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來進行戰略性投資?

誰來進行戰略性投資?

2018年6月13日,中興通訊(A+H)復牌,H股首日便跌去41.56%,14、15日再跌,股價從4月16日停牌時的25.60港元跌至6月15日13.10港元,幾近腰斬。

由於A股有漲跌停板(±10%)限制,所以,公司復牌後13、14、15日連續三天開盤即跌停,6月15日的收盤價為22.82元(4月16日的收盤價為31.31元),依據H股公司股價的下跌幅度推斷,若無其他重大信息影響,中興通訊本周二(6月19日)繼續跌停的可能性較大。

中興通訊被制裁案中的是非曲直我不太清楚,故不妄加評論,但公司領導者戰略風險管理意識不強,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事實是顯而易見的。

以下文章是我2016年寫的QQ日記,今天重新在「新知能力派」上發表,是為了再次提醒自己和朋友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以下是日記正文。

01

財務性投資與戰略性投資

2016.4.29,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請中投公司(CIC)董事長丁學東先生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講。演講結束後提問階段,我提了兩個問題:一是CIC的海外投資比例是否要加大?這是CIC成立初期就在經濟學界有不同觀點的一個問題(有人認為,若只是追求投資的收益率,投資中國應是最佳之選);二是CIC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除了財務收益上的考量外,是否也有一些戰略上的布局。或者說,CIC除了財務性投資外,是否還可以進行或加大戰略性投資?

或許是我的表述不夠清楚,戰略性投資被丁學東先生聽成或理解成政治性投資了,丁先生的回答簡明扼要:CIC不做政治性投資。

以下的討論與丁先生演講內容無關。

什麼是戰略性投資?

企業的戰略性投資,指為企業持續發展而進行的重大的、全局性的投資,具體表現為企業重大的研發、併購、新業務的進入等投資活動。

我為什麼關心企業的戰略性投資?

因為我擔心,在GDP增速下滑、國有企業整體效益不佳、創新環境缺乏的當今,中國的企業,還有沒有勇氣、有沒有實力進行戰略性投資?

我們先聊聊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件。

02

阿里嗆聲京東

「任何用投資人的錢,用圈來的錢,燒錢買成交額、買用戶,這樣的業務是不成立的,沒有未來。」這是阿里CEO張勇2016年4月25日出席投資論壇時說的話,有人認為暗指京東。但我認為,這些年若無京東的崛起,「淘寶」上的假貨會更加猖獗。作為阿里的CEO,應該將自己的事情做好,為業界做出表率(因為阿里有這個實力),別替投資者操心,別將投資者當成傻子,也別去指責優秀的競爭對手,這樣顯得小家子氣。

京東是一家很不錯的企業,劉強東也是我很佩服的企業家。進入2016年,劉強東就受到一系列的挑戰: 3月1日發布的2015年財報顯示:京東虧損94億,媒體質疑其巨額虧損到底還能持續之久(這樣的質疑至少已經有6年了);想融資10億美元吧,評級只是BBB-(百度發行的債券,惠譽給予A評級,穆迪給予A3評級;騰訊債券,標普給予騰訊和騰訊通過其中期票據項目發行的任何債券A-評級;阿里巴巴的美元債券,標普給予A+評級。而京東的債券評級,只是BBB-。這與百度騰訊差了兩個等級,跟阿里差了三個等級)。

4月25、26日兩個交易日,京東(JD)的股價在本周前兩個交易日下跌超過11%,其對應市值蒸發44億美元。

但京東的服務確實好,銷售額的快速增長就是一個例證(2015年全年GMV同比增幅為77.8%;而阿里2015年的GMV增速只有29.8%)。京東的戰略或商業模式也很明確,就是「電商+金融+技術」。

但巨額虧損的京東,還能夠繼續增加它的戰略性投資么?

