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手術台上為病人保駕護航的不止主刀醫生,還有默默付出的他們……

在手術台上為病人保駕護航的不止主刀醫生,還有默默付出的他們……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手術醫生管病,麻醉醫生管命」,有很多的病人做完手術醒來之後都會長舒一口氣然後感嘆:醫生真厲害,手術做的又快又好,我一點感覺也沒有。這時候,主治醫生總是微微一笑,謙虛的回應著。但是你所沒看見的,是在手術台邊默默奉獻的「綠衣人」——麻醉醫生。

麻醉,不僅僅是打一針的事。作為一名麻醉醫生,劉俊福醫生也經歷過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手術。談起這份工作,他很認真的告訴我們:「麻醉醫生負責的可不只有麻醉這一個項目,還要時刻觀察和記錄病人的生命體征的變化,術中同時監護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尿量,體溫,細說包括各個器官的灌注,都是需要去監護的,除此,遇到突發情況時還要能從容應對。」

麻醉的準備過程一般都是15分鐘,整個麻醉的過程主要是取決於手術時間,手術做的越久,麻醉的時間就要更久。所以在做全身麻醉前,醫生都要及時了解病人的情況,和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將手術麻醉的好處和風險告知患者家屬;手術後,還要去病房走訪,看看患者的康復情況。

目前附院的麻醉科也積極響應著「無痛醫院」的政策,大力實施術後鎮痛的工作,可以很大程度減少患者術後疼痛,改善患者的術後生活質量。劉醫生告訴我們:「關於全身麻醉的復甦效果主要是靠手術中對麻醉的深度掌握,而患者的恢復則來自手術後藥物的代謝和一些麻醉藥拮抗劑的使用。」

那麼有些患者就會有疑問了「如果突然在手術中醒來怎麼辦?」術中突然醒來是一種麻醉併發症,稱之為「術中知曉」,劉醫生說:「突然清醒的例子在手術當中幾乎不存在,因為只有在手術準備結束的時候才會減少用藥,從而縮短麻醉復甦的時間。現在的麻醉藥物越來越好,這種情況已經極少有了」。

談起對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的看法,劉醫生表示要對有勇氣加入麻醉醫師的年輕人說幾句:「目前全國的麻醉師都十分缺乏,行業需求量會非常大,希望以後更多的醫學生能從事這個行業,當你做完每個疑難患者的麻醉,讓他們度過圍術期都會有成就感,學習方面要十分刻苦,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加醫學基礎,都要考試,絕對不能少學任何一樣。」

談起對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的看法,劉醫生表示要對有勇氣加入麻醉醫師的年輕人說幾句:「目前全國的麻醉師都十分缺乏,行業需求量會非常大,希望以後更多的醫學生能從事這個行業,當你做完每個疑難患者的麻醉,讓他們度過圍術期都會有成就感,學習方面要十分刻苦,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加醫學基礎,都要考試,絕對不能少學任何一樣。」

多數麻醉醫生的經驗都是非常豐富的,除了基礎的醫學解剖知識,還要掌握與麻醉相關的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以及影像、檢驗以及急救等知識。壓力大、責任大、工作強度大是他們的真實工作寫照,經常一個早上連續幾台手術,忙到很晚才能下班。

不僅如此,即使是平常的一些微創手術、小型手術,對他們而言也是需要盡心儘力地工作,以保證患者安全。不在手術後忘記他們的汗水,尊重、體諒他們的辛苦之處,配合他們的工作,便是對麻醉醫生們最好的感謝。

看完文章後你是否對附院的麻醉醫師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噢!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家健康,服務於以百色為中心輻射桂滇黔三省的廣大老百姓,是您的掌上醫生。這裡有您最想知道的醫療常識、養生知識,還有感人的醫護故事等。關注我,關注健康。

圖 /劉俊福醫生、王勇醫生

編輯 / 黃必鵬

服務桂滇黔老百姓

提供權威的醫學常識

右醫附院的新媒體平台

大醫廣場微信團隊傾力打造

附院家健康

右醫附院官方微信

醫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平台

國家民委右醫醫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成員

指導老師:陸增輝、張明

總策劃:王雅霓

總編●執行主席:樊義華

技術總監:余玉棟、蒙胤寬

主編:黃忠凱

常務副主編:韋雅靜

副主編:朱柳鳳

采編部部長:盧艷菊

編輯:韋勝軍、覃柳春、唐雅軒、

黃意雁、黃麗堂、曹子源、龍金豆、藍彬、

覃小燕、韋召翔、黃必鵬、楊雯婷、韋沛熏、黃旭光

麻醉醫生們點個zan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附院家健康 的精彩文章:

走到這一步,他付出了很多

TAG:附院家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