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無法說不,是一種情感不成熟的表現

無法說不,是一種情感不成熟的表現

些天,後台收到一條消息,留言者訴苦道:「我是個討好者,很難拒絕別人。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拒絕,每次拒絕的時候都很愧疚。能教我怎麼理直氣壯地說『不』嗎?」

說「不」有時是很難的事,習慣討好他人的人們會擔心別人因此不再喜歡自己。但學會說「不」又非常重要,不然可能會因為應承太多事而精疲力竭。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說「不」這麼難,以及有哪些技巧能幫助我們說「不」。

討好者,也叫「老好人」,顧名思義,他們總是在討好別人,把他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並致力於滿足別人。他們似乎始終在爭取周圍每個人的認可和喜愛,努力地讓除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高興。嚴重的「好人情結」折磨著他們,這種討好的習慣甚至干擾到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及整體幸福感。

具體來看,討好者通常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a. 故作謙卑

討好者會用自我貶低的方式故作謙卑。比如面對他人的誇獎時會說「我不夠好」、「您比我更好,請多教我一些」。背後其實是討好者試圖用放低姿態來構築防禦,因為害怕一旦肯定自己的成績,會招來他人的挑剔和攻擊。同時,故作謙卑也是一種控制手段,可以換來他人的善意對待。比如當討好者說「我不夠好時」,討好者可能是為了聽見他人說「你已經很好了。」

b. 缺乏健康的個人邊界

擁有清晰個人邊界的人最明顯的標誌之一,就是足夠堅定。邊界意識好的人知道自己有權利拒絕,他們清楚自己能夠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既尊重別人,也保護自己。相反的,缺乏健康邊界的討好者們則不會說「不」,且覺得自己需要對他人的情緒和行為負責。比如,因為「怕他們不開心」而拒絕不了父母對自己個人情感生活的干預和介入,就是典型的缺乏良好個人邊界的體現。

c. 極不擅長做決定

討好者做決定往往是基於對「對方想要聽什麼」的猜測,因此,獨立做選擇對他們而言尤其困難。畢竟,他們並不總能猜到合對方心意的選項是哪一個,也害怕自己選擇了對方不滿意的。所以,像是「沒關係,我都可以」、「挑你喜歡的就好」這樣的話是討好者們常掛在嘴邊的。

d. 不會求助

討好者們總是生怕自己「麻煩」別人,即便自己成天都在被「麻煩」。就算是很小的事情,他們也不願向他人求助。如果真的迫不得已地需要他人的幫助,他們還會生出一種內疚和負罪感。

*討好可能是一種情感未成熟的表現。

情感成熟的人有三個特點:能為自己負責、有適應能力(adaptability)、能給予他人而非僅僅索取(Alexander, 1967; Allen, 2011)。然而,討好者並不能為自己負責,他們只能聆聽、求取他人的建議並依照他人的要求/指導來行動和思考。

其次,討好者的適應能力不強。適應力指的是人們能按照當前面對的情境做出合適的反應,而討好者面對一切情境只會用一種方式解決問題:伏低自己、討好別人。他們沒有學會使用其他方式來解決衝突和問題。

最後,討好的本質是索取而非給予。討好者看似是在為他人服務,其實是用順從和討好來反過來索要他人的愛,Ta並不關注對方的快樂和幸福,而在於滿足自己被他人喜歡的需求。

總之,討好者在情感方面可能還像個孩子,而改善討好的過程也能幫助人們邁向成熟。

a. 討好讓人看不清真實的自己,限制了自我成長

討好者對自己和他人都很虛偽。他們戴上迎合他人的面具來掩蓋自己真實的愛好和需求。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他人看不出討好者真正想要什麼、喜歡什麼,而只能依據討好者的面具作出並不真實的評價與反饋。討好者也就失去了根據真實反饋來作出相應提升的機會。

b. 親密關係中,戀人往往感覺討好者不真誠

在和他人相處中,討好者往往壓抑/封閉自己真實的情緒。因此,戀人會因為感覺不到討好者真實感受而沮喪,甚至反過來會用激烈手段希望討好者表達情緒。而面對伴侶的指責和激烈反應,討好者會進一步感到「表達情緒可能是危險的」,於是更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形成封閉真實自我的負面循環。

c. 討好得來的人際關係很脆弱

不難想像,靠著一味的遷就和討好建立起來的關係一旦面臨衝突,或是討好的戛然而止,就會不堪一擊。一種普遍的現象是,正常情況下如果某個朋友拒絕了我們的請求,我們一般不會生氣;但如果一個從不說「不」的「老好人」拒絕了我們,我們反而會不爽。畢竟,討好者周圍的人早已將他們的友好當作理所應當了。

並且,當人們真的想尋求建議或意見時,他們通常是不會找那些討好者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深知對方無法給出客觀的評價,說出真實的想法。

許多討好者能感受得到討好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覺得討好他人很累,但他們卻很難對別人說「不」,這又是為什麼呢?

