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脾乃後天之本~脾臟養生重在日常

脾乃後天之本~脾臟養生重在日常

脾乃後天之本~脾臟養生重在日常

趙佳冉,李玉華,于娟,解放軍306醫院,中醫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脾是人體重要器官,脾臟滋養人體、控制人體的力量,也是五臟六腑之母。如果脾出了問題,其它器官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因此,要想有一個好身體,就要好好養護自己的脾臟,只有這樣才可以精神好,消化好,下面就介紹食療養脾的四種方法:

1. 醒脾:取生蒜泥10克,以糖醋少許拌食,不僅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還可以預防腸道疾病。也可取山楂條20克、生薑絲50克,以糖、醋少許拌食,有開胃健脾之功。

2. 健脾:選取各種葯粥健脾祛濕,如蓮子、白扁豆、薏仁米煮粥食,或銀耳、百合、糯米煮粥食,或山藥、土茯苓、炒焦粳米煮粥食。

3. 護脾養脾:老年人宜常按摩腹部,可仰卧於床,以臍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用手掌旋轉按摩20次。同時,散步亦能養脾健胃,可使食慾增加、氣血暢通。

4. 暖脾:因食生冷過多,容易寒積脾胃,影響日後的消化功能。此時可用較厚的紗布袋,內裝炒熱的食鹽100克,至於臍上三橫指處,有問溫中散寒止痛之功。

脾乃後天之本~脾臟養生重在日常

通過飲食來健脾,的確是不錯的方法,但是好多人不適應或不吸收,這怎麼辦呢?其實,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辦法就是揉按脾經。

1. 隱白穴。脾經的循行是從腳到胸,隱白穴是其第一個穴位,它在大腳趾趾甲旁約1毫米的位置。隱白穴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對各種出血癥狀都能有效的緩解。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

2. 大都穴。從隱白穴往上,大腳趾跟的位置就是大都穴。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幫您吸收鈣了。大都穴相當於租地反射區的甲狀旁腺,而甲狀旁腺正是吸收鈣的。大都穴除了補鈣,還能治療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腰腿痛。有頸椎病的人也要經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這個穴位的旁邊找一找最痛點去揉,這樣珠聯璧合地配合起來治療,效果就會更好。

3. 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的效果比其他穴都強。脾虛的癥狀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為它是原穴,主管脾經上各個問題。揉太白穴有個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內側多硌它,這樣健脾的效果才好。

4. 公孫穴。從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孫穴。它的功能非常強大,既可以調動脾臟、脾經的運血能力,把血液送到全身去,是一個輸送點,一個樞紐;又可以幫助調節身體上由於氣血瘀滯造成的各種癥狀,綜合起來,就是通氣、活血、解淤。

脾乃後天之本~脾臟養生重在日常

公孫穴還可以增加小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如果吃完東西不消化,也要趕緊揉揉它,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顧事 的精彩文章:

爐煙已熄,灰中有火:四位明醫眼中的竹葉石膏湯
放射外科治療腦動靜脈畸形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