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懷疑將軍不忠,將軍大怒:你想誅殺功臣?皇帝忙說:您消消氣

皇帝懷疑將軍不忠,將軍大怒:你想誅殺功臣?皇帝忙說:您消消氣

那一刻,尉遲恭非常憤怒。他無論如何也沒料到,李世民居然懷疑他的忠心。

尉遲恭雖不是李氏舊部,但自從劉武周倒台後,就跟著李世民南征百戰,出生入死。如果沒有尉遲恭,李世民早在玄武門之變被李元吉所殺;如果沒有尉遲恭,李世民即使不被李元吉所殺,也未必能取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

玄武門之變前,李建成三番兩次賄賂尉遲恭,那時候尉遲恭作為李世民的親信,只要他的意志力稍稍薄弱,就可能導致李世民粉身碎骨。正因為尉遲恭對李世民的忠心無機可乘,李世民才得以擊敗李建成,奪得帝位。

如果尉遲恭對李世民不忠,早在李世民和李建成奪位時,就應該投靠李建成。李建成畢竟是太子,實事求是地說,在當時的形勢下,投靠李建成顯然勝算更大,李世民一直處於很被動的局面。不過,正因為李世民擁有尉遲恭這樣的悍將,才得以絕地逆襲。

尉遲恭是個至情至性之人,李世民稱帝後,曾決定把女兒嫁給他。尉遲恭斷然拒絕道:「我的妻子雖然出身不高貴,也已年老色衰,但她和我同甘共苦這麼多年,我不能夠拋棄她。」寧願不與皇室結親,也不願拋棄結髮妻子,尉遲恭並非妻管嚴,這樣做說明他確實是個極重感情之人。

重情重義的尉遲恭,又怎麼可能對他的明主李世民不忠?

其實,李世民也不是完全懷疑尉遲恭不忠,但朝廷上下頗有尉遲恭謀反的謠言,三人成虎,李世民難免心存芥蒂。有次,他終於忍不住問尉遲恭:「別人都說你想謀反,這是為什麼呢?」

李世民能將話挑明,說明他對尉遲恭還頗為信任。但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尉遲恭大怒道:「臣跟隨陛下南征百戰,身上不知留下多少戰傷,難道陛下剛平定天下,就想著誅殺功臣嗎(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

說罷,尉遲恭脫下上衣,上身溝壑縱橫,一道道傷疤赫然映入李世民眼帘。李世民非常後悔,不禁淚流滿面,忙說:「您消消氣!我能把這話說給您聽,說明我沒有懷疑您,您就別再生氣了(朕不疑卿,故語卿,何更恨邪)!」

從此,李世民對尉遲恭更加信任,君臣和好如初,傳為佳話。

李世民晚年縱然犯有過失,但從他對待功臣的態度上看,他確實不愧為千古明君。一個人由著性子做一件好事不足為奇,但如果能約束自身,剋制劣根性,成就一樁偉事,這就非常了不起。

若說心狠手辣,李世民不輸於朱元璋,殺兄屠弟,逼父退位,誅殺侄兒,強娶嫂子,哪件不可被口誅筆伐?但當他下定決心做明君後,便痛改前非,嚴於律己,從善如流,愛護百姓,善待功臣(侯君集自己作死),開創貞觀之治,不愧為千古之明君,帝王之楷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知惟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問隱士:做皇帝快樂,還是做隱士快樂?隱士的回答太機智
古代一高僧,100歲時入石洞修行,40年後圓寂,曾「救活」一皇帝

TAG:周知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