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福州林氏,近代史上的常客

福州林氏,近代史上的常客

原標題:福州林氏,近代史上的常客


在整個中國近代史上,福州的三坊七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所謂:一座三坊七巷,半步近代史。


而在整個三坊七巷中,又以林氏最為突出。林氏在福州自古以來就屬於大姓,與陳姓並列為福州兩大姓,素有「林陳半天下,黃鄭滿街跑」的姓氏格局。


那麼在近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林氏,是來自哪裡呢?


林氏起源


商朝末期,紂王無道,大肆虐殺忠臣,作為叔叔的比干不忍商王朝就此擺在紂王手中,對紂王喪盡天良的行為一再勸阻,紂王從來不聽反而懷疑比干是否忠心,於是慘無人道地剖開了比乾的胸膛,挖出他的心。


比干被害的消息傳到家中,比乾的夫人陳氏擔心紂王再來加害,不顧懷孕在身,帶著奴婢逃到朝歌(今河南省汲縣)一帶的長林山中避難,就在當地生下了一個兒子,因常喝泉水便起名字叫泉。


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後,他厚葬了比干,四處尋訪比干後人的下落。陳氏於是帶著兒子泉去見周武王,周武王有感於比乾的兒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堅貞不屈,便賜他姓林名堅。從此,以周武王賜名林堅為標誌,林姓正式誕生。


林堅從而就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



南遷之路


中原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在唐以前,中原一直以來都是華夏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華夏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與取天下必取中原,導致了中原長久以來戰亂紛飛殺伐不斷。


戰國末期,楚國吞併越國,勾踐的後代無諸入閩建立閩越國。秦國統一華夏建立秦朝,閩越國歸附秦朝。


劉邦建立漢朝,閩越國有歸附漢朝。及至西漢武帝時期,閩越國降而復叛,漢武帝以閩地民風彪悍不易於統治,遂將閩地居民大部分遷往江淮一帶,之後派中原居民南遷到閩地。

第一批林姓後人,隨著遷徙隊伍進入福建。


西晉末期,五胡亂華,中原地區長期浸淫在戰亂之中,少數民族鐵蹄踐踏中原,燒殺搶掠,致使中原呈現一片血海之色。


為了逃避戰亂,中原居民大規模南遷,史稱「衣冠南渡」,大批的中原居民進入福建,這個遠離中原的安定和平之所。


第二批林氏後人進入福建地區。


唐末,中原再一次進入狼煙四起的戰亂局面。王緒帶領軍隊五千人,和一部分光州吏民,渡江南下,經過江西南昌、贛州,進入福建,連陷長汀、漳州等地,有部眾數萬人。


林姓第三次隨著王緒的隊伍進入福建。


自此,林姓大規模南遷之路完成。


近代福州林氏


福州林氏在近代歷史上極為有影響力,幾次重大的事件都離不開福州林氏。


林則徐丨民族英雄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是將中國領進近代社會的第一人



林長民丨五四運動領導者


林長民,五四運動的領導者,福州一中的創始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草擬者之一。一戰時期,因不滿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林長民在《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的新聞,此不足三百字的新聞一經發表,頓時激起千層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十二所學校的三千多名愛國學生舉行示威遊行。「五四」運動由此爆發。林長民也就是「火燒趙家樓」的真正點火人。



林覺



林覺民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覺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為建立民國,英勇犧牲。千古第一情書《與妻書》的作者,林長民的胞弟。早年留學日本,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學業未完成便回過參加同盟會領導的黃花崗起義。留有遺書《稟父書》與《與妻書》。


林祥



林祥謙丨京漢鐵路大罷工領導人之一


林祥謙,(1892~1923) 京漢鐵路大罷工領導人之一。1911年入京漢鐵路江岸機器廠當工人,在陳潭秋的教育培養下,參加工人運動。1922年1月被推選為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會計幹事,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選為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會委員長。次年2月1日到鄭州,參加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總工會決定京漢鐵路全線大罷工,林祥謙為江岸地區罷工負責人。7日下午,被吳佩孚部湖北督軍府參謀長張厚生逮捕,縛於江岸車站電線杆上,強迫復工。林祥謙堅定回答:「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堅貞不屈,英勇就義。



林旭丨戊戌六君子之一


清末維新派代表人物,與譚嗣同等人為變法獻身。



林徽因丨民國十大才女之一

林徽因,林長民之女,民國十大才女之一。著名建築學家,丈夫梁思成為梁啟超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福州 的精彩文章:

TAG:看鑒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