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十朋和樓鑰的雁盪山情節

王十朋和樓鑰的雁盪山情節

雁盪山系列文章(之六)

南宋大賢王十朋(意思設計)

王十朋和樓鑰的雁盪山情節

王志成

芙蓉古驛道上的路廊

南宋大賢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左原(今淡溪鎮四都社區梅溪村)人,是樂清歷史上唯一的狀元,著名的學者、政治家、文學家和教育家。王十朋曾多次經過雁盪山,他寫雁盪山的詩共36首,在本土文化人中,時間最早,數量也可謂最多(方尚惠寫雁盪山的詩有37首)。

紹興十三年,朝廷立太學。紹興十五年(1145)冬,王十朋34歲,為了去太學讀書,經窯嶴(今虹橋鎮瑤嶴)、芙蓉,越丹芳嶺,到雁盪山住游三天。雁盪山秀麗的風光,使王十朋又驚又喜,他在《題靈峰寺三絕》中寫的「卻笑平生未看山」,《出雁山》中「浮名奪我林泉趣,不及高僧一味閑」等詩句,抒寫自己雖然忙於艱辛的耕讀生涯,卻深愛雁盪山風光,心繫林泉之趣的情結。王十朋離開雁盪山,坐船出樂清灣,經黃岩、臨海、紹興,於次年二月底到達杭州。

紹興十七年(1147)初冬,王十朋36歲,為應次年春天的禮部試,再次過雁盪,寫了《再過雁盪三絕》。其一《大龍湫》詩(見《山海風》第205頁,下文《天柱峰》見《山海風》第206頁,均選自《王十朋全集》):

龍大那容在此湫,銀河得得為飛流。

好乘風雨昂頭角,直到天池最上頭。

中國文人歷來主張「文以氣為主」,王十朋以龍自喻,借大龍湫磅礴的氣勢抒寫自己的抱負和信心,頗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和瀟洒。2011年,我以歌劇詠嘆調的形式為王十朋《大龍湫》譜曲,既表現大龍湫磅礴的氣勢,又反映王十朋以天下為己任,捨我其誰,積極用世的進取精神。當時條件不好,謝聖謙演唱的版本伴奏音頻和錄音只能在小場所使用,今後可以使用鋼琴伴奏。

另一《天柱峰》:

女媧石爛若為修,四海咸懷杞國憂。

誰識山中真柱石,擎天功業勝伊周。

據《淮南子》記載的傳說,古時候天崩地裂,女媧鍊石補天,斷龜腳立四極。「若」指天柱峰,實為詩人自況、自勉。「杞國憂」語出《列子》,杞國有人擔憂天地崩塌,不吃不睡。後來稱沒有根據或不必要的憂慮為杞人憂天。伊周指西周朝的伊尹和周公,兩人都曾攝政,後世經常並稱,這裡指主持國政的大臣。

天柱峰是雁盪山靈岩景區第一峰。這首詩借天柱頂天立地之景,抒入相出將之情,言治國安民之志,以峰自喻,氣沖斗牛。想來是雁盪山中奇幻的美景,讓王十朋竟忘了秦檜專權的險惡與黑暗,36歲的中年人,也年輕氣盛了許多。紹興十九年(1149)秋,王十朋游雁盪山,留下題詠西石樑的幾首詩。

西石樑大瀑摩崖

王十朋24歲時,賣國賊秦檜以觀文殿學士任溫州知府。秦檜游雁盪山,在合掌峰觀音洞崖壁上題了《夢石室》《了世緣》詩,並在觀音洞內築堂,立「了堂碑」。王十朋中狀元後,赴紹興簽判任途經雁盪山,寫了《游靈岩輝老索詩至靈峰寄數語》五言古詩。這首詩描寫雁盪山風光,寄託自己抱負,後半部分「何人《夢石室》,妄誕誇一時。那能《了世緣》,未免貪嗔痴。名山誤見污,公議安可欺。願借龍湫水,一洗『了堂碑』」等句子,義正詞嚴,以疾惡如仇的剛正大氣,痛斥秦檜這個賣國賊玷污了雁盪山,勸輝老務必剷除「了堂碑」。

明朝時,朱諫的兒子朱守宣把雁盪山天柱寺改建為雁山七賢祠,祭祀王十朋與李孝光、朱希晦、章綸、謝省、謝鐸、胡彥卿等七人,後人稱為「雁山七賢」。

古琴(盜圖上海音樂學院吳申教授微信)

《廣雁盪山志》載有蘇州人范成大(1126—1193)《送琴客許揚歸永嘉》詩:

