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月關:我與網路文學20年

月關:我與網路文學20年

文/月關

本文約3000字預計6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作為「土生土長」的一種文學形式,網路文學已走過20年歷程,從曾經的小眾、邊緣文學,逐漸成長為主流影視業「大IP」的源頭。網文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專業化、精細化的過程。作為「中國網路歷史小說第一人」,知名網文作家月關早在2007年以前就涉足網文創作,10多年來,其多部作品獲得多項網文大獎,並多次榮登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本報特邀月關執筆,分享他與網文的不解之緣,以期呈現一個網文作家眼中的網文20年。

知名網文作家月關

網文是伴隨互聯網出現的,正如印刷術、白話文的出現必然催生新的文體一樣,主流文學形式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先秦有詩經,漢有賦,唐有詩,宋有詞,元有雜劇,明清有小說,其內容和形式始終在不斷演繹變化之中。

在我看來,網文從無到有,大致經歷了「萌芽—自由生長—野蠻生長—漸趨正規」四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網文從小眾的邊緣文學逐漸成長為被大眾認可、乃至在世界範圍流傳的文學樣式。在此期間,網文的發展具有三大必然性:一是任何一種文學形式的產生必然要經歷質疑、不理解、排擠、了解、接納、歡迎的過程;二是文學是生活的再現與升華,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變遷,文學形式必然發生變化,這是客觀規律;三是科技的進步也必然對文學形式的變化產生影響,不合時宜的必然退出歷史舞台。網文的發展,正是把閱讀的篩選權和決定權直接交給讀者的結果。

從萌芽到自由生長,搭上網路發展的快車

當互聯網剛剛「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候,網文還只是一個高素質的文學愛好者自娛自樂的「菜園子」。此時可以稱之為網文發展的第一階段——萌芽階段(1998-2003年)。

在那個用54K數據機上網的年代,只有一小部分喜歡文學的人,願意在BBS上暢所欲言。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則熱衷快速抓取文字下載,然後以離線的方式進行閱讀。當時,互聯網的即時性、互動性、廣泛參與性還沒有體現出來。人們在網上的創作更多的是自娛自樂,既沒有廣泛的影響,也罕有連載作品出現。

但那時候網路的優越性已開始體現,有志於創作的人都可以創作,不受限於出版成本,不受限於編輯個人的水平與喜惡,直接將選擇權交給讀者,這是網路文學的原生態模式,不存在被編輯斃稿的可能。是騾子是馬,直接拉到讀者面前遛遛就是了。

隨著網路的普及,ADSL等技術的應用,文學網站和長篇連載小說開始出現,但靠網文創作吃飯的人仍是鳳毛麟角,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多以兼職為主。直到起點中文網出現,收費閱讀模式成為可能,越來越多的作者能夠長期、穩定地進行網文創作,至此,網路文學從萌芽階段邁進自由生長階段(2003-2014年)。

於我自身而言,在網路興起時,我對網路小說是不屑一顧的。我早期主要看紙質小說以及《芒種》《十月》等傳統刊物。隨著網路的普及,我當時所工作的銀行內部網站也有了網路論壇,有人轉載網路小說,我一看就入迷了,繼而萌生了創作衝動。然後將自己的作品發表在網上,結果一炮而紅。但當時沒想過能產生多少收益,也完全沒想過以此為業,就是講古、說書的心態,有人聽、有人看,心中就歡喜得很。

後來,網上湧現出了大批膾灸人口的好作品,最初閱讀網文的人逐漸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網文也為踏入主流文學陣營持續積蓄能量。在這一階段,大家踏入這一行當的初衷仍是源於熱愛。

2014年IP熱興起,許多大熱的電視劇都改編自網文,影視、遊戲等行業開始積極關注網文,並進行頻繁合作。文化管理部門也排除偏見和阻力,以更開放的心態接納網文,它的自由生長獲得了巨大成功。與同行相比,我入行比較晚,但終究趕上了網文的黃金髮展期,我的多部作品被改編成了影視劇。這一切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和開放的文化環境,這是我始終感恩時代的原因。

野蠻生長,「我的U型創作之路」

網文的吸金效應讓更多的人開始投入這一行業,但其特殊性決定了它創作的台階設在門檻裡邊,就是「門好進,登高難」。雖然這種入門的便利曾經對網文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入行者只是把它當成了一種職業,喪失了熱愛文學的初衷。這導致網文跟風現象嚴重,創新性受到影響,這是網文的野蠻生長階段(2014-2017年)。

