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一台能載員9人的地面戰鬥車輛對陸軍很重要?

為什麼一台能載員9人的地面戰鬥車輛對陸軍很重要?

本文由壹小時編譯自2013年《蘭德報告》

一款新裝備的研製動力一般來源於戰場上的現實需求。一句「不能讓裝備等人」道出了諸多無奈。

報告的標題是《了解為什麼一台能載員9人的地面戰鬥車輛(GCV)對陸軍很重要?》。這份報告解釋了陸軍對徒步步兵班的歷史要求,是如何影響一種新的地面戰鬥車輛的設計的。因此,報告的焦點是:為什麼對陸軍來說,任何新的步兵戰車(IFV)具備運送不少於9名士兵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報告的簡要情況。

陸軍審視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六次重大衝突的教訓,並在過去的65年中進行了大量研究。他們一再發現,進行徒步射擊和機動的能力是基本的班戰術要求。他們也一直認為班應該由兩個火力組構成,並且應該包含不少於九名士兵,來滿足火力和機動原則。但同時九人制班也是出於班的恢復力、殺傷力和班長指揮跨度的考慮。為了支持全機械化步兵班,陸軍在過去的五十年中,試圖發展一種生存力強、火力猛的步兵戰車,並試圖把他們投入戰場。這種戰車能夠攜帶一個完整的9至11人的能徒步戰鬥的班。由於各種原因,陸軍尚未能做到這一點。其目前的步兵戰車M2 「布雷德利」裝不下一個班,不能單獨實現一個班規模的射擊和機動。因此,今天的機械化步兵在從乘載狀態轉換到徒步狀態時,面臨更大的風險,並且在某些情況下,班規模的徒步射擊和機動能力打了折扣。地面戰鬥車(GCV)如果按計劃開發,最終將為步兵提供一個可容納一個完整班的步兵戰車(IFV)。出於這個原因,陸軍認為該項目是它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布雷德利步戰車

報告》研究的問題

1.陸軍需要什麼樣的步兵戰車?

2.布雷德利戰車有什麼缺點?

3.地面戰鬥車輛(GCV)提供了哪些改進?

主要調查結果

1.一輛步兵戰車能夠攜帶一個至少9到11人的完全徒步作戰的班,這仍然是陸軍要求步戰車必須達到的一項關鍵指標。

? 它能讓班長在乘載狀態控制整個班,並能與班組人員溝通。

? 它簡化了在複雜地形中從乘載狀態向徒步行動過渡的過程。

? 班可以在下車後立即進行獨立的射擊和機動。

2.布雷德利戰車(BFV)為了實現增加殺傷力和降低成本的目的,犧牲了步兵作戰原則。

? 布雷德利排的重組導致班因運輸需要而被分解,並且影響了班組行動。

? 下車後立即進行射擊和機動的能力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3.用地面戰車(GCV)以一對一的方式更換布雷德利BFV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 每個機械化步兵排有四輛GCV,每輛車上可以載滿一個九人制的班(另加上三個GCV乘員)。

? 三輛地面戰鬥車GCV可以運送三個完整的機械化步兵班,第四輛地面戰鬥車GCV可以運送該排的建制和額外裝備。

關於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是美國研製的一種步兵戰車,它以美國五星上將布雷德利名字命名,它是一種履帶式、中型戰鬥裝甲車輛,是一種伴隨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可以獨立作戰,也可協同坦克作戰。1980年定型並投產,1983年裝備美國陸軍。

M2步兵戰車有多種型號,以原型車M2A0為例,車長6.45米,車寬3.2米,車高2.56米,戰鬥全重22.67噸,乘員3人,載員7人。發動機為一台V8康明斯VTA-903T柴油發動機,功率為500馬力,自動傳動裝置。

性能: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83千米,單位功率26馬力/噸。改進型M2A3於1994年8月問世,2000年8月服役。

武器:一門M242「大毒蛇」25毫米鏈式機關炮、射速有單發、100、200、500發/分,共四種,可由射手選擇。彈種有曳光脫殼穿甲彈、曳光燃燒榴彈和曳光訓練彈。彈藥基數:待發彈300發,備用彈600發。

1挺7.62毫米「M240C」式並列機槍。射速600發/分。彈藥基數:待發彈800發,備用彈2340發。

BGM-71「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架一具。最大穿甲厚度:1100毫米。彈藥基數:待發彈2發,備用彈5發。

早期帶乘員射擊孔型號戰車內裝有6隻供車載步兵使用車內射擊孔射擊的M231式機槍由M16改裝 彈藥基數:1200發。

應用:「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曾經兩次出現在伊拉克戰場。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的2000輛「布雷德利」步兵戰車伴隨著M1A2主戰坦克,風馳電掣般在沙漠里駛行,成為「沙漠軍刀」軍事行動中的一把利劍,重創了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布雷德利」系列戰車再度出現在伊拉克戰場,它隨美軍主戰坦克入侵伊拉克,並突入巴格達的「紅色警戒區」,闖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再次揚威伊拉克。由於其優秀的觀瞄設備,本車在沙漠風暴行動和伊拉克戰爭中大顯身手,擊殺敵軍坦克數量甚至超過了M1坦克,為美軍立下一次次汗馬功勞。

關於我們

後勤與戰略、戰術一起構成戰爭科學的三大分支,後勤保障制約著戰略、戰術目標的達成,關係著戰爭的進退與勝負。我們從戰術級後勤入手,研究外軍後勤的「供、運、救、修」,以期用鮮活的事例、準確的解讀和精鍊的總結,為您呈現外軍後勤的真實面貌。

想了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彼外軍戰術級後勤 的精彩文章:

美陸軍航空兵前方油料補給站行動編組、裝備及流程
轉型後勤:解決方案還是騙局?︱第二問:為解決這個差距,我們需要關注哪一級?是戰術保障旅?還是其他?

TAG:知彼外軍戰術級後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