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8版中國腸癌肝轉移指南和國際版專家共識聯袂發布!

2018版中國腸癌肝轉移指南和國際版專家共識聯袂發布!

2018版中國腸癌肝轉移指南和國際版專家共識聯袂發布!

2018年第十四屆上海國際大腸癌高峰論壇舉行,發布2018版《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斷和綜合治療指南》和首部國際版結直腸癌肝轉移專家共識。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近年來,結直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中城市已躍居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其中,結直腸癌肝轉移是結直腸癌診治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約50%的患者在診斷和治療中出現肝轉移,是結直腸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2018年6月15-17日舉行的第十四屆上海國際大腸癌高峰論壇上,發布了2018版《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斷和綜合治療指南》,進一步規範我國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手術及綜合治療。大會同期召開了首部國際版結直腸癌肝轉移專家共識定稿會,以期給每一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制定更加規範化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改善生活質量。

2018版中國腸癌肝轉移指南和國際版專家共識聯袂發布!

新版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治指南發布

轉移性腸癌患者如果無法手術該怎麼辦?這是困擾國內外專家的難點問題之一。以往這樣的患者只能選擇全身化療或者放棄治療。此次新版國內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治指南(後簡稱「指南」)的發布給了患者新希望。

一個病例

黃先生59歲,2015年9月被診斷為結直腸癌肝轉移,但由於肝轉移病灶累及兩側肝臟,病灶較大無法切除,中山醫院結直腸癌多學科團隊(MDT)為黃先生制定了先期手術切除結腸病灶,再通過轉化治療(全身化療+靶向治療)縮小肝內病灶,轉化治療3個月後肝內病灶明顯縮小,黃先生成功接受了兩側肝臟病灶的切除手術。術後接受輔助化療,預防肝轉移複發。

患者術後良好直到術後兩年,腫瘤又找上了門,2017年底,黃先生的肝臟出現了新發轉移灶,這次腫瘤的位置較高、較深,如果再次手術會切除較多肝實質,使本來就所剩不多的肝臟損失更多功能,面臨肝衰竭風險。

這次MDT專家決定不採用手術治療,而是選擇局部治療工具-射頻消融,僅需局部麻醉,在介入超聲引導下,即可安全進行。射頻治療後,黃先生恢復良好,術後繼續輔助化療,就這樣病人雖未接受手術,卻可以再次處於無腫瘤疾病生存狀態,至今腸道和肝臟均無複發。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結直腸MDT團隊至今已為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完成了3400人次的診治,使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幅改善。

為了提高我國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和綜合治療水平,受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項目資助,2008年起中山醫院結直腸團隊在國內牽頭撰寫了《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斷和綜合治療指南》,以指導我國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和治療,近10年更新四次,期間提出了多項治療新模式和新方法,成為行業標杆。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秦新裕教授介紹,在指南的四次修訂過程中,中山的專家先後提出:

  • 擴大肝切除適應症,提高了肝轉移手術切除率(從19.2%提高到35.1%);

  • 推廣MDT模型,已完成96期全國培訓班,受培訓醫師超過2500名;

  • 提出轉化治療策略,更多患者接受了肝轉移的切除手術;

  • 對於無法手術的患者,倡導局部綜合治療(射頻消融、立體定向放療等),讓患者達到無腫瘤疾病狀態。

最終使無腫瘤疾病狀態的肝轉移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50%,提高所有肝轉移患者的5年總體生存率(從19%提高到31%),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肯定。

此外,中山醫院是國內最早開展機器人結直腸癌微創手術的單位之一,至今已完成1500餘例機器人結直腸癌根治手術,居全國首位。在此基礎上並不斷創新術式,包括機器人輔助直腸癌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經自然腔道取出標本並吻合(Nose手術)等,國際上首創機器人輔助多臟器同期切除術。

2015年牽頭制定了國內首部機器人共識和衛生部操作指南,為國內同行開展機器人結直腸癌手術提供了操作規範和可參照的標準流程,推動我國機器人手術的快速、安全應用。

制訂國際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共識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結直腸癌領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及號召力,本次會議同時舉行了國際首部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治指南定稿會。會議邀請了歐洲腫瘤外科協會主席Graeme Poston教授、前任歐洲臨床腫瘤學會主席David Kerr教授、英國亞歷山大女王醫院結直腸外科Amjad Parvaiz教授、比利時魯汶大學醫院消化科Sabine Tejpar教授等多位國際頂級專家,共同商討並制定該國際版指南。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介紹道,本指南以國內版本為基礎,由中山醫院結直腸癌中心牽頭,在歐、美、日、韓等國際頂尖的結直腸腫瘤領域專家共同參與討論下,結合國外醫療領域的具體國情進行制定。

該國際版指南的推出,很大程度上擴大了我國在國際結直腸癌領域的影響力,使我國在結直腸癌肝轉移領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同時也是造福國際廣大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的好事。

開創腸癌患者全程管理新模式

患者在整個疾病過程中處於較為中心的地位,因此患者自身的行為及心理狀態能夠極大程度影響疾病的進程。

因此,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結直腸癌團隊在國內率先實行患者全程管理新模式,重視對患者的規範化診療基礎上,倡導實踐從診療、康復、飲食到長期隨訪的病患全程管理,全方位注重圍手術期的精細管理和術後康復隨訪工作

中山醫院普外科副主任、結直腸外科主任許劍民教授介紹,該院結直腸癌中心建立了3500例患者組織標本庫和10000多例患者的電子化病例管理庫,包含詳細的隨訪信息,最長隨訪時間超過16年。

結直腸癌患者心靈創傷包括恐懼、疑慮、抑鬱、焦慮等,這些心理問題會使患者喪失生存的勇氣,影響治療的效果。因此我院結直腸癌中心建立了「結直腸癌康復俱樂部病患」交流微信群、常態化造口護理病患交流會,並定期在「中山健康促進大講堂」開展科普講座,逐步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專業的為癌症患者康復服務的模式。

通過合作共建,資源優勢互補,採取多種方式幫助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指導患者進行心理、醫療、藥物、飲食等全方面科學的康復治療,積極探索癌症康復道路,努力打造群體抗癌的環境,幫助患者真正實現「身心同治」。

在以往經驗上,該團隊在國內外結直腸專業大會上首次開設患者教育專場,以腸癌患者及家屬為受眾,邀請相關科室專家進行大眾化的科普講座。在結直腸癌預防、護理、飲食、治療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科普宣傳,以提高病患及家屬自身在疾病整個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期望以患者教育專場為契機,提高患者及家屬在疾病過程中的參與度,結合科普宣傳和患者俱樂部、交流群等,一整套完善的結直腸癌醫、護、患全程管理體系已經形成。

2018版中國腸癌肝轉移指南和國際版專家共識聯袂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大咖開講丨國外專家聯手北大博士解讀兒童發育障礙
高級職稱考試複習難?官方推薦的考試輔導教材來了!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