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邊走邊生娃?急產風險你可知?

邊走邊生娃?急產風險你可知?

原標題:邊走邊生娃?急產風險你可知?


有過順產經歷的媽媽都知道,整個分娩過程通常需要十多個小時,如果是第一次做媽媽,那需要的時間可能更長。但在產科臨床工作中,我們也見到過不少生孩子生得特別快的孕媽媽,幾個小時就結束了分娩,這讓很多即將臨產的准媽媽們羨慕不已。


分娩過程的快慢長短因人而異的,正常分娩的時限是一個較為寬延的時間範圍。當然,產婦的願望是分娩分娩能儘快結束,但如果認為分娩越快越好,就不正確了,臨床上將整個產程不足3小時的分娩稱為急產。然而急產是有風險的。


急產風險:


1、對媽媽的危害:


引起急產的原因多是由於子宮收縮過強、過快導致的。分娩過程中,正常的宮縮時間約為每10分鐘3次,伴隨著每一次宮縮,胎兒的頭部漸漸的擴張產婦的宮頸、陰道及外陰等軟產道,使其有更好的容受性和彈性,進而對胎兒娩出的過程有更好的耐受力,從而降低軟產道裂傷的風險。


但如果孕媽媽的子宮收縮過快過強,胎兒經過產道的速度也會很快,使得軟產道在還沒有得到充分擴張的情況下,迅速的承受胎兒娩出的過程,極易導致會陰、陰道或子宮頸裂傷,而這種裂傷如果恢復不佳,可能導致尿失禁、大便失禁等嚴重的後遺症。


其次,正常分娩情況下,在胎盤娩出後,原本胎盤附著的部位血竇開放,這是需要子宮肌層有良好的收縮力來完成收縮的過程,閉合血竇,減少產後出血的發生。但在急產情況下,由於子宮肌層之前過度收縮,在胎盤娩出後可能出現「疲憊」的情況,我們稱之為子宮收縮乏力,而這會明顯增加產後出血的風險。


此外,急產發生的通常比較急,很多孕媽媽往往是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就要面臨分娩,而如果在無法消毒的環境下接生,就很容易造成產後感染。


2、對寶寶的危害:

1)缺氧:急產時,由於子宮收縮速度過快,導致胎盤血液循環受阻,會使胎兒出現缺血、缺氧,進而發生宮內窘迫。這種宮內窘迫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導致新生兒嚴重的臟器損傷。


2)新生兒外傷:胎兒從母體娩出的過程中,其實是處於一種隨時「旋轉」的狀態,這種旋轉的狀態可以使胎兒更好的適應骨盆的結構,幫助胎兒順利的娩出。在急產情況下,由於子宮收縮力很強,推動胎兒娩出的力量過於強大,使得胎兒適應母體骨盆的過程十分「匆忙」,這種情況下,由於胎兒的骨質與母體骨盆產生的「對抗」作用,容易發生新生兒鎖骨骨折等產傷。


3)顱內出血:正常分娩狀態下,在宮縮力的作用下,胎兒頭部逐漸的擴張母體的軟產道,使得母體軟產道能夠耐受胎兒娩出的過程,同時,胎兒的頭部也逐漸適應這一壓力逐漸增強的過程,從而完成順利的分娩。但急產狀態下,由於胎頭適應產道壓力的時間縮短,胎兒頭部在很短的時間內經歷較強的壓力壓迫,增加了新生兒顱內出血的風險。


4)新生兒肺炎:正常分娩時,伴隨每一次宮縮,胎兒的肺部受到擠壓,可以幫助其在娩出的過程中擠壓出肺泡內的液體。但急產狀態下,這一擠壓過程並不十分充分,從而增加胎兒吸入羊水的風險,易引發新生兒肺炎,甚至發生窒息。


5)臍帶感染:在非醫務場所娩出的寶寶,因為未使用專業的無菌器械來切斷臍帶,也沒有進行及時的消毒措施,故很容易發生新生兒臍帶感染。


如何預防急產?


(1)應與醫生合作,定期做孕期檢查,在預產期前 1-2周 不宜外出,不從事重體力勞動,保持樂觀情緒,切忌焦躁和憂慮。


(2)學會識別臨產前的先兆信號:宮縮規律,逐漸加強;陰道 流出少量血性液體,俗稱"見紅";胎膜破裂,羊水外流,也稱"破 水",一旦眼前亮起這些"紅燈",應及時到醫院待產。

(3)產婦如曾有急產史,尤其是胎先露部已經很低的臨產婦,應 該早日住院待產,臨產後避免灌腸。產婦感到宮縮很緊時應立 即告訴醫護人員,儘早上產床待產。


(4)產婦感到宮縮很緊時應立 即告訴醫護人員,儘早上產床待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產前產後護理 的精彩文章:

TAG:產前產後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