塞羅(cenicero,西班牙語意為「灰塵」)。塞尼塞羅區域中有機質大量減少,呈灰白色,與周圍未蝕變的富含有機質的黑色頁岩形成鮮明對比。塞尼塞羅區域呈角礫化,且包含方解石、鈉長石、白雲母和黃鐵礦晶體碎塊,以及在碳酸鹽和天然硫磺基質中的石英雙錐晶體。

祖母綠出現在由塞尼塞羅區域輻射出的狹長的方解石-鈉長石-黃鐵礦礦脈的遠側端,很少出現在塞尼塞羅內部。與頁岩交叉共生的六射祖母綠晶體被稱為達碧茲祖母綠,偶爾出現在頁岩中並迅速圍繞塞尼塞羅區域。這些含硫區域與在休礦期岩石出現的亮黃色結殼不易混淆,後者由黃鐵礦頁岩的表生變質所致。與之對比,塞尼塞羅區域呈灰白色,包含延伸自這些位置中的未風化新鮮黃鐵礦晶體,及在區域邊界的達碧茲祖母綠。

輻射自塞尼塞羅區域的含祖母綠礦脈中的方解石同位素很輕,δ13C為-12‰,這表明有機質可能是CO2的來源。利用CO2液態-氣態的均一溫度,祖母綠流體包體中CO2密度測量值在0.02-0.25g·cm-3範圍內,這表明祖母綠在變化的流體壓力下結晶。

由此推測,在硫酸鹽的還原過程中,來自有機質的CO2使反應區域的壓力升高,這導致來自塞尼塞羅區域流體間歇性爆裂排出,使周圍的頁岩斷裂和礦脈中先成的物質碎裂。這種波動壓力機制和來自塞尼塞羅反應區域的流體脈衝侵入祖母綠礦脈可以解釋祖母綠晶體被新結晶的深綠色祖母綠層重複地斷裂和癒合的現象。

對含金屬礦物的黑色頁岩的研究表明,在金屬的富集、遷移和沉澱過程中,有機物均是重要的介質。已發現大部分有機質在塞尼塞羅反應區域被消耗;這些反應區域既是含祖母綠礦脈的中心區,也是形成以頁岩為主岩的達碧茲祖母綠晶體的中心區。在頁岩中Cr和V伴隨主岩頁岩的碳質出現,我們認為Be也出現在有機質中。

目前已觀測到的形成祖母綠所需的Be含量極少。在300℃和pH=4的條件下,以木佐頁岩中3±0.5 ppm.鈹的平均濃度為例,Be2+濃度為10-7摩爾/千克的溶液可形成約5000m3範圍內礦脈中的祖母綠。因此,在礦脈中含有遠超形成已觀測到的祖母綠產量的Be。大部分的鈹仍留存在頁岩的有機質中,但在塞尼塞羅區域,因有機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而釋放出Be,使之參與祖母綠的形成。

通過直接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測定法,塞尼塞羅區域Be含量略有下降,降至2.1±0.5 ppm,這具有統計學顯著性。相似地,在塞尼塞羅區域,祖母綠主要致色元素Cr的含量較低,為29±5 ppm,頁岩中其他部位的Cr含量為38±5 ppm。V在該區域的含量為46±5 ppm,同樣也低於頁岩中其他部位V含量83±5 ppm。塞尼塞羅區域中Be、Cr和V含量的減少與之前在硫酸鹽還原反應過程中的分析一致,在這一過程中,黑色頁岩中的有機質釋放,而後遷移至形成祖母綠的滷水熱液中。

這與我們的模型推測一致,Be僅在主岩有機質被硫酸鹽還原反應氧化時才被釋放進入滷水熱液中。而且,Be在低pH值溶液中形成OH-複合物,因此,在塞尼塞羅區域中,當上述反應(1)、(2)發生後,H2S和OH-的產物可以形成發生絡合作用和運輸金屬元素的理想條件。根據這個模型,一部分Be在一定壓力下,從塞尼塞羅區域進入滷水熱液中,然後進入礦脈。另一部分Be則簡單地擴散至主岩中結晶,並且與頁岩結合,從而在反應區域的邊界處形成達碧茲祖母綠。

在礦脈中,隨著pH值升高和氧氣逸出,白雲母、鈉長石、方解石和祖母綠依次沉澱析出。我們推測這些礦物的析出源於圍岩與富含H2S的滷水熱液的反應。最初,頁岩中的Fe與H2S反應生成黃鐵礦。由該反應產生的酸性液體可能會溶解圍岩中的碳酸鹽,從而使礦脈溶液中的pH值升高。

Fe從體系中遷移出形成黃鐵礦,是木佐祖母綠顏色濃艷的一個重要因素。Cr和V不僅使綠柱石呈藍綠色,而且其產生的紅色熒光有助於增強顏色,使其成為色彩艷麗的優質祖母綠。這種熒光被綠柱石結構中的Fe3+抑制,這也是多數情況下,產自偉晶岩-超基性環境下的含鐵祖母綠顏色濃度一般不如哥倫比亞祖母綠的原因。

經測試,來自木佐北邊的科斯丘茲礦區和東科迪勒拉山脈東側斷裂的契沃爾礦區祖母綠中的流體包體與木佐祖母綠中流體包體非常相似。這些相似的地質環境均充分證明硫酸鹽的熱化學還原環境是所有這類礦床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預測與木佐塞尼塞羅區域相似的反應位置可能在其他哥倫比亞祖母綠礦床中被發現。而自然硫是否存在,這取決於中間反應產物是否被保留。

總結

含祖母綠的礦體賦存於白堊紀早起的黑色頁岩中,與碳酸鹽礦物、黃鐵礦等礦物共生。滷水熱液將硫酸鹽蒸汽帶至熱化學還原的有利空間條件中,在此過程中形成的硫與頁岩中的有機質反應,從而釋放被捕獲的Cr、V、Be元素,促進祖母綠的生長形成。如木佐的祖母綠產在黑色頁岩中的方解石、白雲石脈中。

部分來源:GUILD

小南

GIA、IGI及Gubelin認證寶石專家

免責:本平台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台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石指南 的精彩文章:

鋰紫玉,小眾的粉紫色寶石
GRS更新「鴿血紅」分級標準 顏色劃分更為細化

TAG:寶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