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腸癌發病增速最顯著 一躍成為第二位!喜歡吃肉、不吃粗糧、作息不規律易誘發

大腸癌發病增速最顯著 一躍成為第二位!喜歡吃肉、不吃粗糧、作息不規律易誘發

喜歡吃肉、不吃粗糧、作息亂等容易誘發大腸癌!在端午小長假期間舉行的第十四屆上海國際大腸癌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透露,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發病增速最顯著,上海大腸癌發病率以每年4.2%低速度持續上升,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第七位一躍成為第二位。然而,早期診斷比例卻不足10%,約50%的大腸癌患者在診斷和治療中出現肝轉移。會議上,中山醫院專家團隊發布新版《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斷和綜合治療指南》,這一指南將使得以往只能通過全身化療或者放棄治療的轉移性腸癌患者,找到生命新希望,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改善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數據監測顯示,上海市居民最常見惡性腫瘤中,肺癌、大腸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近年來,大腸癌在中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中城市已躍居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成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對於大腸癌高發的原因,醫學專家在會議中指出,大腸癌危險因素多種多樣,病因複雜,但現代人生活不規律,飲食過於精細,喜食肉、不吃粗糧,缺乏運動,腸胃蠕動減少等,都可能會誘發大腸癌的形成,打亂人體正常的排毒秩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副主任、結直腸外科主任許劍民教授指出,儘管當前大腸癌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已經明確與飲食結構有關,「腸道喜歡粗纖維食物和水分,很多人容易患便秘,飲水量和吃的水果等粗纖維較少,腸道水分就變少了,同時不注重運動,腸胃蠕動就會減少,正常的排便排毒系統就會被打亂。」

許劍民表示,調查顯示,常食高脂肪、高蛋白以及低纖維類食品的人群,患腸癌的概率要明顯高於食用這些食品較少的人群,主要是因為動物脂肪代謝的產物、低纖維素的飲食以及細菌分解的產物,都能夠直接導致腸蠕動功能的減緩,誘發腸道疾病發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大氣污染、情緒壓力等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體毒素水平的高低。特別是不少人面臨工作和學習壓力,精神上會表現出抑鬱、多疑、焦慮等,胃腸道同時也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大腸癌肝轉移極為常見,幾乎一半的大腸癌患者會出現肝轉移,25%是在診斷時發現,另外25%是在術後發現腸癌肝轉移。

「轉移性腸癌患者無法手術,一直以來是困擾國內外專家的難點問題之一,以往這樣的患者只能選擇全身化療或者放棄治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秦新裕教授進一步指出,此次新發布的新版《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斷和綜合治療指南》將為這部分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這一份指南基於臨床實踐和患者療效,不僅得到了國家衛生部門臨床重點學科項目資助,同時也有來自歐美日韓等國際頂尖的結直腸腫瘤領域專家的共同討論,這一指南近10年來已經更新了四次,提出了多項治療新模式和新方法,如擴大了肝切除的適應範圍,將肝轉移手術切除率從19.2%提升到了35.1%,還推出多學科診療模式,對於無法手術的患者,倡導局部綜合治療,如通過射頻消融、立體定向放療等方式。

據悉,近年來我國腸癌療效正在大幅度提高,整體腸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平均達到57%,而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已達到74%,甚至超過了美國平均水平65%。與此同時,腸癌肝轉移術後療效也在大幅提高。會議上發布數據稱,2005年數據顯示,術後腸癌肝轉移五年生存率為42%,但2015年數據顯示,這一數據已經達到了53%。

目前該院結直腸癌中心也建立了3500例患者組織標本庫和超過1萬例患者的電子化病例管理庫,包括詳細的隨訪信息,最長隨訪時間超過16年。

對於如何預防大腸癌,專家指出,改善飲食、規律生活是關鍵,同時要多吃纖維食物、蔬菜和水果等,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過分飢餓,也不暴飲暴食,同時要多運動,幫助腸胃蠕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腸癌 的精彩文章:

早期大腸癌會有五種信號,有以下三種高危因素,一定要檢查腸鏡!

TAG:大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