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求你了,救救魅族

求你了,救救魅族

來源 | 互聯網的那點事(ID:alibuy)

最近,這位曾幾度出山,喊著要打造「夢想機」的佛系魅族創始人,又發話了,有網友在魅族論壇詢問魅族總裁白永祥是否還在職,黃章突然蹦出來回復說:

「我覺得魅友沒必要關心魅族的人事問題,這麼多年我沒管公司就是個錯誤。我回歸也是對前幾年公司策略和人事的否定。回歸後預計明年才能徹底把公司運行到想要的軌道上去。」

是個人都能看出,黃章對於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認為自己具有將魅族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然而事實上,在談到黃章的時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偏執」和「自負」。

這樣的印象到底正確與否不說,但可以明確的是,這位高中輟學、廚師出身的大佬絕對是科技界的一朵奇葩。

一方面在現實中低調的令人難以置信,從未出席過發布會,從未接受過媒體公開採訪,另一方面,儘管早已實現財富自由,他最大的愛好還是泡在魅族論壇里,和網友吹水。吹水的內容無非是大談佛教理論,闡述自己的學佛心得,要麼就是和網友談產品,甚至會直接和不聽話的用戶撕逼。

「又不是不能用。」這句話曾經被網友用來調侃華為P10和羅永浩,但事實上這句話其實出自魅族黃章,類似的還有「不喜歡就滾」,同樣也是來自黃章。

「黃章的出山永遠都在進行時。」有網友評論道。事實上,早在2014年,黃章就宣稱重新出任CEO,而之後又隱退。去年年初黃章也宣布回歸,還說要打造「夢想機」。

魅族曾經在2015年創造了魅族有史以來的輝煌——賣出了2000萬台手機,同比增長350%,儘管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虧損,但所有人都見識到了一個進取而強力的魅族。印象最深的是彼時的MX5,用1799的價格一舉打破小米1999的價格壁壘,當時無論小米華為出什麼機型,底下總是有很多狂熱的魅族粉絲在刷「1799」。

然而故事進行到了2016年,魅族卻似乎變得有點迷茫

一方面是Pro系列搶了MX系列的風頭,當產品為了向線下渠道傾斜變得高毛利,就不能再討好注重「性價比」的線上用戶,pro系列把價格拉高了存在感卻變的更低。

另一方面,魅藍把產品線拉的非常長非常混亂,一年瘋狂開了12場發布會,發了14款新機,後來年底時,李楠在知乎也回應承認「魅族手機全線混亂是戰略失誤,將在2017年更加聚焦。」

到了2017年初,魅族創始人黃章高調宣布「出山」,並稱要打造夢想機,所有的魅友都開始無比期待,而2017年發布會的魅族pro7直接打消了魅友的希望。

如果要去形容魅族pro7,小互個人的觀點就是「震驚」——這個震驚不是蘋果發布iphone4時對智能手機的樣子下了定義,不是小米發布mix時指明了智能手機未來的方向,不是華為發布p20pro時三攝像頭4000萬像素對手機拍照規則的改寫,不是三星的全視曲面屏+虹膜識別帶來的科技震撼。

而是你徹底無法想像的震驚——在小米和榮耀將搭載了驍龍和麒麟的旗艦晶元賣到2000元檔的同時,居然有人能夠將搭載聯發科晶元的手機,賣到4000塊的高價,這幾乎超乎了常人的認知,這款手機可以說毫無性價比可言,甚至比曾經的藍綠大廠還過猶不及。

不過,這台手機的確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就是手機的背部出現了一個畫屏,被slogan稱為「雙屏如小窗,觀景佳歷歷」

這樣中年風的廣告詞,似乎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更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是背面這個小屏幕的用處,在2017年全面屏爆發的年代,魅族沒有跟進全面屏,卻做了一個背面的小屏幕——是的,這個小屏幕可以看時間、天氣、日程、甚至可以自拍,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功能明明在主屏幕上實現的更好啊,加個副屏難道不是畫蛇添足?

