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什麼時候有了紙質書? | 聚珍文化課

中國什麼時候有了紙質書? | 聚珍文化課

原標題:中國什麼時候有了紙質書? | 聚珍文化課


1


中國什麼時候有了紙書?

中國人懂得用紙張來製作書籍,大約在西漢末年和東漢初年,即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這一二百年中。公元2世紀應劭寫的《風俗通義》,記載東漢首帝漢光武帝劉秀享國之後,把首都從長安遷往洛陽。在遷都過程中,搬運書籍的車,據說是「載素、簡、紙經凡二千輛」。這裡的素書,指的是帛書;簡指的是竹木簡書;紙呢,當然就是用紙書寫的書了。東漢初年從長安搬運的書籍中就已經有了紙質的了,其用紙來製作書籍最晚在西漢末年已經出現了。與應劭同時代還有個叫劉珍的,在他寫的《東觀漢紀·賈逵傳》中也說,漢章帝劉炟曾經在公元76年命博士賈逵(29-101年)給學生講授《春秋左氏傳》。為了使賈逵所用的教本有所參照,特賜給他「簡、紙經傳各一通」。說明東漢初期,的確有了紙質的書。晉人袁宏所寫《後漢紀·和帝紀》中說鄧貴妃於公元102年即皇后位,下令禁止萬國進貢珍麗之物,只要求「歲時但貢紙、墨而已」。可見當時紙貴珍麗,難以多得。



反映三國時代的影視劇《軍師聯盟》中以竹簡作為書寫材料的場景


2

為什麼說在蔡倫之前就有了紙質書?


通常的說法是東漢蔡倫(?-121年)發明了造紙術。那麼為什麼說在蔡倫之前就有了紙質書呢?大量出土實物證明,早在蔡倫之前中國已出現了紙。現代人關於紙的概念,是指將植物纖維搗碎,做成紙漿而後抄造的紙。用造紙技術的專門術語說,就是經過帚化過的纖維植物,才能造紙。1957年,西安霸橋磚瓦廠工地出土了西漢武帝時(前140-前87年)的文物,其中有古紙的碎片。這些古紙碎片迭經中外學者用現代科學方法化驗,發現它經過了帚化,證明是麻類纖維所造的紙。1933年,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新疆羅布泊也發現過古紙,質地粗糙,紙面還有尚未搗碎的麻筋兒,但也是經過帚化的麻紙。經與同墓出土的其他文物相印證,其年代大約是西漢宣帝黃龍元年,即公元前49年前後的遺物。1978年又發現了這個時期的麻類古紙。1942年,在內蒙古額濟納河附近發現了東漢和帝永元年間,即89-105年之間的紙,上面還寫有文字。1973年,在甘肅旱灘坡工地又發現了東漢時期的古紙,上面寫有隸體字。所有這些古紙的發現,都說明早在蔡倫以前中國已經有了紙,所以我們上面才敢說,早在西漢末年和東漢初年,中國人已經懂得用紙來製作書籍了。



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的金關紙,據考古斷代,應製作於西漢時期


3

為什麼說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


世界歷史上很多技術的發明,在其前都有個不太經意、不太完善的演進過程。待到有人總結前人經驗,擇優汰劣,去粗取精,刻意加以製造,則這個人往往就被說成是發明者。造紙術的發明也是如此。《後漢書·蔡倫傳》說蔡倫認識到,「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元興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表明蔡倫是看到了書籍製作材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的弊端,「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來造紙。關鍵就在這針對弊端而「造意」二字上,說明他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改進、有創新地進行技術生產實踐活動,並且獲得了成功,成為書籍製作材料發展演變過程中的里程碑。所以雖在他以前已經出現了紙,但造紙術的發明人還都認同是蔡倫。



蔡倫造紙


蔡倫之所以如此,除了他的天賦外,還有職責所系。《東觀漢紀》說:「蔡倫典尚方,用樹皮造紙,名谷紙;故漁網為紙,名網紙;......麻,名麻紙也。」「典尚方」是什麼意思?「典尚方」就是他當了尚方令。尚方令類乎今天中央或國務院的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專門負責宮中衣食住行用各個方面的籌辦和製造。當時的詔奏公文仍用竹木簡或縑帛,一個笨重,一個貴重,實在不便,所以刻意改進造紙技術,拓展造紙原料,使紙從宮中行用天下。


模擬古人造紙場景



現代的「古法造紙」


古紙晾乾架


4


什麼時候紙取代了簡帛?


什麼事情都有個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我們在前邊說過了,西漢後期大概已經懂得用紙書寫了,否則劉秀遷都洛陽時就不會有「載素、簡、紙經凡二千輛」的說法了。古人雖有將縑帛稱為紙的習慣,蔡倫就說「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但帛書歷來又稱素書,劉秀遷都時所運典籍即將素書、簡書、紙書分開來說,這個紙就不應該再指的是縑帛了。



長沙東郊子彈庫楚墓出土的楚帛書


可是紙的發展非常緩慢,直到蔡倫改進造紙技術,拓展了造紙原料之後,紙書才逐漸多了起來,但仍未取得主流地位。《北堂書鈔》卷一百零四引崔瑗致葛元甫的信,說送給他的《許子》十卷,「貧不及素,但以紙耳」。崔瑗(77-142年),字子玉,東漢書法家,比賈逵大概小一輩,即公元一二世紀的人物。他送給葛元甫書,還抱歉家貧用不起縑帛,只好採用紙寫了。可見那時用紙來作為書籍製作材料尚不為正宗。三國時曹丕曾用縑帛書寫他自己的《典論》和詩賦送給東吳的孫權;而送給臣僚張昭的便用紙抄了。一方面說明紙還沒有取得正宗地位,另一方面也說明紙張確實比縑帛要便宜得多。《初學記》卷十一引《桓玄偽事》說東晉末年桓玄下令:「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表明公元5世紀的初年,才由政府下令以紙代簡。從此,紙張變成了書籍的主要製作材料。


作者李致忠,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文章源於微信公眾號: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原文標題為《小知識│中國什麼時候有了紙質書?》。十分感謝授權分享!

聚珍文化課


點 擊 可 讀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作者:蘇精

  • 中華書局2018年5月出版,定價78元。
  • 近代以來,現代化大工業生產浪潮席捲全球,出版印刷業也無可避免地被捲入其中。十九世紀初,隨著中國國門被漸次打開,綿延兩千年的中國文化傳統,包括中國的雕版印書業,不得不面對並經受全球現代化大勢的挑戰,開啟向近代文化的轉型。中國文化從傳統轉向近代,圖書印刷方式的革命是個拐點。
  • 本書主要探討了十九世紀從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餘年間,各教會基督教傳教士通過創立與經營西式中文印刷所,嘗試引介西式金屬鑄字印刷中文圖書,並最終試驗成功的過程,也即支撐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引發新知爆炸、推動文化轉型的物質基礎及其發展史。
  • 通過全書十二章內容,對七個傳教士建立經營的中文圖書印刷機構和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印刷所建立發展的精細研究,作者勾勒一副十九世紀西式印刷逐步登陸中國並漸次展開、至發展成熟的完整而清晰的全景圖。這是一部描繪文化轉型細節的歷史長卷,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國西式出版印刷從落地到成熟的精細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國文化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力作。
  • 圖書詳情還可參閱:《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丨上書坊
  •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馬上購讀

(編輯:向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的精彩文章:

張國剛教授講史| 鴻門宴

TAG: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