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聯故事百家姓——陳姓

對聯故事百家姓——陳姓

姓氏來源:

一個是舜帝的後裔,以國為姓,出自姚姓或者媯姓。

第二是齊國的王子珍的後代,曾經改過田姓,後來改成陳。第三陳國公侯的後裔

第四,少數民族的姓。比如孝文帝改革時很多改姓陳。明滅元後,蒙古族投降的貴族有很多朱元璋賜姓陳。

義門精神

對聯故事百家姓——陳姓

唐代中期,陳伯瑄,他和他的朋友結伴遊覽廬山,美麗的風光吸引了他,就帶領他的子孫遷到了江州德安縣太平鄉長樂里永清村。就成為江州陳氏,這一支在中國創造了歷史。「義門獨著,百犬同牢」說的就是這一支。根據文獻記載,義門陳氏,從唐朝的時候父子幾人,到了宋朝,已經有了470多人,不久就達到了3700多人,這一支從來沒有分過家,3700多人一起生活,吃飯一起吃,耕作一起做。良好的家規門風,使得他們更容易度過戰亂。義門陳氏經歷了19代,歷時300多年,宋仁宗曾經讚歎「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居四百年天下無雙」,由於人口暴漲,義門陳氏不得不分家。這次分家號稱史上最牛分家,分家的決策者是宋仁宗,執行者是包公和文彥博。因為包公公平。這一次分家把陳家分了291份。分到16個省,125個縣分出來291個村莊。分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各家都在門口掛著一個燈籠,寫著義門。

在中國近代大名鼎鼎的共產黨人陳獨秀,陳賡,陳毅,陳雲,國民黨人,陳立夫,陳果夫,陳誠都是義門陳氏。

陳姓目前人口5800萬,排名全國第五位。台灣第一大姓

歷史名人

陳是大姓,名人當然數不勝數,這裡簡單的說幾個

第一次農民起義領導人,陳勝,《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醉眼丹青陳洪綬

對聯故事百家姓——陳姓

宗祠對聯

投釘因好客;

懸榻待良賢。

——上聯典自西漢·陳遵好客,常將客人車軸上的銷釘投入井中,使客不得急返。下聯典自東漢·陳蕃,不善客,惟徐穉至,特設一榻,穉去則將榻懸起。

矜射嚴慈杖下;

嫁姑懿範堂前。

——全聯典出宋·陳堯咨以善射自矜,其母怒以杖擊咨,後堯咨政績顯著。陳安節之妻王氏以厚貲嫁小姑,鄉人稱為「陳堂前」。

元帥江南挑重任;

華僑集美獻丹心。

——上聯典指陳毅。下聯典指陳嘉庚。

承穎水,還太丘,三君翊漢光兩地;

辟漳州,建南寺,二傑依唐壯千秋。

——上聯典出東漢·陳寔,與其子陳紀、陳諶並著高名,時號「三君」。下聯典指唐陳政及其子陳元光和「太傅派」陳姓南院始祖陳邕。

義門傳家,和聚三千口,世間第一;

文風遺範,同居五百年,天下無雙。

——全聯典出宋·江州德安為義門始祖旺公天相事迹。他以孝悌治家,聚眾三千餘人,居同五百多載,歷十九世。創建養育了中國歷史上無以倫比的大家庭。有賜詩曰:「金鑾宴罷月如銀,環佩鏘鏘出鳳閣。且問江南誰第一?咸言惟有義門陳。」。

對聯故事百家姓——陳姓

附:

風雷驅大地;

浩氣貫長虹。

——陳毅元帥聯句。

虛其心,實其腹;

驥之子,鳳之雛。

——陳姓名人陳方伯贈侄聯。

注述六家胸有甲;

立功萬里膽包身。

——前清舉人韓國鈞贈陳毅聯。

坐丹山或松或柏,萬葉千枝不外本根所出;

觀劍水是涇是渭,上流下遞總由原緒而分。

——佚名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樟湖坂陳氏宗祠聯。

聞喜太丘沾雨露;

閩漳南院薦秋霜。

——佚名撰台北市陳氏大宗祠德星堂丹墀第一聯。

其事業,由六經得來,詩書禮樂,易象春秋,將相勛名歸道德;

大學問,從五倫做起,孝弟節廉,仁義忠信,聖賢訓誥炳日星。

——佚名撰台北市陳氏大宗祠德星堂神龕第二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