「你看,我只需要拿起手機,然後翻轉屏幕就能查看時間了,是不是很方便很創新?」

「直接拿起手機就能查看豈不是更方便......」

「閉嘴,吵到我用TNT了!」

這樣的創新的意義在哪?這明顯就是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不同而不同。在已經渾然一體的後蓋強行塞一個AMOLED屏幕,除了讓人覺得這個後蓋是一個冰箱之外沒有多少意義。

與產品失敗對應的,還有魅族pro7在營銷和定位上的失敗,發布會前楊拓曾力排眾議,固執的將價格定位2880~4080人民幣,這是因為魅族將這款手機定位為「處長」手機。

(圖為楊拓)

魅族想把pro7賣給「高端人士」,所以大部分的廣告,都圍繞著「處長」的生活軌跡在鋪設,包括「處長」可能出現的機場入口,「處長」可能閱讀的《人民日報》、《鳳凰新聞》、《澎湃新聞》,甚至派遣了專人去地級市研究「處長的生活」

楊拓(上圖)曾經在內部會議中說過,處長們不玩遊戲,不是性能控,不會像年輕屌絲去跑分。這話說的有點道理,這也是8848這種手機為什麼能賣的好的原因,事實上魅族也是這麼做的,在4000元的價位用上了其他廠商根本看不起的聯發科晶元,但問題是——你確定你能賣給處長?

事實上,最後的銷量完全證明了這一點。有消息人士曾經對鳳凰科技透露,魅族pro7背面的屏幕下了300萬的訂單,分為3批交付,但是在僅交付了第一批100萬片的訂單後,魅族就選擇了違約,提出取消剩下的畫屏訂單。

這說明魅族上市後的表現遠低於預期,即使是這一百萬片畫屏也給魅族帶來了巨大的庫存壓力,而發布之後,這款手機的價格不斷跳水,從當初的2880一路猛降到現在的1299(到現在還沒賣完啊),簡直就是慘淡。

除了魅族pro7的全線失敗外,黃章潛心打磨一年,後來推出的「夢想機」魅族15,也不盡如人意。

在全面屏爆發的如今,這款手機的外觀,似乎顯得有些落伍,居然仍然是寬額頭寬下巴的16:9屏幕——雖然外觀仍有可取之處,例如比較窄的側邊框,以及背蓋的工藝。

總的來說,在2499這個激烈競爭的價位上,魅族15顯得並沒有什麼競爭力,畢竟這個價位上,小米已經有了驍龍835,榮耀已經有了搭載了黑科技GPU turbo的雞血版的麒麟970,而魅族15仍然在使用中端晶元驍龍660。

「這款手機算不得什麼旗艦,更算不得什麼「夢想機」,主要是太貴了,放在2000元以內似乎是一個還湊合的選擇。」一位數碼愛好者評論道。

網友經常調侃「魅藍真旗艦」,事實上,這句話某種程度上是對的,與魅族相比,魅藍的產品顯得非常亮眼。不僅在「青年良品」的定位非常成功,魅藍在產品上也極具競爭力,例如去年發布的極具性價比的魅藍note6,把雙攝的價格砍到了1299,在科技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而魅族似乎在拖魅藍的後腿,例如前段時間魅藍發布了魅藍E3,這本該是一台極具競爭力的爆款手機,但根據pingwest的報道,楊拓為了消化庫存,強制要求經銷商按1:1的比例提貨魅族pro7和魅藍E3,這大大的影響了魅藍E3的銷售。

「魅族6月13號已經啟動了大規模年中裁員,魅族簽約員工裁員1500人,第三方魅族服務人員全部裁完。」有消息人士爆料稱。

這已經是魅族今年第二次裁員了,而不管是產品上的砍單、價格跳水、滯銷,還是公司上的裁員、內訌,無疑不代表著魅族這個企業,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黃章高調回歸的這一年半內,魅族也並沒有如期帶來多少起色。有網友認為,這樣的魅族正在失掉自己曾經親手打下的江山。

魅族到底能否在黃章手上實現逆襲?就讓時間來證明一切,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曾經的那些狂熱魅粉,現在應該已經冷靜下來,開始重新審視這個自己曾深愛的公司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的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TAG:互聯網的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