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招預防「節後綜合征」 助你端午後「滿血復活」

3招預防「節後綜合征」 助你端午後「滿血復活」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4月30日,「五一」假期的第二天,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川流不息,場面火爆。(樊甲山/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端午假期結束,對於上班族來說放假是幸福的,然而每當假期結束後,總有一些人無法快速回到假期前的生活狀態,不僅難以完成工作內容,甚至還會對工作產生厭惡感或恐懼感。其實,這些可能都是「節後綜合征」造成的。那麼,到底什麼是節後綜合征呢?人們又該如何預防這種綜合征呢?

據《經濟日報》報道,節後綜合征是指人們在假期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例如在節後的幾天里感覺倦怠,提不起精神,工作和學習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焦慮、神經衰弱等。節後綜合征往往是人們假期出遊過度勞累造成的。其實每一次長假都有兩個緩衝期——假期剛到和假期過後,而職業人更容易惹上節後綜合征。按照專家的說法,這與人們在長假期間把原本建立起的工作「動力定型」破壞了有關。假期里,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而睡眠規律、飲食規律一旦被打亂,再回到緊張的工作環境中,就容易身心失衡,出現各種亞健康癥狀。

要想預防「節後綜合征」,其關鍵就在於提前「收心」。具體需要注意以下3點:

1.調整作息。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醫生金濤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提出,進入假期以後,多數人的睡眠走入兩個極端,一部分人熬夜瘋玩,睡眠不足,另一部分人則趁假期拚命補覺。而最終的結果是,這兩類人都會表現為精神萎靡、哈欠連篇,中醫認為這些都是陽氣衰微的癥狀。無論是節前、節中還是節後,金濤建議遵循「子午覺」的養生之道,吃了午飯後,小眯一會兒,30分鐘即可,可以讓精力儘快恢復;晚上11點前就寢效果最好,可以減輕營養消耗,增加肝臟血流量,達到養肝的目的。

2.合理飲食。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在接受《中國新聞網》採訪時建議,節後飲食可以適當減少肉類,多吃穀類食物和綠色蔬菜,尤其是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深顏色蔬菜。此外,馬冠生還強調,節後飲食調整應遵循多樣性原則,單一食物的營養是不全面的。

3.調整心態。河南省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婁平陽在接受《河南日報》採訪時建議,人們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辦法逐漸適應節後生活。比如,通過加強體育鍛煉、聽音樂、看電影等方式調整,轉移注意力,平復躁動不安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央廣網提出,節後綜合征其實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一種正常心態,癥狀較輕的人們一般在節後一周左右就可調整恢復;但倘若癥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人們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王燁)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外表雖可愛內心有劇毒 你對馬桑果了解多少?
宇宙異常微波輻射來源首次確認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