對不習慣拒絕的討好者們來說,有一些方法可以讓他們練習和學會拒絕(Braiker, 2011)。

a. 學習拒絕的小技巧

拖延時間,不要立刻答覆。你需要為自己準備幾句拖延時間的措辭,不要上來就立刻說「是」,比如:「我現在不能確定我行不行,晚點再給你答覆好嗎?」這樣一個簡單的行為能幫助打破無法拒絕的惡性循環,也能為你爭取思考和作出正確選擇的時間。

反覆地說拒絕。如果對方死纏爛打,讓你一定要立刻給個答覆。在這種壓力下,你需要做的是盡量準確地複述你所感受到的對方的情緒(「我知道你現在很著急」),不吝嗇地表達同情(「我非常理解你的處境」),讓對方明白你聽清了Ta的訴求。接著,你要做的是重複你準備好的拖延時間的措辭——「但我現在真不確定,晚點我一定給你答覆」。使用這個技巧的關鍵點在於,你要避免對對方施壓的實際內容作出回應。否則,對話的發展會容易脫離你的掌控。

利用「折中方案」練習說「不」。為自己爭取到時間後,你可以思考三種回復方式:答應、拒絕、折中方案。有些事你很想答應,但是你發現自己實在做不到,這時你可以給一個替代方案,比如,朋友要外出旅行,想讓你幫Ta照顧一個星期的寵物,那麼你的折中方案可以是:「我可以幫你照顧它,但我只能看周末兩天」。

「三明治技巧」幫你學會拒絕。如果你覺得直接說「不」很不禮貌或者擔心傷害感情,你可以試試看把拒絕加在兩句話恭維話中間。比如,「我打電話是想跟你說之前你找我幫忙的事情,謝謝你能想到我。但很抱歉,這次我是去不了了。下次有機會我們再一起吧,祝你進展順利」。這樣的措辭能夠為你對請求或邀約的拒絕起到緩衝的作用。

適當地「貶低」自己。可以指出自己理解對方的需求,但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勝,比如,「你需要一個會XX的人幫你做這件事,但我並不會這個技能,我想我沒辦法給你提供幫助」,甚至「我擔心自己做不好,反而搞砸你的工作」。但不要把自己貶低得太過分了。

2. 討好者們,在說「不」後,少給解釋

討好者們為了減輕自己說「不」的愧疚感,會喜歡在拒絕後解釋一大堆,詳細地訴說自己為什麼說不。但討好者需要學會少給解釋,或者只是給出簡單、簡短的解釋。因為,如果給了太具體的細節,對方可能會利用你的解釋追著你繼續要求。比如,如果你說「我今晚得見家人」,對方可能會說「那你明天行不行」。

如果實在心中過意不去,想要給出解釋,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

  • 讓對方明白這不是只針對對方一人,而是和你當前情況/原則有關。比如,當朋友問你借錢時,可以解釋說:「我不給朋友借錢的,哪個朋友來問我我都不會借錢」。

  • 告訴對方,決定權不在你手上,不是你一個人作出的決定,所以對方向你提要求是沒用的。比如,「我答應過我伴侶我不再10點以後在外面喝酒的」

3. 不停地練習

只是學習理論技巧是沒用的,拒絕還需要不斷地練習。討好者們可以從日常的、小的「不」開始練習,選擇覺得安全的對象。比如,拒絕好友的聚餐要求。在這個過程中,討好者可以調整自己,找到一種他們舒服的說「不」的方式。

此外,每次說了「不」後都給自己正向鼓勵,不論是內心的積極自我對話、誇自己「做得好」,或是給自己物質獎勵。有一種如何調節內疚感的方式是,在內疚時做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比如回答他人的問路,或者捐一小筆錢,告訴自己「拒絕他人不代表我就是個糟糕的人」。

最後,討好者們需要檢查和重建自己的支持系統。多和那些你無需討好也能給你關懷和支持的人在一起。如果好朋友連一點拒絕都無法承受,這恐怕並不是討好者們自己的問題,而是朋友們需要解決「為什麼不能接受被拒絕」。

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能讓習慣討好的你學會如何拒絕。要明白的是,中止討好的循環不是要讓你達到另一個極端——對所有要求都說「不」。而是讓你能夠在面對他人的請求時更加謹慎地思考,將自己也放入考慮範圍內,從而作出更理智的選擇。

 


來源:KnowYourself

原標題:無法說不,是一種情感不成熟的表現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愛因斯坦是種族主義者?旅行日記中稱中國人「骯髒遲鈍」
【研究】看臉知貧富的「相面術」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