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至女王范,氣質來自渾然天成

夏至女王范,氣質來自渾然天成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為德高望重的一個節氣,可謂之節氣之王。揭開夏至的神秘面紗之後,突然發現,夏至宛若一位兼具「雍容華貴、風情萬種、風華絕代、懷才抱德」四大品質的女王。

祝福童子從七個維度,仰視夏至高貴氣質之女王范兒。一起來吧!

—01—

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天文學家的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夏至節氣的確立,是依據太陽和地球的相對位置而確立的,自地球誕生之日起,他就自然存在了,真可謂天造地設,非人力可為。比起那些神馬誕辰日神馬紀念日來,那要高大上出幾萬倍來。

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日變短。夏至日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夏至節氣是自然界給天地萬物的至上恩賜,是一個生命成長演變的標誌性節點,更是提醒人類要遵循自然規律的至高智慧。

提到夏至,就不得不說和它血脈相連、不離不棄的另一半「冬至」。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和夏至同一時期確立的節氣。

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二者相差180度,相當於在一條直線的兩端,像天平一樣,捍衛者四季演變的動態平衡。

夏至和冬至,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直觀體現,也是事物一體兩面的智慧啟迪。

道高德高,就是這樣一種讓人舒服的體現。

—02—

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

——地球物理學家的夏至

農曆四月陽能的放射到了極點,到了五月,於是有一個節氣夏至來了,所謂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開始回收了,以現代的地球物理來說,地球又開始吸收太陽的放射能進來了,就像人類的呼吸一樣,要吸氣了。

冬天天氣很冷,地球的表面冷,這個時候熱能向裡面收縮,所以冬天的井水或者太湖裡頭的水,下面是暖的;夏天,這個水是涼的。

遠古時期,人類的智慧,說白了就是認識自然的理論和方法基本空白,當然沒有那麼多科學辭彙來描述。所以,老祖宗用陰陽來表達,當陽達到了至高點,陰自然就會到來,任何實物都是有一個平衡點,當然,冬至一陽生,也是這個道理,冬至那天是全年中白晝時間最短的一天,好比彈力球跌到了地上,自然會反彈彈起,以後的白晝一天天的會變長,陽氣也就開始生髮一樣!

比如:「三伏天」對應「三九天」;「夏長」對應「冬藏」等,都是因為地球與太陽相對位置的不同,引起了不同的地球物理變化,從而產生了各種人類適時調整的要求。

萬物同理,適時而變。以大白話講,就是任何事物都會遵循從生到死的規律,在生的時候,要根據內外環境的改變,及時作出調整。這話很簡單,可是做起來不都是那麼容易的哈~

—03—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

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物候學家的夏至

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這夏至和冬至的三候,深刻的反映了天地萬物陰陽變化的狀態。講真,並不是人類的智慧有多高,而是自然界太神奇了,人類不過是用自己已知的語言體系描述一下而已。

—04—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

——中醫學家的夏至

人與自然是相適應的,夏天陽氣在表,胃裡頭是比較寒冷的,吃薑可以溫胃健脾。冬季,陽氣在里,胃中煩熱,吃蘿蔔可以清熱。尤其是現代人,冬天喜歡吃火鍋,吃得已經比較熱,比較燥了,再加上冬天氣候乾燥,姜比較辛辣、性熱,吃了以後容易上火。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冬季是健康「儲蓄」的最好季節。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於內。人在這時只要順應這一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長壽。

冬天吃火鍋,什麼都不怕,消化力很強;夏天就不行了,胃是寒的。所以這就是天地陰陽的道理。

另外還有冬病夏治。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針刺、藥物內服等,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還有「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滿山走「等等……

滿滿的養生智慧啊!

—05—

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民俗學家的夏至

夏至和春節、冬至一樣,屬於中國民間重要的節日,稱為「夏至節」,周代已有祭神儀式,認為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癘、荒年與人民的飢餓。由此,開啟了夏至節融入了豐富的人文內涵篇章。

《帝京歲時紀勝》說:夏至大祀方澤,乃國之大典。京師於是日家傢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麵是也。乃都門之美品。向曾詢及各省遊歷友人,咸以京師之冷淘面爽口適宜,天下無比。

其實,還有更多的夏至節民俗活動,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帶有儀式感的各種活動,提醒人們,行事要遵循自然變化規律。所謂「讓這一刻與其他時刻不一樣,讓這一刻變得有意義」!

民俗有「冬至餃子夏至面」,麥子氣性濕熱、甘甜,可以大補心氣,所以夏天以面試為補。

夏至習俗(儀式)主要有三大方面:

祭神祀祖: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夏至」食品:「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麵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夏至的餐桌,也是吃貨的天堂。

—06—

順應天時,天人合一

——天文學家的夏至

夏至日的陰陽轉換,告訴我們的就是中國道家哲學中的「盛極則衰」之理;很多看似挫折和變故的事,其實並非壞事,只要換一種角度、以天道的眼光去看。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那種時候,一個有智慧的人,不會悲傷痛苦,只會振奮欣喜。

順應天時,合應地氣,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中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天道有常,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違反這個原則就生病了,整個地球人類,身體也是一樣。順著這個四時的變化,則不會生病。

比如,民諺曰: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就是說夏至日要在陽氣收斂開始時有點小瘋狂,多歡鬧嘻嘻,猶如抓住青春的尾巴,而「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冬至日要好好睡覺,讓新生的那點陽氣慢慢壯大。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歸根復命。

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07—

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

——藝術家的夏至

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悠然自得、無拘無束、返璞歸真的自己,這不,詩仙李白給大家示範一下: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脫下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返璞歸真,親近自然,完全沉浸在炎夏中的那方風水寶地,享受純粹的自然之美。這樣的至美境界,是多少高科技造就的空調都無法製造出來的。

最深的感悟是,無論世界怎樣日新月異的變化,改變不了四季輪迴,代替不了自然之美,天下萬物的根基,都在天地當中。

誠然,夏至「雍容華貴、風情萬種、風華絕代、懷才抱德」的女王范兒,已經浮出水面。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小時候怕鬼 長大了怕人
方圓-予你一場穿梭千年的記憶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