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一群「朝不保夕」的人成了中國歷史數千年的思想擔當?

為何一群「朝不保夕」的人成了中國歷史數千年的思想擔當?

原標題:為何一群「朝不保夕」的人成了中國歷史數千年的思想擔當?



【活動信息】

嘉賓:干春松


時間:2018 年 6 月 23 日 周六 19:00-21:00


地點:單向空間·花家地店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望京中環南路 1 號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 D 座 2 層


主辦:新亞文化 單向空間 喜馬拉雅 FM


參與方式:活動免費 預先報名


(限 50 人憑二維碼入場謝絕空降)


【活動介紹】


由新亞文化出品的《中國通史大師課》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干春松老師的課程板塊「百家爭鳴——思想的黃金時代」剛完成更新。在這個章節中,干春松老師帶我們走回被孔子稱為「禮崩樂壞」的時代中,去對被很多人視為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們,再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理解。


這場由單向空間和新亞文化聯合舉辦的歷史沙龍,將延續這一主題,解讀為何在混亂大作戰中一群「朝不保夕」的人,卻成為中國歷史數千年的思想擔當,給後世之人提供了堅實的「巨人肩膀」,讓那個時代成為「思想的黃金時代」。


諸子百家的時代,中國不是一顆孤星。中國、印度、希臘、羅馬,在相同的時代里,都實現了文化的跳躍,人類精神全面自覺……


諸子百家的總結,儒家、道家、陰陽家的速寫,孔子、孟子、莊子的素描,被後世描繪萬千,而簡單的學派歸納略顯粗暴……

諸子百家的學問,當做「雞湯」便是自小格局,之所以偉大,是關涉這個社會秩序中最艱澀、最複雜的情形,是面對著最叵測的人心和最兩難的決定。中國思想家在幾千年前要面對的問題,到了今天依然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可是,難,才值得學;複雜,才有趣。


歡迎你來到現場,或者線上,開啟諸子百家之大門,與思想競逐,與歷史隨行。


【嘉賓介紹】


▍干春松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副院長。中華孔子學會常務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泰山學者」。長期從事儒家思想與典籍、近現代思想與人物、中國政治哲學研究,開創的「制度儒學」廣受矚目。最近,入選「博古睿學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單向街書店 的精彩文章:

生而為人很抱歉的太宰治,寫到魯迅竟然會臉紅

TAG:單向街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