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牛金服活期產品違規 或影響其P2P平台備案

小牛金服活期產品違規 或影響其P2P平台備案

由網貸平台衍生出來的金服集團,在運作合規性方面一直備受市場關注。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小牛金服目前仍有定向委託的活期產品,平台提到該產品由當地政府批複的具有金融超市資質的西安民間金融街普惠金融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金融超市」)提供。除了活期產品外,小牛金服上還有黃金、基金、網貸板塊,目前黃金板塊業務已下線。在分析人士看來,「隨心牛」產品違背了「29號文」的具體要求,應當以擁有牌照的機構主體去從事相關的業務。這種不合規業務恐影響小牛金服其餘板塊業務,比如影響網貸平台備案。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小牛在線App上,分為四大業務,分別是網貸、智盈、黃金、基金。據小牛在線相關負責人回應,該App的實際運營主體為深圳市小牛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牛金服」),App名字與網貸平台名字一致。

小牛金服的活期產品則引起了北京商報記者的注意。智盈產品「隨心牛」屬於活期產品,1元起投,歷史年化收益率7%。小牛在線App顯示,該產品由西安金融超市提供,且為定向委託投資關係的投資人及受託人提供信息居間服務,產品投資組成多為企業債權、上市公司應收賬款、貨幣基金、銀行存款以及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西安金融超市此前也屬於小牛系旗下公司。此前,小牛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小牛金服全資母公司)是西安金融超市的唯一控股股東,並且在2018年3月27日,對西安金融超市的出資由100萬元增至1億元。但在2018年3月29日之後,股東就變更為西安民間金融街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在小牛金服提供的《定向委託投資管理協議》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該產品的受託人為深圳市明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小牛金服是深圳市明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認繳金額為5000萬元。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隨心牛」產品違背了「29號文」的具體要求,應當以擁有牌照的機構主體去從事相關的業務。4月3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29號文」明確指出,未經許可,依託互聯網以發行銷售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定向委託計劃」、「定向融資計劃」、「理財計劃」、「資產管理計劃」、「收益權轉讓」)等方式公開募集資金的行為,應當明確為非法金融活動。

上述資深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西安金融超市屬於民間借貸登記,與P2P網路借貸中的信息中介完全不是一回事,「29號文」明確指出資管產品應當由金融機構發布,而西安金融超市不屬於金融機構,即使是引流方式也不合規。

針對上述質疑,小牛在線相關負責人在回復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提綱時表示,「隨心牛」產品由西安金融超市作為資產管理方進行管理,與小牛在線無關聯關係。小牛金服作為服務平台,撮合投資人購買西安金融超市運營管理的「隨心牛」產品。鑒於目前監管政策,小牛金服已協調西安金融超市及合作方積極展開部署,調動資源,推動「隨心牛」產品的整改。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活期產品外,小牛在線App還有黃金、基金、網貸三大業務。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小牛在線App實際運營主體是小牛金服,但App名字與網貸平台名字一致,容易讓人混淆,更讓市場質疑小牛在線網貸平台存在引流黃金、基金等業務的爭議行為。有分析人士直言,這是網貸平台衍生金服集團面臨的麻煩事,因為前期沒布局好。小牛在線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主要因為後期蘋果收緊政策的原因,無法更改App名稱了」。

不過,目前平台的黃金產品均無標的可投。小牛在線客服表示,目前黃金類產品已經下線。在分析人士看來,黃金產品下線與央行此前下發的互聯網黃金新規有關。5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發布《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賬戶服務。

此外,該平台基金類產品仍然在售。據了解,小牛金服的基金服務是由深圳小牛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提供,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基金信息披露,深圳市小牛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於2015年獲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曾用名為深圳市小牛投資諮詢有限公司)。

針對合規問題,小牛在線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稱,基金板塊獨立於小牛在線網貸業務,僅開通引流功能,不對基金產品做任何運營管理。小牛在線的信息流與資金流都通過持牌機構完成,小牛金服平台不涉及任何交易,目前來看,並不屬於「29號文」中所提到的「包括『引流』等方式變相提供代銷服務」的相關規定。


小牛在線的網貸業務也是小牛金服的一個重要板塊。公開資料顯示,小牛在線於2013年6月正式上線運營,由深圳市小牛在線互聯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平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小牛在線平台累計成交額超過1034億元,累計註冊用戶逾580萬人。

對於小牛在線而言,還需邁過銀行存管這一道坎。早在2017年4月6日,小牛在線就宣布與華興銀行正式簽署資金存管協議,之後一直在升級調試系統,直到2017年12月底最後一次升級失敗,雙方系統仍無法兼容,解除協議。隨後又在2018年2月6日,宣布已完成與上饒銀行資金銀行存管的技術對接,正式上線銀行存管試運營。

但3個月後,小牛在線又發布公告稱,為了避免政策變動給平台用戶帶來的操作不便,小牛在線決定更換存管銀行,並已與富邦華一銀行簽訂了存管協議。

一位不願具名的互金資深分析人士認為,平台頻繁更換存管銀行折射出兩種原因,一是存管銀行體驗太差影響業務開展或者是網貸機構和銀行磨合不成功導致合作破裂,二是銀行對開展存管合作的機構進行排查,將高風險的機構合作終止。

對於多次更換銀行存管,小牛在線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稱,「針對深圳地區網貸平台『存管屬地化』要求,歷經了兩次變化。但是基於全盤考量,以及排除後續政策變化對投資人的影響,我們通過多次評估後最終決定更換屬地化銀行。富邦華一銀行不僅符合屬地化政策,同時也正在積极參与存管銀行白名單測評」。

小牛在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網貸備案工作一切正常。銀行存管方面,已完成簽約,雙方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系統開發對接中,力求儘早上線;網貸產品方面,已整改為委託投標工具。其餘板塊業務也在按照監管要求積極整改中。

不過,上述資深分析人士表示,集團如果有不合規業務,可能也將影響網貸主體備案。「有些平台利用備案延期得到喘息,不積極整改反而利用這段時間打擦邊球,靠灰色業務賺取利潤。此外,歷史累積的違規資產沒有消化,反而不斷增加不合規業務,違反監管違規業務『雙降』的要求。更為重要的是,社會輿論口碑比較差也會影響監管態度,未來即使整改合規了,也未必能獲得備案。」

來自:北京商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2P觀察 的精彩文章:

P2P平台「國資系」標籤多存水分 銀豆網殼公司借款引爭議

TAG:P2P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