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哥以身殉國,弟弟開城投降,但世人卻為何並不指責弟弟?

大哥以身殉國,弟弟開城投降,但世人卻為何並不指責弟弟?

古往今來各種各種各樣歷史事件,其主人公經歷著忠孝難以兩全的艱難抉擇。做出崇尚於心的選擇,不僅僅是時代的象徵,更能讓我們從別的方面去尋找事實的本來面目。回歸到那個年代,體會他們所處的境地,更加清晰的了解歷史。

曾有這麼一位被人們所熟知的英雄,這人曾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詩句,這麼一說大家都能想出是哪位英雄了吧。正是我們曾經無比敬佩的文天祥,他是南宋末期人,生於江西吉安。

他是哥哥還有三個弟弟,不幸的是有一個弟弟夭折,這樣看來,他有兩個弟弟,文璧和文璋。文璧與他相差不是很多,但是文璋卻差了數年。文家是書香門第,家風較為嚴厲,對文天祥及其弟弟要求更為嚴格,這就為以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後來兄弟二人同中進士,二人共同開始了各自的官場生涯。文天祥曾做到丞相的位置,但因其剛正不阿,得罪當朝大臣,故回到家中。當元兵來犯是,他招募義軍,堅決抵抗,不幸的是,勢單力薄,被抓到敵軍內部,依然不屈服。他堅守著自己的道義,面對元軍的許諾絲毫不予動心。

與此同時,文璧,面對戰敗的命運,選擇了投降,其最小的弟弟也跟隨著文璧而歸順了元兵。文天祥被押到廣州的時候,其弟與其告別。說到文璧的投降,大致為三個原因,一是想為哥哥留後;二是為母親下葬;三是為百姓們而想,不願他們經受家破人亡。

雖然文天祥的弟弟與他自己選擇不同,但他並沒有因此去責罵弟弟,也沒有跟隨弟弟,依然堅持自己的抉擇。後忽必烈親自前來勸其歸順,許諾文天祥重權,他卻依然不改變原則。但是,他說如果釋放的話,雖不為官,擔仍可詢問國家大事,只是隱居山林。

歸順了的多名宋臣,聽聞文天祥不願歸降,就請求讓文做道士。但另一名歸順者卻不認同,他認為倘若釋放文,若為他人所用,後果將不堪設想,可能對元朝有威脅。忽必烈卻沒了主意,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文被關了三年之久,卻依然不為所用,忽必烈就殺了文天祥。

文天祥以身明志,與其弟選擇截然不同,其弟弟歸順後為百姓生活忙碌,為任命而堅持奮鬥數年,大概也是其心之所向吧。想到文天祥曾在殿試中提出的表達自己抱負的改革方案就應該能猜想到他愛國之心之堅韌,註定他不會為功名利祿而屈服。

作為大哥的文天祥以身殉國,他的弟弟卻開城投降,然而世人卻並不指責弟弟,而且當時的百姓更是對弟弟很是感激。也許文天祥與其弟弟的選擇截然不同,但卻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抱負,文天祥一心愛國,不為他國所用,一心為宋國獻身,而弟弟文璧心繫百姓,不願戰亂毀掉百姓的生活。雖然歸順與元卻依然想到的是百姓,更是為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臨死之前,劉禪派人來問了最後一件事,諸葛亮聽後當下氣死
后羿為何被後人尊敬?不僅是射日,更因他降服六隻為禍人間的怪獸!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