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習丨向毛澤東學講黨課

學習丨向毛澤東學講黨課

原標題:學習丨向毛澤東學講黨課



毛澤東給陝北公學學員講課

領導幹部講黨課,宣講馬克思主義、介紹國內外形勢和時事政治、解讀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一直是我們黨的一項光榮傳統和政治優勢。特別是中央領導人在講黨課中高屋建瓴、說理透徹,並密切聯繫中國革命鬥爭實際進行權威的講解,效果更好。在這方面,毛澤東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身體力行,親自講黨課,作出了表率。


「不能照書本去講,那樣講,聽的人要打瞌睡」


毛澤東曾深有體會地回憶他在「抗大」講黨課時的情形:「不能照書本去講,那樣講,聽的人要打瞌睡。自己做準備,結合實際講,總結革命經驗,聽的人就有勁頭了。」脫離實際的講課不僅使學生缺乏興趣,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背離了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


毛澤東在「抗大」講課和作報告時,通常只帶一個簡明扼要的提綱,把提綱上的問題講完後,還允許學員寫條子提問題,並隨即予以解答,因而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毛澤東後來回憶說:「我過去在抗大講課的時候,就是把講稿發給學員,我只講30分鐘,讓學員自己去研究,然後提出問題,教員解答。」毛澤東在講黨課時反對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認為「在教學方法中,應堅決採取啟發的、研究的、實驗的方式發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毛澤東的指導和影響下,「抗大」講課不是注入式、講演式,也不是簡單的問答式,其基本方式是啟發式。啟發式教學法的具體做法是從近到遠,從局部到整體,把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啟發誘導學員從問題的各個側面了解問題的全面,從事物的發展過程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從事物的現象中認識事物的本質。

「教員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講課」


毛澤東在講黨課時善於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語言內容和表達方式,有的放矢、因人施言、對症下藥,激起了教育對象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他強調:「到什麼山唱什麼歌」「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毛澤東指出:「在教學方法上,教員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講課。……教員也要跟學生學,不能光教學生……就是教員先向學生學七分,了解學生的歷史、個性和需要,然後再拿三分去教學生。」「教員不根據學生要求學什麼東西,全憑自己教,這個方法是不行的。」


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毛澤東就多次強調和要求紅軍宣傳員找群眾談話時,首先要放下官架子,要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話。碰到僱農要講僱農話、碰到中農要講中農話、碰到商人要講商人話、碰到工人要講工人話,不能講一大篇。針對中國農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文盲和半文盲占絕大多數的實際,在湖南農民運動時期,毛澤東要求「夜校講課一定要通俗易懂」「如講打倒帝國主義就說『打倒洋財東』,這樣農民一聽就懂」。在給工人夜校上課時,一次毛澤東先在黑板上寫下「工人」兩個大字,然後對工人們說:好些工友埋怨自己命苦,說工人沒出息,其實,說起來工人的力量最大。他然後提高聲音說,大家不是說天最大嗎?什麼是「天」?他指著黑板上寫好的「工人」兩個大字說:「大家看,『工』『人』兩個字連起來就是『天』。」他邊說邊在黑板上把「工」和「人」兩個字上下連起寫出一個「天」字,又指著「天」字啟發工人們說,大家都說工人沒出息的,我看工人是大有出息,關鍵是要團結起來,團結起來力量大如天。譬如一顆小石子,用腳一踢就踢走了,要是把許多小石子粘成一塊大石頭,那就搬也搬不動了。這些針對工農特點的極其鮮明而樸實的語言,很容易為工人、農民所接受。


十分注意語言藝術,生動活潑、幽默風趣


毛澤東講黨課時不僅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形式多樣,且富於變化,而且十分注意語言藝術,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深受學員們的歡迎。著名語言學家邢福義曾說過:「在語言運用上,毛澤東既是高超的理論家,更是卓越的實踐者。」

1942年2月1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作《整頓黨的作風》的講話,在談到黨內存在的「學風」「黨風」「文風」有些不正時,說:「這些作風不正,並不像冬天刮的北風那樣,滿天都是。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現在已不是占統治地位的作風了,這不過是一股逆風,一股歪風,是從防空洞里跑出來的。但是我們黨內還有這樣的一種風,是不好的。我們要把產生這種歪風的洞塞死。我們全黨都要來做這個塞洞工作,我們黨校也要做這個工作」,從而形象地說明了「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必要性。為了克服黨內存在的嚴重教條主義,幫助揭示其錯誤的性質及原因,毛澤東在講黨課時形象地說:「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際,怎樣互相聯繫呢?拿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對準靶。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係,就是箭和靶的關係。有些同志卻在那裡『無的放矢』,亂放一通,這樣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壞。有些同志則僅僅把箭拿在手裡搓來搓去,連聲贊曰:『好箭!好箭!』卻老是不願意放出去。這樣的人就是古董鑒賞家,幾乎和革命不發生關係。」這形象地說明了書本知識與實際的關係,使人們認識到教條主義的危害。


(來源:本報,摘編自《世紀風采》2018年第5期 吳繼金/文)


責編:羅玉萍


微信號

kmswdx195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昆明市委黨校學習微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昆明市委黨校學習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