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為何後悔殺韓信?晚年說的八個字,道出作為帝王的無盡悲涼

劉邦為何後悔殺韓信?晚年說的八個字,道出作為帝王的無盡悲涼

劉邦能夠當上皇帝,很大的原因是他能夠聽取意見,吸引了各種各樣的人才。這樣一來,劉邦的身邊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才,為他打下江山奠定了基礎。其中有一名人叫韓信,為劉邦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劉邦當上皇帝以後,韓信卻成了一大威脅。

秦國走向滅亡的時候,韓信去投奔了項羽,但是項羽這個人卻不擅長應用人才。他有些自大,不怎麼聽取手下的意見,還有些不捨得金銀財寶,不捨得厚待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人。連韓信這樣厲害的軍事家都沒有得到項羽的重用。

韓信空有一身抱負,卻得不到重用,就想離開。後來他認識了蕭何,在蕭何投奔劉邦以後,蕭何就向劉邦推薦了韓信。韓信剛到劉邦的戰營時,劉邦正在洗腳,韓信就覺得受到了輕視,就離開了。蕭何去追他,劉邦才發現韓信是有真本領,韓信由此得到了重用。

但是韓信這個人呢,在劉邦被圍困的時候,竟然要求讓劉邦先給他一個封號,然後劉邦同意後韓信才派人去救劉邦。後來劉邦當了皇帝,有人就說:韓信你也很厲害,幹嘛要委屈自己在劉邦的手下呢,你也可以當上帝王。韓信雖然猶豫不決,這個時候的他在劉邦的眼裡已經成為了威脅。

劉邦在當上皇帝以前,給他的手下封了異姓王。後來這些異姓王有的成了可以相信的人,有的卻成為了跟韓信一樣構成威脅的人。劉邦覺得這些人和韓信一樣不能留,必須得找個合適的時機震懾一下他們。劉邦想到韓信對他的脅迫,不顧往日情分,就狠心殺害了韓信,想要殺雞儆猴。

但是呢,劉邦怎麼也沒想到,他這麼對待曾經為他建立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的韓信,讓更多歸順他的人開始覺得劉邦不是一個可靠的帝王。總有一天劉邦會借著別的借口,像對待韓信一樣對待他們,於是就有更多的人有了不跟隨他的心思。

這就構成了一個很不幸的局面,他剛剛建立的漢室,還沒有穩定下來,就受到了多方的威脅。劉邦只能在外面去平叛這些人,不能好好享受皇帝的生活。他心中開始後悔殺韓信的時間,他不應該在剛建立漢室的時候就殺掉韓信,應該多等等,後面穩定之後殺他也不晚。

但是劉邦卻沒有了反悔的餘地,他稱帝以後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平定各方戰亂。他開始懷疑所有人,不聽取別人的意見,滿心思的都是別人想要取代他的位置。導致後來他的手下沒人敢給他提意見,即使提了他也不會採取,沒準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後來劉邦在得知韓信並沒有反叛之心的時候,有了後悔的心思。尤其是年紀大了還在外面為了戰爭而奔走,他更是後悔當初殺死了韓信,在他晚年的時候說的一句話,其實也就是八個字「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更是道出作為帝王的無盡悲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朝一縣令,把宰相的小妾據為己有,宰相得知後:賞你做二品大員
大哥以身殉國,弟弟開城投降,但世人卻為何並不指責弟弟?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