但幸運的是,這一階段極其短暫,主要得益於以下原因:一是國家文化管理部門的管理和凈網行動強有力的展開;二是文聯、作協以及評論家們開始注意到網文這一新興文化,並開始對其進行研討、分析、評論和正向引導;三是影視、出版行業在購買IP時,開始注重前期的調查和評估,這就促使作者必須要寫出具備正能量和文學價值的作品;四是一些優秀作家獲得社會認可,物質收入得到了滿足,從而開始追求精神價值,本能地承擔了更多的文化責任,也帶動了更多人創作雅俗共賞的文學作品。

縱觀我個人的創作歷程,在起點中文網的10年,是我確定寫作風格的階段。這10年中,只有我的歷史作品能夠代表歷史類與仙俠、玄幻等其他類題材一較長短,並奪得月票榜冠軍、年度榜冠軍。但我並不是一直創作歷史類作品,也不是一直保持這樣的好成績。

只有歷史作品能夠代表歷史類與仙俠類、玄幻等其他題材一較長短

在這期間,我還嘗試過東方玄幻、西方玄幻、仙俠等類型的創作,雖說成績不錯,但比起最受歡迎的歷史類作品就相形見絀了。我的讀者曾提出,「金庸成就那麼大,其實一輩子只寫武俠小說;瓊瑤一輩子也就只寫言情,沒有人擅長全類型的創作,你為什麼不堅持你所擅長的?」我覺得他說得很對,我經歷過創作低谷,走了一個U形,最終還是回到自己擅長的創作風格上來。

月關也嘗試過其他題材,但是最終回到了自己的創作風格上

我的書不是一兩個關鍵詞就可以涵蓋的某種類型,它包含的元素較多,這樣才能將歷史類的讀者儘可能吸引過來。當然,這也增大了創作難度。故事元素多,就要注意主次、取捨。一旦能做到完美融合,就更容易成功。

月關的書不能用一兩個關鍵詞概括,包含的元素較多

我個人認為,好的網文作品首先要具備故事性。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少不了鮮明的人物、生動的情節、優美的文筆。在此基礎上,還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學性,能讓人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人性自古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就使以古鑒今成為可能。在作品中表現、分析具有共通性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人們對當下事件的思考,就會使一部歷史作品具備現實基礎。實際上,如果玄幻、仙俠等非現實題材類的作品也注重人物刻畫、情節描寫,而不僅僅是打怪升級,同樣也能具備現實意義。

月關認為,「好的網文作品首先要具備故事性。」

漸成正規,在潛移默化中轉變角色

目前,我認為網文還沒有完全步入正規階段,尚處於漸成正規階段(2017年至今)。但可喜的是,網文已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野蠻生長、胡亂推銷、盲目購買的階段,市場趨於理性,作者也提高了自我規範,網文開始步入健康、長遠的發展道路。

可以說,外部需求對網文創作有著直接的影響。文學形式的變化,不應由一些文學編輯或文學評論家來決定,而是應由讀者(觀眾)以及文創類公司來決定。而文創類公司看重的依舊是讀者(觀眾)的喜好,這是回歸本源的一種行為。正如毛澤東主席曾言,「我們作家要創作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

而在媒介持續更迭、讀者口味不斷變化的當下,我們網文作家也需要「轉型」。一些離開網文陣地的作家,幾年後再回來都有跟不上時代的感覺。有鑒於此,我們每一個網路作家都需時時修鍊內功。比如保持閱讀出色年輕作家的作品的習慣;不管工作多麼繁忙,都要盡量保持作品的連載更新,因為只要更新一章,幾分鐘後就能在書評區看到讀者的反饋,這能讓我們更加了解讀者的喜惡和感受。網文作家的轉型,不是突然、突兀的,而是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

網路創作是一種對體力、精力消耗巨大的工作,隨著年齡增長,勢必不能始終堅持以網路連載為屬性的長篇創作。於是我開始逐漸涉及編劇工作,希望在寫不動網文的那一天,也不會徹底擱筆,能在其他文體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我擅長創造人物、書寫情節,這些要素恰是一個編劇所需要的,加上初中時期閱讀了大量的劇本,這些積累,使得我完全可以在小說創作和劇本創作中靈活變換。

本文來自出版商務周報,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夫妻倆拍證件照走紅網路 一年拍照賺130萬
讀秒烏龍!伊朗1:0摩洛哥 與西班牙、葡萄牙同組 保留出線希望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