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電影創造力能否「借船出海」?如何才能自救

中國電影創造力能否「借船出海」?如何才能自救

阿里影業

CEO樊路遠介紹,互聯網雖然已深度介入中國電影,但互聯網並不是工具,而是思想,阿里影業在這兩三年內一直在培養年輕導演。樊路遠認為,像《紅海行動》《芳華》《前任攻略3》這樣的電影就是頭部內容,而大多數電影公司要靠這些頭部內容才能真正盈利,「作為平台,我們要服務好各家電影公司,而且要通過我們的平台,把年輕導演、年輕編劇,最主要的是把中國製片人體制培養起來,只有在商業上可持續發展,這個行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互聯網帶來了什麼新玩法?

不管是各位電影大佬口中的「頭部內容」,還是風靡多年的IP概念,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如何吸引到觀眾,從而轉化為優質用戶。從這一方面來講,國產電影不如看看目前火爆的網綜節目,互聯網公司是如何將一檔檔網綜轉化為頭部內容的。

6月16日,「網綜的產業化升級」主題論壇在上海舉行。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年裡共出現了159個網綜。在快速增長的背後,優酷發現了用戶行為的深刻變化,即用戶的內容消費在逐漸圈層化細分,每個群體對內容的消費越來越不一樣,他們希望觀看自己最喜歡的內容類型,而不僅是一個大眾化的內容。

阿里文娛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兼CTO庄卓然介紹,隨著網綜產業擴大和技術發展,網綜的商業模式正在發生聯動,從單向轉到生態。尤其對於頭部超級綜藝而言,不僅僅只是製作、播出、商業廣告這樣的單體規劃,而且開始思考藝人經紀、商業模式、用戶運營、IP產業化等方面的嘗試和布局。

在藝人經紀方面,《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熱門網綜讓「素人出道」成為可能,通過劇情化、真人秀化和陪伴式的養成感,為藝人孵化和偶像打造提供新思路。

從「隔壁」網綜的成功經驗來看,吸引觀眾,以及儘可能地拓寬產品邊界,從而在用戶心中樹立品牌觀念,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中國電影迫切需要創造性

作為今年上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姜文認為評選影片的標準就是有原創性,「如果沒有原創性,那就要把非原創性做得更好」。

今年上影節安排了不少姜文的作品進行展映,其中《陽光燦爛的日子》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不過姜文認為他現在拍的作品比過去更好,「因為我也在長大,可能現在根本沒有興趣拍《陽光燦爛的日子》,50多歲的人裝成二十、三十多歲,我覺得不好意思,或者我就沒那感覺了。我得拍我現在能拍的東西,我覺得這樣才有價值。比如說我看黑澤明的電影或者庫布里克的電影,有意思的就是你能看見他們年輕的時候是這麼拍的,成長之後是這麼拍的,能看見一個人的生命的歷程,這個有價值」。

中國電影的現狀大家都看在眼裡,道理大家也都懂,但能夠協力將電影產業拉入更正規、健康發展嗎?誰也不敢妄言,只能腳踏實地地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商家蹭世界盃熱點 全國夜宵訂單數同比增長近3倍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將於6月19日至22日舉行

TAG:大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