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種病讓人變成「大胃王」

5種病讓人變成「大胃王」

有些疾病會讓人胃口大開,不光吃不胖,還有可能變瘦。它們往往還伴隨一些特殊癥狀,一旦發現應及早重視。

糖尿病

有些人原本食量正常,到了35~40歲左右,突然變得食慾旺盛,容易飢餓,但體重卻隨著進食的增多而減輕了,總是大量喝水,頻繁上廁所,這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建議:

如果出現喝水多、吃飯多、小便多,但體重減輕等癥狀,應及時到內分泌科就診。預防糖尿病,最重要的是別讓自己體重超標。

體質指數(BMI)最好控制在18.5~24,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

甲亢

忽然出現食慾旺盛,且總感到疲勞、乏力、怕熱、易出汗,且容易情緒激動,往往不是「胃口好」,而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在作祟。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讓身體消耗過量,從而總是處於「飢餓」狀態,導致胃口大增。

建議:

出現上述癥狀,要及時到內分泌科就診。另外,建議甲亢患者少吃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

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主要是胃酸侵襲十二指腸球部黏膜所致。患者多在空腹時疼痛,進餐後緩解,因此食量常會增加。

建議:

這類人應及時遵醫囑治療,在平時適當多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豆漿、雞蛋、瘦肉、豆製品、新鮮蔬果等,幫助修復受損組織和促進潰瘍癒合。

神經性多食症

有一部分人,本身並沒有什麼器質性病變,但就是經常會「餓得慌」,怎麼吃也總感覺吃不飽。有時沒及時吃上東西就會「昏倒」,這類問題多屬於神經性多食。

建議:

神經性多食症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除了到消化科就診,也可向心理醫生求助。

皮質醇增多症

皮質醇分泌過多,會引起代謝紊亂,出現肥胖、痤瘡等癥狀。這類人胃口很好,但「好胃口」是超過身體所需的,因此導致肥胖,且這脂肪集中在胸腹部,胳膊和腿比較瘦,也叫中心型肥胖。

建議:

除了及時治療,該病患者飲食宜清淡,多做太極拳、步行、游泳等不太劇烈的有氧運動,保持作息規律。

另外,有的人還可能是「看起來」吃不胖,其實脂肪長在內臟上了,這種隱藏的肥胖容易帶來多種慢性病。

一般來說,當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就要警惕內臟脂肪超標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榆次區人民醫院 的精彩文章:

經常胸悶,儘早防治冠心病

TAG:榆次區人民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