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動物為什麼會有自殘的行為?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令人費解的信息

動物為什麼會有自殘的行為?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令人費解的信息

自古至今,珍惜生命愛護身體都是被人們廣為接受的理念。如古代著作《孝經·開宗明義》中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現在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永遠的財富」都表達了人們珍惜身體的觀念。

但是,仍有部分人因為壓力、情緒、挫折等原因而做出損害自己身體的事情,以得到發泄。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個人對自身肢體上的傷害,其最為極端的自殘表現就是自殺。

一般一個人出現自殘行為,其精神方面也會出現一些疾病癥狀,科學家們一直想要弄清楚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但是其神經環路機制錯綜複雜,科學家們一直未能如願。

不過,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劉北明和畢國強與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研究員徐林等人聯合建立的一種新型的自殘動物模型,或能更進一步的剖析調節自殘行為的神經機制。

研究人員利用自殘動物模型,發現受試者——老鼠的自殘行為和它的血清皮質酮濃度相關。若增強皮質酮信號,老鼠自殘行為加劇,反之,若皮質酮信號減弱,老鼠自殘行為也將有所緩解。隨後,研究人員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和相關研究信息,繪製了首張自殘相關腦區圖譜。

上述研究以探明動物情緒調節自殘行為的神經機制,推及人類調節自殘行為的神經機制,為人類自殘行為的前期預防和後期治療奠定了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人類能否在太空繁衍?NASA計劃將男性精子冷凍後送上太空做實驗
古墓里的雞蛋,為什麼考古學家「打死」都不敢碰?說出都怕你不信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