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剪不斷,理還亂,痴情白居易的一段初戀

剪不斷,理還亂,痴情白居易的一段初戀

第 384 期

寄湘靈

【唐】白居易

淚眼凌寒凍不流,

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後西樓上,

應憑欄干獨自愁。

小朋友們還記得嗎?以前我們介紹白居易的《長相思》時說過,樊素和小蠻是詩人很鍾愛的兩名歌女,一個善歌,一個善舞,所以就有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其實,痴情的白居易還有一個念念不忘的初戀——湘靈,在白居易長達七十多年的生命歷程中(白居易活到74歲,在古代算高壽),他跟湘靈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深深影響了詩人的創作,白居易的很多詩歌的靈感來源於此,而他為湘靈創作的詩歌也很多,今天要讀的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一首。

悲傷的淚水不停落下,在寒冷的空氣中都被凍到凝固,流不動了,每每行到高處,就不禁回頭遠望故鄉。我們就此一別,想來你一定也在樓上倚著欄杆,獨自思念愁思滿懷吧。

這首詩一開篇我們就知道是寒冬時節,作者因為「想念湘靈,涕淚橫流,以至於熱淚都被凍到凝固的地步」,小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很誇張?在寒假的時候,可以跟著爸爸媽媽一同去寒冷的東北,在零下20多度的地方感受下什麼叫「滴水成冰」。所以,作者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這個細節的描寫,反而讓這首詩更形象生動。接下來作者又進一步渲染,不僅淚流不止,而且一走到高處就要回頭,遙望和湘靈一起長大的地方。這是多麼地戀戀不捨,又情不自禁啊!

詩歌前兩句都是寫詩人自己的感受,後兩句開始設想湘靈在別離後的種種表現,倚著欄杆獨自愁。小朋友們發現沒有,古詩中表現愁緒的很多詩歌都是通過登高遠望,憑欄生愁,比如,「月明人倚樓「,「長笛一聲人倚樓」,「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這是因為登高望遠,天地悠悠,或喜或悲的個人情緒,很快就能一吐為快,同時個人的情感同周圍的景觀渾然一體,物我交融,而這樣的畫面感又很強,韻味十足,所以自然而然形成一種意境。

白居易11歲時,因避家鄉戰亂,隨父母遷到徐州符離村(今安徽省宿縣境內)。在那裡認識了小他4歲的鄰居女子湘靈,湘靈活潑可愛,還懂點音律,於是兩人就成了朝夕相伴、青梅竹馬的玩伴。後來,白居易20多歲的時候,想娶湘靈為妻,但遭到白居易母親的強烈反對,白母門第觀念很重,認為湘靈出生卑微,跟白家門不當戶不對。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白居易37歲時才結婚(這在古代已是相當晚婚的)。雖說婚後跟妻子的感情還不錯,但詩人還是時不時地寫詩思念湘靈。後來白居易蒙冤被貶江州途中,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了一場,並寫下了題為《逢舊》的詩。這時白居易已經44歲,湘靈也40歲了還未結婚。所以說白居易親身經歷的這段悲劇般的愛情為《長恨歌》打下了基礎。《潛別離》《花非花》《冬至夜懷湘靈》《涼夜有懷》《寄湘靈》等詩,均與此次戀愛經歷有關。

(文/小石頭媽媽 音/小石頭及媽媽)

還記得我們讀過的詩嗎?

歡迎小朋友們、大朋友們跟我們分享讀詩感受

入選將有機會登上「枕邊讀詩」,並得到一份讀詩禮物!

期待來稿 :)

下期再見,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枕邊讀詩 的精彩文章:

聽完獨奏音樂會,李白寫了篇聽後感

TAG:枕邊讀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