烏帽休沖九陌塵,瘦藤定約到秋回。

龍湫雁盪經行處,斷取松風萬壑來。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紹興二十四(1154)進士,乾道六年(1170)奉命使金,初進國書,辭氣慷慨,不辱使命而返。累官廣西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卒封崇國公,謚文穆。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書。詩中永嘉即今溫州市。「九陌」指漢朝長安有八沖、九陌大路,後泛指都城大路。「經行」語出貫休「雁盪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句,是佛家的一種修鍊方法,今雁盪山有經行峽。以范成大的文名、詩名和政治地位,寫送琴客回溫州如此重視雁盪山,說明在趙構南渡後,雁盪山已名聲在外,為世人所重視了。為送別許揚而寫的這首詩,暗含著對古琴演奏家此行的讚許和藝術上的期望,不僅期望許揚能以高超的古琴藝術來表現奇秀的雁盪風光,更希望琴客借雁盪山水的熏陶提高古琴藝術。

觀音峰(謝軍攝)

樓鑰(1137—1213),字大防,號攻媿主人,明州(今寧波市)鄞縣人。隆興元年(1163)進士,歷任同知樞密院,參知政事,謚宣獻,著有《攻媿集》120卷。隆興年間(1163—1164),樓鑰赴溫州教授任路過雁盪山,作有《連雲亭望海中諸山》(見《山海風》第220頁,選自樓鑰《攻媿集》):

雁山本在雲海中,波濤千古相撞舂。泥沙洗盡見山骨,岩壑所在皆玲瓏。是誰一口吸水盡,平地卓立成奇峰。至今往往有遺迹,相傳渺莽何能窮。我乘單車來自東,佳處十數一覽空。晚登四十九盤頂,曠望巨海煙蒙蒙。群山錯立不知幾,朝日照耀天霞紅。是間瑰奇定多有,鯨波掩蔽深莫通。我無太真燃犀法,安得一闖馮夷宮。會聞滄海變成陸,卻與雁山爭長雄。

雁盪山長期經流水衝激,形成百二奇峰,移步換形,給人玲瓏之感。詩人單車赴任,經南宋古驛道,過雙峰,越謝公嶺,入靈峰,登四十九盤連雲亭,但見水雲群山,逶迤接天。詩人大龍湫游過,塵思洗盡,神思自來。連雲亭奇特景觀,引發奇特想像。詩中「太真燃犀法」,典故出自南朝宋劉敬叔《異苑》七,傳說晉朝溫嶠到了牛渚磯,聽到水底有音樂之聲,水深不可測;有人說水底隱藏著怪物,溫嶠就點燃犀角去照這些怪物,一會兒,水族覆滅,奇形異狀。馮夷是黃河的河神。這首詩的結句,詩人似乎有「非份之想」,但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有這樣的豪興雅緻。

大龍湫

淳熙年間(1174—1189),樓鑰任溫州知府第二次游雁盪山時,作七言古制《大龍湫》(見《山海風》第221頁,選自樓鑰《攻媿集》),成為古今絕唱:

北上太行東禹穴,雁宕山中最奇絕 。龍湫一派天下無,萬眾讚詞同一舌。行行路入兩山間,踏碎苔痕屐將折。山窮路斷腳力盡,始見銀河落雙闕。詎那宴坐看不厭,騷人弄詞困搜抉。謝公千載有遺恨,李杜復生吟不徹。我游石門稱勝地,未信此湫真卓越。一來氣象大不侔,石屏倚天驚鬼設。飛泉直自天際來,來處益高聲益烈。銀河倒瀉三峽流,到此誰能定優劣?佳山佳處須要領,一日盡游神惡褻。驪龍高卧喚不應,自愧筆端無電掣。輪囷蕭索湍不怒,非霧非煙亦非雪。我聞凍雨初霽時,噴擊生風散空闊。更期雨後再來看,洗凈一生煩惱熱。

雁盪山大龍湫(謝軍攝)

大龍湫在雁盪山西內谷,高197米,是我國目前已知單級落差最大的瀑布。太行山在今山西省,大禹陵在今紹興市,都是傳說中大禹的葬地。詩人以太行、禹穴、青田石門洞瀑布等多處勝景為比,以諾詎那、謝靈運、李白、杜甫為襯,極寫大龍湫出神入化、雄奇壯麗的景觀。「非霧非煙亦非雪」一句,準確概括大龍湫隨風作態的特點,是「萬眾讚詞同一舌」的名句。

雁盪山留有唐朝摩崖石刻四件,宋朝摩崖石刻五十件。龍鼻洞嶺腳「天開圖畫」摩崖石刻,據說為南宋朱熹所題。雁盪山摩崖石刻蘊涵著1600年地域人文精神。

淳熙三年(1176),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葉適27歲,在雁盪山寺院的學塾中執教一年多,對雁盪的山川、人物有詳細敘述。葉適曾於乾道三年(1167)結識金華呂祖謙、陳亮等人。淳熙三年春天,陳亮來游永嘉,也曾到雁盪山看望葉適。

(見《樂清人文史話》第66頁和第69頁,有修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海游吟 的精彩文章:

蘇軾、薛季宣與雁盪山

TAG:心海游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