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費驅動發展時代,個人線上信貸業務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消費驅動發展時代,個人線上信貸業務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多家國內外權威機構預計,今年底中國人均GDP將正式邁進一萬美元大關,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進行轉變,個人消費代替出口和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在新的發展階段中國消費信貸市場正展現出驚人的潛力,對推動消費需求增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以及服務經濟可持續發展都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而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進步,社會徵信體系的逐步完善,各金融機構均紛紛布局個人線上信貸業務,「線上」有望成為消費信貸重要的增長極。

個人線上信貸業務發展現狀及趨勢

線上信貸業務,主要是指交易主體藉助互聯網媒介,在線上完成信息發布、信息獲取、資料填寫、申請提交、自動審核、賬戶綁定、資金劃轉、合同簽訂等全部或者部分業務環節,最終實現資金的融通,該模式區別於傳統信貸模式的特點是減少了對物理網點和線下人工的依賴,提高了資金融通的效率,降低了資金融通的成本。

信貸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個人消費信貸需求強勁,傳統金融機構消費信貸當年增加 3.89萬億元,為歷史最高增量,2017年末餘額達9.80萬億元。互聯網平台消費信貸規模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末餘額為 3500億元。從目前的規模來看,消費信貸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到2019年末,我國消費信貸餘額將達14.67萬億元。

在消費升級、政策支持和金融科技發展的共同推動下,個人消費信貸需求強勁,傳統金融機構信貸規模逐年增幅加大。同時,互聯網平台雖然發展時間較短,但規模快速大幅增長。截至2017年12月底,網路借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達到了1931家,隨著網路借貸行業監管制度體系確立,網貸平台逐漸往合規化發展,相比2016年底減少了517家,全年正常運營平台數量一直單邊下行。

一系列監管政策相繼出台,監管趨嚴

2017年十九大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體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角,回歸本質、服務實體經濟成為信貸業務發展的主旋律。

2017年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之前市場上快速發展的現金貸業務進行了規範,內容包括了資格監管、業務監管和借款人適當性監管。《通知》將無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無客戶群體限定、無抵押等特徵的貸款業務定義為現金貸業務。

《通知》對小貸公司融資比例的限制,會變相利好銀行。互聯網金融公司自身業務規模受限,一方面更多市場空間會讓渡給銀行,另一方面銀行在雙方談判中的地位也有所加強。

銀監會也相繼印發了一系列監管政策,如《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等,我國銀行業監管逐漸呈現高壓態勢,特別是進入2018年後,嚴管態勢有增無減,大額罰單接踵而至。

根據對銀監會及各省級銀監局行政處罰情況的統計和研究,可以明顯發現銀行監管向著力度大、範圍廣的嚴管趨勢發展。對於銀行來說,更好地理解監管政策,把握監管層的管理思路,進而規範自身經營行為,顯得尤為重要。

個人信貸業務的線上化遷移

隨著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成熟和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企業利用其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不斷推出信貸創新產品和工具,正在逐漸改變客戶的金融消費習慣,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客戶群體將目光從傳統金融業務轉向互聯網金融領域。

運用大數據及互聯網技術,通過建立多維數據模型為客戶在線發放小額貸款的產品,客戶可在線申請,實現全線上自動處理,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客戶體驗,較好地滿足客戶高頻、小額的資金需求。

商業銀行個人線上信貸業務建設情況

隨著2013年以來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給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了較大的衝擊。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競爭,商業銀行開始調整發展戰略和服務理念,創新產品以及改變服務方式,不斷推出符合互聯網金融特點的個人信貸產品。

商業銀行個人線上信貸業務開展方式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商業銀行均對線上信貸業務有所關注,部分活躍的商業銀行已經通過試點或者曲線的形式介入個人線上信貸業務,按照行業的實踐方式來看,大致可以將相關的業務開展的方式劃分為以下四類:

·自建平台模式

商業銀行自建網貸平台,最為典型的例子有:包商銀行的「小馬Bank」、招商銀行的「小企業e家」、民生銀行「民生易貸」以及中信銀行「信e付」等。這類平台模式的特點是,充分利用其自身優勢整合內外部的多種互聯網資源,以構建綜合性的開放式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以無擔保模式為主。這種模式建立周期相對較長,但對業務的開展擁有完全的掌控權。

·入股P2P平台

通過關聯公司投資入股,可以快速實現商業銀行對互聯網金融的介入。這類平台模式最典型的是平安集團於2012年打造的「陸金所」,通過連接借貸主體雙方的借融資需求,搭建了服務於個人、機構以及合格投資者的專業化、可信賴的資產交易服務平台。

·與P2P平台合作模式

商業銀行通過與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合作,也可以實現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快速介入。是否能最大化利用銀行的客戶資源優勢,需要結合合作的深度與合作的模式。這種模式比較利於P2P平台,對銀行的益處比較有限。

·商業銀行所在集團設立獨立的互聯網金融平台

由銀行所在集團設立獨立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集團層面實現對於互聯網金融的介入,這種模式最典型的公司代表是「開鑫貸」,該平台由國家開發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國開金融和國企共同發起設立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商業銀行則成了「開鑫貸」業務中的資金結算銀行。

商業銀行個人線上信貸產品建設

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正加速與互聯網融合,緊貼互聯網創新,加緊互聯網金融戰略布局。

