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政策「東風吹」,創新「戰鼓擂」!

政策「東風吹」,創新「戰鼓擂」!

新能源汽車一直是我國致力於發展的環保型項目,從初期的大力補貼,到現在取消150公里以下車型補貼的新政策,新能源汽車已經邁向了技術全面升級的階段。

從本月12號開始,純電動車補貼將受「純電動續航行駛里程」、「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百公里耗電量」三項指標約束。

根據行業部的數據顯示,截止3月底,多達102家公司生產355種不同類型的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這種看似蓬勃發展的市場,卻隱藏著一份盲目跟風的跡象,為了補貼而造車成了一種業內「潛規則」,導致在核心技術層面突破緩慢,在應用市場方面更是扎堆聚集。

根據工業部公布的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在2018年前五個月售出32.8萬台,同比增長141.6%,到去年年底NEV(新能源汽車)的總擁有量達到180萬,佔全球總數的一半以上。

這種快速的發展,也引發了行業內對於產能過剩的擔憂,目前工業部已經取消了近2000輛電動汽車的設計稅收減免,以試圖精簡該行業並遏制非理性投資。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於差異化的追求也越發明顯,汽車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代步工具,而是融入了社交和生活之中,電動新能源汽車與其說是一種新能源的研發,不如說是對一種新型生活的嚮往,產品的最終作用就是為消費者提供理想的生活方式,以及嶄新的生活觀念。

政策補貼的改進,就是在另一個層面刺激生產者去琢磨消費衝突,讓設計在解決同類產品的競爭衝突、常用市場聚焦衝突之外,還要以消費者為中心,考慮消費者真正所需要的,以及還未想到的便捷。

目前廣東省發布了《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其中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就針對性的在解決消費者所面臨的問題,這也是對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支持和鼓勵。

其中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細節意見為,加快建設高速公路充電網路,加強城市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充電設施互聯互通,規劃布局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政策配套。

從廣東省電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足以管中窺豹的看到整個國內市場蓬勃的生機,外部設施配套的支持,促動了消費市場的擴大,補貼政策的優化,又促動了產品設計的升級,新能源汽車的火熱勢頭短期內恐怕還會再度攀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動汽車報 的精彩文章:

TAG:電動汽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