03

美的與格力互撕

美的和格力都在近期發布了2015年年度報告。根據美的發布的報告,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384.41億元,同比減少2.2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7.07億元,同比增長20.99%。格力呢?公司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977.45億元,較上年下降29.0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25.32億元,較上年下降11.46%。董明珠在2013年就提出,未來五年格力的收入將達到2000億,現在看來這個目標的實現,只能依賴其他的手段了(格力電器2017年的營業收入約1500億)。

格力的空調技術在國內首屈一指,空調質量也是有口皆碑。但迫於收入壓力,也不得不降價。例如,2014年為完成收入目標,實施「清場行動」,而蘇寧則聯合6家競爭對手(6+1)採取「破格行動」相對抗。

價格戰不是格力擅長的,其控告美的「每晩只需一度電」的虛假廣告也未見結果(山寨品橫行、虛假廣告泛濫、地方保護等嚴重阻礙著中國企業的創新和戰略性投資,這是我關注「每晚只需一度電」是否是虛假廣告的主要原因)。

迫於收入和利潤壓力,格力開始造手機、進軍新能源車了,估計其在空調技術上的戰略性投資也會減少吧!

04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

我喜歡圍棋已久,但水平不高。2016年春節放假前後,在家下了十多天的圍棋,從1D打到3D,再被打回1D,再從1D打到3D,起起伏伏,樂在其中。

開學後,時間和精力有限,看得多,下得少了。但Alphago與李世石的5局挑戰賽,我是一場不拉,直播或重播全部看完。最後結局如何呢?Alphago以總比分4:1的絕對優勢戰勝李世石,我敬佩小李,我甚至被小李奮力地以弱敵強的悲壯感動得熱淚盈眶。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關係,我不懂。百度了一下:機器人有很多種,工業機器人、軍工機器人等,無人機也是一種機器人,需要遙感和圖像識別能力。但它們只是自動控制技術的延展。人工智慧是「類人」機器人,需要有高級的演算法和技術,即高級智能,而不是其外在的表現和輔助部件。簡言之,並非所有的機器人具有人工智慧。

我再搜了搜A股上市公司的人工智慧板塊:主要有兩類,一是具有向人工智慧產業升級基礎的智能高端製造業。他們擁有一定的智能製造業基礎,在未來產業升級過程中,擁有相對的強大的競爭優勢。如機器人、新時代、均勝電子、科大訊飛等。二是在工業數據化收集、計算、分析處理領域,擁有強大競爭實力的上市公司,他們憑藉著大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也有望迅速拓展至人工智慧領域,成為人工智慧領域內的強有力的競爭者,如川大智能、恩創醫惠、佳都科技、東土科技等。

但谷歌的總市值是多少?4500億美元(約3萬億人民幣)!整個創業板市值多少?在近70倍市盈率的今天,500多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只有4.6萬億人民幣,不到兩個谷歌。上述提到的從事人工智慧的上市公司(有些企業屬於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呢?與谷歌相比,不值一提。

戰略性投資關注的不是短期效益,而A股中有關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上市公司,有多少企業有勇氣、有魄力、有實力來進行真正的戰略性投資呢?(2015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子公司(簡稱為SBRH)分別戰略注資145億日元(約合7.32億元人民幣)。根據協議,阿里、富士康將分別持有SBRH20%股份,軟銀則持有剩下的60%股份)

還有京東方(000725),據說技術不錯,但上市十多年來虧多盈少,若非國家的財政補助和產業政策大力支持,也不知道是否還能堅持到今天?

05

國有企業整體的財務績效

我們再從整體上看看國有企業的經濟績效。

此處所稱國有企業,指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包括中央企業和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不含國有金融類企業。

根據財政部官網提供的信息,2015年1-12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3027.5億元,同比下降6.7%,所有者權益合計401378.2億元,同比增長12.6%。假設平均的所得稅為10%,則稅後利潤2萬多億,假設股權資本成本率為6%,比一年期貸款利率略高些,用EVA的簡單演算法,這些國有企業從整體上來說EVA是負的。

當前國有企業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在混合制改革過程中,大力提高運營的效率和效果。但加大戰略性投資會影響短期的會計利潤和EVA,我們的國有企業,在目前整體效益不佳的情況下,還有能力增加戰略性投資么?

06

戰略性投資之憂

我們還有不少地方政府發起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其效益如何?戰略性投資多少?財務性投資多少?不得而知。

國家有這麼多外匯儲備,是否會用來進行戰略性投資呢?中投(CIC)似乎不會(中投在國內的投資主要是財務性、被動性的投資)。國家外匯局旗下公司呢?好像也不會。近期A股有個受到熱議的梧桐樹公司(國家外匯局主管),我們只知道它買了不少A股的股票,但是否會直接投資到戰略性產業或企業中,我們不得而知。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個人如此,企業如此,國家亦如此!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知能力派 的精彩文章:

TAG:新知能力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