商業銀行的個人線上信貸業務主要以信用卡以及個人消費貸款為主,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自助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提升客戶對商業銀行互聯網產品的認可度。

國有銀行建設情況

國有銀行依靠其強大的業務基礎和資金規模優勢,爭相推出了線上貸款新產品,其在個人線上信貸業務的起步較早,產品和風控體系相對搭建較完善。

如建設銀行在2017年初推出的「快貸」,針對信用良好的建行個人客戶,在建行辦理業務(如存錢,購買理財、國債、基金等,貸款,代發工資等)的客戶全流程線上自助貸款,細分產品如下:快e貸(全流程線上自助操作的小額信用貸款)、融e貸(線上審批、線下籤約的信用貸款)、質押貸(全流程線上自助質押貸款)、車e貸(全流程線上自助純信用方式汽車貸款)以及沃e貸(特定客戶全流程線上自助操作的小額信用貸款)。

工商銀行推出的融e借(線上個人自助質押貸款)以及個人質押貸款(中國工商銀行向客戶發放的以合法有效的質押品為擔保的人民幣貸款)。

股份制銀行建設情況

各家股份制銀行也相繼推出所有個人客戶都可以申請的互聯網貸款產品, 如廣發銀行在2015年推出業內首個可受理所有個人客戶信貸申請的互聯網貸款產品——「E秒貸」,是全國率先面向全社會開放、實現免申請資料、在線即時申請、審批的銀行在線個人信貸產品,客戶通過廣發行官網填寫簡單信息,最快3秒即可知道貸款預批額度。廣發銀行充分運用大數據,搭建了業內領先的風控模型,建立了包含數百個參數的多維度信用分析模型,不再完全依賴傳統的企業報表等數據,更符合個人客戶的需求特點,即使是全新客戶也可精準、高效地完成信用評估。

招商銀行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風控應用,針對在招行辦理存款、理財、收付易、代發工資等零售業務達到一定期限且個人資信良好,貸款沒有逾期的客戶提供1000元-50萬元的「閃電貸」,用戶可通過手機APP完成全流程貸款手續。

光大銀行也正在全力打通線上信貸全流程,首個上線的光大融e貸線上質押貸款,全流程線上完成。

中信銀行於2016年年底成立了網路銀行部,並提出「再造一個網上中信銀行」的目標。

城商行和農商行建設情況

近兩年,尤其是2017年底關於現金貸的相關監管政策出台後,對小貸公司融資比例的限制,利好銀行發展自身的信貸業務。城商行和農商行逐漸開始規劃發展個人線上信貸業務。如青島農商銀行在今年4月推出「市民信用貸」線上貸款產品,面向22歲到60歲的青島市民發放,客戶只要在青島市累計繳納公積金超過12個月且最近6個月連續繳納,即可在線申請最長1年期貸款,最高額度為30萬元。

存在問題及對策

目前,銀行個人線上信貸業務開展程度較為初級,仍存在較多問題:

一是組織架構和機構人員配置跟不上線上信貸業務發展的步伐。線上信貸業務的開展,對於銀行金融科技應用能力和風險管理的要求日益增強,原來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架構已不再能滿足銀行線上信貸業務的開展,銀行亟需構建符合線上信貸業務開展的業務團隊。

二是信貸產品設計與業務體驗較差。商業銀行在設計個人線上信貸產品時,對客戶消費行為和市場需求等調研的廣度和深度有所欠缺,並且在設計時更多考慮的是銀行自身利益和風險管控,因此在產品流程和客戶體驗方面的重視度不夠,產品與客戶真實需求之間的契合度也亟待提高。

三是傳統的系統不再滿足線上信貸業務的開展。隨著線上信貸業務的開展,銀行對於系統的業務處理效率、決策質量以及個性化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網貸平台已不再能滿足銀行信貸業務(尤其是線上信貸業務)的開展,因此,銀行迫切需要建立一個符合銀行新產品業務流程的網貸平台。

四是傳統貸前調查、貸中審批和貸後管理的理念較落後。商業銀行應該利用大數據和移動互聯技術,結合傳統個人信貸制度,再造個人信貸業務新流程,通過建立客戶篩選模型,簡化客戶准入標準和優化業務操作流程,提高業務操作的高效、便捷。

綜上所述,個人線上信貸業務是仍將是各大銀行的主推業務,商業銀行應充分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不斷深化個人信貸業務經營模式、服務模式、業務流程和產品制度的變革,積極研究、探索符合本行實際情況的個人信貸業務互聯網發展模式。

同盾科技深耕金融行業多年, 一直致力於利用科技能力為銀行賦能,個人信貸業務一直都是融合最緊密的場景之一。同盾圍繞反欺詐、信貸、智能運營、智能營銷四大應用平台,形成貸前貸中貸後體系化和全周期化的風控管理生態。同時,同盾為銀行客戶提供了端到雲一體化解決方案,針對不同業務特性提供雲風控、本地化部署以及雲端結合的組合式解決方案。

個人信貸業務的快速發展,也在倒逼銀行深刻認識到與金融科技企業進行優勢互補,推進技術、資本、數據、市場等資源的整合,構建以客戶為中心重構商業合作模式,將是未來發展模式的趨勢,而以同盾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了解更多同盾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風控聯盟 的精彩文章:

汽車金融迎來「黃金期」 智能風控為行業保駕護航

TAG:智能風控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