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錢幣說 詩歌里的錢味

錢幣說 詩歌里的錢味

既見君子,錫我百朋

錢幣說

歷代名言警句、詩詞歌謠、成語典故、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神話傳說、楹聯俗語、笑話趣事,乃至電影戲劇劇、美術繪畫等,以「錢」為題,以「幣」為議,揭示、描繪、反映出政治思想、倫理道德、觀念意識、認識態度等,幾乎俯拾皆是。

所表現的內容與形式,又是在共性中凸顯個性,五彩繽紛,琳琅滿目,佳境迭出,妙不可言。既能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情趣盎然,又能擴展視野,啟迪思維。其中道出的人生真諦,閃耀的哲理光輝,更具有「寓教於樂」的特殊作用,成為錢幣文化藝術園地中一枝另類、奇異、艷麗的花朵,是人類文化藝術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其中,以新穎別緻的詩詞形式,記述史實,見證社會,反映生活,抒發情意,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試簡匯,請君欣賞。

空白

錢幣之單位

輸入

既見君子,錫我百朋

——《詩經》

「朋」為最早的「貝」幣單位,一朋為二貝或五貝。近人考證為十貝,「寶貝三堆難計數,十貝為朋不模糊」(郭沫若)。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詩經》

其中的「布」即早期的錢幣名稱一一布幣。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男女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西漢·卓文君

其中的的「錢刀」指戰國時的刀幣。

黃金數百鎰,白壁有幾雙

——唐·李白

三毛催白髮,百鎰黃金

——唐?·孟浩然

其中「鎰」是古代貨幣重量單位,一鎰為20兩或24兩兩。

錢幣之別稱

桃花顏色好如馬,榆莢新開巧似錢

——北周·庾信

榆英紛紛擲亂錢,柳花相撲滾新綿

——北宋·韓琦

懷盤餳粥春風冷,池館榆錢夜雨新

——北宋·歐陽修

其中「榆英」是指漢代輕薄小錢「三銖」,似榆英,稱「榆莢錢」或「榆錢」、「莢錢」。

今日春光太漂蕩,謝家輕絮沈郎錢

——唐·李商隱

素奈花開西子面,綠榆枝散沈郎錢

——十國蜀·王建

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

——唐?李賀

其中「沈郎錢」是指南北朝時沈充所鑄的又輕又小的「榆莢錢」。

青錢買野竹

——唐?杜甫

榆葉拋錢柳眉展,隔牆榆葉散青錢

——唐?白居易

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宋?蘇軾

其中「青錢」即青色銅錢。

妻試踏青蚨

——唐?溫庭筠

囊里無青蚨,篋中有黃絹

——唐?佚名

其中「青蚨」是錢幣的別稱。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

——宋·黃庭堅

方兄無勢寧能熱,窮鬼多羞柢自苞

——宋·胡寅

孔兄正羞澀,趑趄色氤氳

——元?曹伯啟

其中「孔方兄」、「孔兄」是古代方孔錢的別稱。

愛酒苦無阿堵物,尋春那有主人家

——宋?張未

其中「阿堵物」是晉朝王衍不願說「錢」字而戲濾的代稱。

五銖半兩日以變,榆莢鵝眼爭相緣

——元·吳萊

其中「鵝眼」是指南朝「二銖」小錢,內作大孔,腳細如線,形同鵝眼。

錢幣之精美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東漢?張衡

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

——唐?李白

金錯囊徒罄,銀壺酒易賒

——唐·杜

爾持金錯刀,不人鵝眼貫

聞道松酒醪戲,何須吝錯刀

——唐·韓愈

次觀金錯刀,刀平五千

精銅不蠹蝕,肉好鉤婉全

——北宋·梅堯臣

其中的「金錯刀」是王莽所鑄的「一刀平五千」,幣形奇特,工藝精湛。

謫官無俸空無煙,惟擁琴書盡日眠,

還有一般勝趙壹,囊中猶貯御書錢。

——宋·王禹

「御書錢」是指宋太宗用行書、草書、真書三種書體寫的「淳化元寶」等錢文。「趙壹」是東漢人,曾寫詩自遣:「文藉雖滿腹,不如一囊錢。」

錢幣之隱喻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像賢,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唐·劉禹錫

須令民去思,如漢思五銖。

——唐·胡澹庵

其中「五銖」即漢五銖錢。

半輪殘月掩塵埃,依稀猶有開元字。

想得清光未破時,賣盡人間不平事。.

——宋?佚名《破錢詩》

三十六官人笑語,上前爭索洗兒錢

——元·宋無

金釵墜後無因見,藏得開元一捻痕

——金·李俊民

其中「開元」是指唐「開元通寶」錢,背後有一個月牙紋,傳說是楊貴妃或其他皇后的指甲痕,被稱為「洗兒錢」。

錢幣之映射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日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明·唐伯虎

表達了畫家以賣畫為生、決不貪婪的高尚情操。

個許微軀萬事任,似泉流動利源深。

平章事物無偏價,泛濫兒童有愛心。

一飽莫充輸白粟,五財同用愧黃金。

可憐別號為賕賂,多少英雄就此沉。

——明?沈周

對當時封建社會進行了真實的描繪。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南朝·殷芸

描繪當時有人想當官、發財、成仙,反映了當時的貨幣經濟現象,一千文錢為一貫。

洛陽多錢郭氏室,夜月晝星富無匹

——東晉時的前秦民謠

是指東漢皇成郭況擁有金錢無數,其家被稱為「金穴」。

廷尉獄,平如砥,有錢生,無錢死。

——晉?民謠

是指晉朝掌刑獄的廷尉,借辦案收受賄賂。

富貴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鄧通成

——明代小說《金瓶梅》

「鄧通」,西漢上大夫,佔據銅山,自鑄錢幣,錢幣遍天下。「鄧通」成為錢的代稱。

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詞二十年。

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官樓下拾金錢。

——明·張祐

是指唐代宮廷每遇喜慶事常用撒金錢讓百官爭檢來助興。

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

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彈。

賤來粟與麥,賤貿絲與綿。

歲暮衣食盡,焉得無饑寒。

——唐·白居易

對唐朝的財政貨幣政策進行猛烈的抨擊。

三更趨役抵昏休,寒呻暑吟神鬼愁。

從來鼓鑄知多少,銅沙疊就城南道。

錢成水運入京師,朝輸暮給苦不支。

海內如今半為監,農持斗粟卻空歸。

——宋·孔平仲

揭露了北宋王朝拚命鑄錢,不顧人民死活。

得錢行杖膚不傷,無錢流血滿兩襠。

——清?陸嵩

揭露了清代官吏坐堂勒索錢財。

錢幣說

在錢幣世界奇花異草的園地里漫步

在世界錢幣文化藝術的天地中遨遊

錢幣說,說錢幣

qianbishuo

來源:《錢幣文化與藝術》

原創:欣士敏

編輯:楊進

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非文字之佐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印鈔造幣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印鈔造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