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公館在抗戰時期的往事

史公館在抗戰時期的往事

史公館在抗戰時期的往事

史公館位於銅仁路(原哈同路257號)南京西路,佔地16畝。除了三幢不同結構不同風格不同材質的房屋,還有花園、樹林、練身場和游泳池,是頗有氣派而且美麗怡人的館舍。現在是上海市水務局所在地。

館舍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是現代報業巨子史量才在老友黃炎培的建議下建造的。當時,事業發達如日中天的史量才正在施展著自己的報國理想,除了實現「新聞救國」理想,他還重視金融實業的發展,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促使積貧積弱的國家臻於富強。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鐵蹄踐踏著東北。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東三省淪陷,引起全國民眾抗日救國運動浪潮,並不斷衝擊著反動無能政府。但是,無以數計的通電、抗議和後援會、抗日救國聯合會、罷工罷市罷課等都不能使當局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有所改變,而日軍便有了得隴望蜀得寸進尺的機會。1932年「一·二八」日軍侵滬戰爭爆發前,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史量才得知事態發展的信息自然比常人多,他憂心忡忡,唯恐日軍魔爪伸向華北後又伸向華中,進而伸向上海。於是他決意聯合上海紳商也組織一個抗日自衛團體保衛自己的家園,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友人支持。於是,1月14日,就在史公館主樓——洋房的底樓「大菜間」內召集上海各界領袖和社會名流20餘人如虞洽卿、王曉籟、林康侯、徐靜仁、劉鴻生、黃炎培及杜月笙等人組織了「壬申俱樂部」,借俱樂部之名,共商抵抗日軍保家衛國之對策。不料,事態發展比預想的快得多,終於在天通庵爆發了「一·二八」戰事。大敵當前,「壬申俱樂部」召集人史量才迅速作出反應,決定將這個僅局限在民族資本家和上層知識分子的組織擴大到全市,於是2月1日便召集近百人在企業銀行大樓開會商議,將「壬申俱樂部」易名為「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號召民眾「一起奮勇向前,抗戰救國」。大家在會上公推史量才為會長,王曉籟為副會長。理事會下設十大委員會:政治研究、外交研究、上海租界問題研究、交通、糧食、地方後援、商團問題研究、民辦航空事業、抗敵慰勞金處理、救濟組捐款處理;並設五大組:總務組、慰勞組、救濟組、經濟組、交際組,而傷兵教育慰問團設在總務組。工作人員數百名。理事會曾經邀請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後來宋慶齡、何香凝等也來參加專門會議,分析戰局和對策,在報上刊登「前方將士無衣禦寒」的消息,發動為前方將士捐贈衣物的活動,得到了上海人民的熱烈響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菊花舅舅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小菊花舅舅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