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物蛋白VS植物蛋白,誰能站減肥C位?

動物蛋白VS植物蛋白,誰能站減肥C位?

GIF

蛋白質是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

在日常生活的餐桌上

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構成兩大陣營

如果聰明選擇

減重就能事半功倍!

那麼,當動物蛋白VS植物蛋白

到底誰更勝一籌?


你必須要了解的蛋白質

不管是減脂者還是增肌者,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內蛋白質的種類很多,雖然性質、功能各異,但都是由20多種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的。

其中有8種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稱為必需氨基酸,只能通過食物獲取,所以吃對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面對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不知道該怎麼選?

那就來PK一下吧!


動物蛋白VS植物蛋白,誰優誰劣?

前面提到,有8種必須氨基酸只能通過食物獲取,所以氨基酸種類的豐富度自然成了一大評判標準。

動物蛋白:被稱為完全蛋白或優質蛋白,包含了8種必須氨基酸。

植物蛋白:只有大豆蛋白是唯一植物來源的優質蛋白,此外的植物蛋白通常缺乏1-2種必須氨基酸,需要多種植物蛋白優化搭配才能滿足人體需求。


不同來源的食物,蛋白質的含量也不相同,從這個角度對比結果如何呢?

動物蛋白:肉類蛋白質含量10%-20%,蛋類蛋白質含量11%-14%,乳類蛋白質含量1.5%-3.8%。

植物蛋白:豆類蛋白質含量大約40%,穀類蛋白質含量6%-10%,薯類蛋白質含量2%-3%。


衡量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除了蛋白質含量,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也是一大關鍵。

消化吸收率:在消化吸收率上,動物蛋白相對植物蛋白要更高,更適合人體吸收,比如牛奶、雞蛋中的蛋白質吸收率可以達到98%-99%,而大米為88%,小米則為79%。

利用率:在機體利用率上,動物蛋白同樣要比植物蛋白更高,轉化為能量供給的速度相對更快。


對於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不是它們都吃得越多越好呢?

動物蛋白:雖說動物蛋白所含的氨基酸種類齊全,但也同時伴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如果攝入過多會導致一系列問題,如肥胖,增加糖尿病風險,心血管疾病等。

植物蛋白:相比之下,植物蛋白不含膽固醇,也幾乎不含飽和脂肪,可以很好降低肥胖風險,而多吃豆類和堅果,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但完全素食可能引起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的風險。

結論

動物蛋白氨基酸和人體更相近,消化吸收和利用率高,但往往會在攝入過多時影響健康;植物蛋白雖然大多缺少必需氨基酸,但通過多種植物蛋白質科學搭配依然滿足人體的需求。

所以,並不能籠統地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誰優誰劣,兩者是不能互相被替代的,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


每天的蛋白質攝入該如何分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男性每天需攝入蛋白質65克,而成年女性的標準是55克。在此基礎上,建議大家每天攝入30-50%動物蛋白,優選海產品和瘦肉;每天攝入50-70%植物蛋白,優選豆類和堅果。

而細分之下,動物蛋白適合更高能耗人士,如運動員,或更需要營養補充人群,如體重偏低的孕婦、虛弱的老年人等;而植物蛋白的適用群體更廣泛,營養狀況較好的人群可以每天攝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減肥百家談 的精彩文章:

肥胖危害竟然這麼大!答應我看完就去減肥好嗎?

TAG:減肥百家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