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回應市場熱點:平穩有序去槓桿 債市風險總體可控

央行回應市場熱點:平穩有序去槓桿 債市風險總體可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央行網站於昨日(6月18日)刊載文章稱,央行有關負責人對近期市場熱點事件進行了回應,表示央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針對新增社會融資出現腰斬式縮減,從而引發市場的廣泛擔憂,該負責人分析稱,融資規模減少主要是強監管、去槓桿政策效應逐步發揮,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及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融資有所下降,債券市場融資有所減少。綜合考慮季節波動、資產證券化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社會融資增長總體比較平穩。

再次定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央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未來,央行將加強形勢預判和預調微調,加強監管政策協調,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加大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的外部衝擊,穩定市場預期,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有序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金融平穩健康發展。

總體看,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成效,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市場利率基本平穩,綜合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所下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負責人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生產面指標穩中向好,總供求更加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仍將保持在合理區間,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強,將保持平穩健康增長的中長期良好趨勢。

平穩有序去槓桿

2018年5月末,M2同比增長8.3%,增速比2017年末上升0.2個百分點,實體流動性整體趨於穩定。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15萬億元,同比多增405億元,小微、涉農領域貸款投放加快。1-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9萬億元,同比少增1.44萬億元,5月末同比增長10.3%。

有分析認為,新增社會融資出現腰斬式的縮減,引起了市場的廣泛擔憂。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融資規模減少主要原因是強監管、去槓桿政策效應逐步發揮,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及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融資有所下降,債券市場融資有所減少。綜合考慮季節波動、資產證券化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社會融資增長總體比較平穩。總的看,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減少資金空轉,平穩有序去槓桿。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18日撰文稱,今年5月份,社融增量下降是金融去槓桿效果的進一步顯現,主要是表外融資萎縮。金融強監管在縮短了資金鏈的同時,也導致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有所減少,除了在M2增速中表現為「對非金融部門債權」的貢獻率下降,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下降同樣佐證了這一點。

盛松成指出,當前,去槓桿的邊際力度應逐步趨緩,央行可更多地考慮相機抉擇,使貨幣政策更趨穩健中性,可運用定向降准、MLF等量價工具調節。

債券市場風險總體可控

有媒體報道稱,今年債券違約金額已超過160億元,多於2015年總和,且較2016年和2017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對此,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債券市場風險總體可控。今年以來,債券發行融資同比回暖,市場利率水平整體呈現下行趨勢,截至2018年5月末,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後尚未兌付的金額663億元,占餘額的比重為0.39%。儘管出現了一些實質性違約事件,但近期新增違約總體呈點狀分布,未呈現風險集中的趨勢,是加強市場紀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的體現,債券違約率總體水平不高。

據第一財經援引招商宏觀分析團隊內部人士言論,債券違約出現有幾大前提條件:過去一段時間國企去槓桿,負債率下降,民企、私人企業負債率上升;第二,金融從嚴監管加之去槓桿,導致非標融資大幅收縮,通過借新還舊債的模式難以為繼,才出現結構性違約。結構性違約對一些行業投資產生負面影響,但仍是結構性的,以公共事業投資為例,投資仍然上升,所以說這種影響不值得高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亡夫」火化一年後回家 女子認錯遺體被嚇壞
北京日報:北京外埠車新政 管的是本地化的外地車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