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這首唐詩被蘇軾和朱熹「借鑒」後,一下子就火了,你讀過嗎

這首唐詩被蘇軾和朱熹「借鑒」後,一下子就火了,你讀過嗎

杜牧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十分深,無論是詩、賦還是古文、書法,他的成就都很大。晚唐詩人中,杜牧的詩最是出眾,因此他被稱作是「小杜」,並且與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杜牧有一首唐詩,名氣極大,流傳極廣,正因為此詩寫的很好,還曾經被蘇軾與朱熹「抄襲」過,而在被「抄襲」後,這首詩就更加出名了,不知您讀過沒有呢?這首詩就是下面這首《九日齊山登高》:

九日齊山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這首詩寫了一副美景,江水倒映著秋天的樹影,大雁開始南飛,此時,約三朋四友攜酒壺,登高望遠邊喝邊聊。塵世煩擾,令人心情低落,難得開口一笑,此時,菊花卻在盛開。面對美景,人們只應縱情痛飲,何必去嘆惜落日餘暉呢。人生苦短,所以就不用再像齊景公那樣,對著牛山流淚了。

正是重陽佳節之時,這首詩寫景抒情,令人心境開闊,意境很是遼遠。因此,這首詩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喜愛,被人們爭相傳唱,就連蘇軾與朱熹,也對這首《九日齊山登高》愛不釋手,還「借鑒」了其中的一些內容。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定風波·重陽》

北宋·蘇軾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宋代·朱熹

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這兩首詞與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相比較,其實是難分高下、各有千秋的,蘇軾這首詞,更好地概括了世事艱難、人生難得一笑的境況。而朱熹這首詞呢,清暢淡遠,如果你反覆涵詠體會,就會發覺意境精神已脫胎換骨。朋友,這三首詩詞,您更偏愛哪一首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飛花紅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中他死的最早,堪稱賈府明日之星,若活著掩蓋寶玉光芒
活了65歲,12年走在流放的路上,他卻奉獻了如此壯美的詩篇

TAG:自在飛花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