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紹手下大將淳于瓊真的有《三國演義》裡面說的那麼不堪嗎?

袁紹手下大將淳于瓊真的有《三國演義》裡面說的那麼不堪嗎?

原標題:袁紹手下大將淳于瓊真的有《三國演義》裡面說的那麼不堪嗎?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淳于瓊本為漢右軍校尉,後為袁紹部將。官渡之戰,淳于瓊督領二萬人馬守烏巢,整日酗酒無備。曹操率軍偷襲,淳于瓊醉卧而不能迎敵,戰敗被擒,糧谷被燒,曹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縛於馬上放回。袁紹怒而斬之。

淳于瓊真的有《三國演義》裡面說的那麼不堪嗎?


曹操官渡之戰能贏,是「火燒烏巢」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當時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許攸就建議袁紹與曹操展開持久戰,利用自己兵多糧足的優勢拖垮曹操。只是當時許攸的家人因犯法而被審配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並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


在《三國演義》中淳于瓊就是十足的酒囊飯袋,嗜酒如命。但是這只是演義小說為了增強小說的趣味性而誇大的表述手法,為了表現曹操的英明果決和袁紹的少謀寡斷。


歷史上的淳于瓊可是和曹操做過同事的人,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漢靈帝開始設置西園八校尉。任命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擔任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擔任下軍校尉,議郎曹操擔任典軍校尉,趙融擔任助軍左校尉,馮芳擔任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擔任左校尉,淳于瓊擔任右校尉,都由蹇碩統一指揮。

蹇碩是漢靈帝身邊的宦官,深得漢靈帝的信任。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馮芳是宦官曹節的女婿。


淳于瓊能夠與曹操、袁紹一起被委以重任,這證明了淳于瓊絕對不是一個無能之輩。

東漢末年袁紹與曹操由於擁有雄厚的家世背景,各自形成自己的勢力,而家世普通的淳于瓊也因能力出眾被當時最大的勢力袁紹招攬,並委以重任。袁紹將沮授統管的職權分為三個都督,讓沮授和郭圖、淳于瓊每人主管一軍,但未來得及實行,官渡之戰就爆發了。



官渡之戰初期,淳于瓊與顏良、郭圖攻白馬,遭曹操輕兵掩襲,倉猝逆戰,主將顏良被斬,淳于瓊軍敗而走。兩軍對峙於官渡。大將被殺,袁紹軍心大亂,多虧有老成持重的淳于瓊坐鎮,袁紹才能夠繼續保持對曹操的壓倒性優勢。


官渡之戰中,袁紹使淳于瓊率兵萬餘,駐守烏巢,負責看管大軍糧草。


這時候袁紹謀士許攸因家人犯法被捕而投靠曹操,並告訴曹操關於袁軍糧草內部的一切秘密,知道這些秘密的曹操親自率領五千名步騎兵出擊。軍隊一律用袁軍的旗號,兵士嘴裡銜著小木棍,把馬嘴綁上,以防發出聲音,夜裡從小道出營,每人抱一捆柴草。經過的路上遇到有人盤問,就回答說:「袁公恐怕曹操襲擊後方輜重,派兵去加強守備。」聽的人信以為真,全都毫無戒備。淳于瓊沒亂陣腳,看曹軍人少,組織迎戰。但由於曹軍是曹操親自指揮,進攻猛烈,淳于瓊戰敗。


袁紹聽到曹操襲擊淳于瓊的消息,沒有派重兵去援救淳于瓊,反而派重兵進攻曹軍大營,曹軍大營堅固袁兵久攻不下。而袁紹增援的騎兵到達烏巢後,曹操左右有人說:「敵人的騎兵逐漸靠近,請分兵抵抗。」曹操怒喝道:「敵人到了背後,再來報告!」曹軍士兵都拚死作戰,於是大破袁軍。


史載「大破之,盡燔其糧谷寶貨,斬督將眭元進、騎督韓莒子、呂威璜、趙叡等首,割得將軍淳于仲簡鼻,未死,殺士卒千餘人,皆取鼻,牛馬割唇舌,以示紹軍。將士皆怛懼。」


淳于瓊為曹將樂進所虜獲,被帶到曹操面前。曹操問淳于瓊說:「你今天弄成這樣,是什麼源故?」淳于瓊答:「勝負乃天所控制的,問我幹什麼?」曹操想要留下淳于瓊性命,許攸勸諫說:「以後他照鏡子(看到自己的鼻子被割了),不會忘記今天的(恥辱和仇恨)。」聽完,曹操同意殺淳于瓊。

歷史上的淳于瓊不像演義中那麼不堪,他沒有喝酒誤事,他是一條響噹噹的好友,最後為曹操所俘,不屈而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 的精彩文章:

黃瓜不是黃色,為什麼會被稱為"黃瓜"?
我國歷史僅存的狀元卷,明朝趙秉忠狀元卷

TAG: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