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年前屈原學術研究「否定之否定」的來龍去脈

30年前屈原學術研究「否定之否定」的來龍去脈

岳陽日報·雲夢星空

感受岳陽文化力量

關注

圖為1985年湖南楚史研究會第二次學術討論會在岳陽召開。後第五排左五為何光岳 第三排右二為作者劉衍清,第二排右一為張中一 右二為陳海源。

30年前屈原學術研究"否定之否定"的來龍去脈

一一兼憶與日本漢學家稻田耕一郎的一次交往

作者 | 劉衍清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文史學術界針對日本漢學的"屈原否定論"展開了一場"否定之否定"的學術辨論。我作為屈學研究的門外漢,陰差陽錯地認識了一位引發「屈原否定論"爭論旳「始作俑」者一一日本早稻田大學中文系教授丶漢學家稻田耕一郎,從而粗略地了解到有關"屈原否定論」的來龍去脈,至今清晰在目。

那是1984年11月中旬的一天,我受時任湖南省社科院歷史考古所所長的何光岳委託,為一位來岳陽考察的日本漢學家作陪。這位日本學者名稻田耕一郎,年僅三十齣頭,舉止儒雅,漢語流利。轉了幾個岳陽的文化點後,我特意介紹了岳陽地方上幾位刻苦自學的文化人,其中市刻字社的機修工陳海源痴迷金石篆刻。我剛好以"有志何愁起步遲"為題在《湖南日報》作了報道。稻田耕先生很感興趣,馬上隨我步行到岳陽城南油榨嶺拜訪。在臥室書房廚房加起來只有15平方的陳寓,幾番交談後,陳海源當場操刀,為稻田先生冶印,並在邊款刻有"乙丑秋印贈稻田耕一郎與光岳兄同游灉湖風景刻石以記」的字樣,稻田耕先生也當即用毛筆在海源的宣紙冊頁上題寫了屈原巜楚辭.離騷》中的語句:「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圖為稻田耕(右一)為陳海源(左一)題寫《楚辭》章句

看到稻田耕先生如此熟諳屈原楚辭,我馬上想到日本學術界新出現的"屈原否定論",於是冒昧地向稻田先生詢問他對"否定論"的看法,沒想到稻田耕先生就是開啟「否定論「的"始作俑"者。然而,稻田耕先生不但不忌諱,反而爽快地介紹了"屈原否定論`的緣起。他說,"屈原否定論"始於中國本土,早在上世紀之初,四川籍學者廖季平就疑《楚辭》非屈原本人所作,但人微言輕,沒有太多影響。二十世紀初,大學者胡適在「寧可疑而錯,不可信而錯"的治學思想指導下,認為歷史上的屈原與現實的屈原有異。其弟子何天行及衛聚賢、丁建豪等以"屈原"一名從未見於先秦典籍,而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篡義過多等,否定屈原的存在,甚至認為《楚辭》作者系秦始皇身邊的博士或西漢淮南王劉安。由於胡適的影響力大,使懷疑屈原及《楚辭》作者歸屬的觀點大有市場。乃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名盛一時的復旦大學學者朱東潤雖未否定屈原的存在,但仍沿襲胡、何一說,認為《楚辭》非屈作品。但很快因受到以郭沫若為首的學者批駁而消聲匿跡。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水一方的日本學界卻悄然興起「屈原否定論",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岡村繁、鈴木修次、白川靜丶石川三佐丶三澤玲爾丶家井真丶谷口滿等。他們中或認為楚辭非屈原所作,或認為屈原不存在。但這些學者自成一家之言,未形成屈原楚辭研究的主流。事情的變化始於1977年12月早稻田大學編印的《中國文學研究》第三期刋載了稻田耕一郎的《屈原否定論之系譜》,該文祥實論述並評解了廖季平丶胡適丶何天行丶朱東潤等中國學者有關屈原的觀點看法,並首次使用"否定論"來概括他們的觀點和學說。這篇論文只是直觀地歸納"屈原否定論"的成因,而非稻田耕一郎本人的觀點,但這篇論文於1983年被《重慶師範學院》翻譯並重刋後,連同一併刋出的三澤玲爾的《屈原問題考辯》,在中國學界引起廣泛爭議。1983年8月,遼寧師範大學在大連舉辦了"屈原學術研討會",群儒口誅筆伐,批駁胡適等"屈原否定論"的"舊說":和日本學者三澤玲爾等"屈原否定論"的「新說"。1984年以後,國內外屈原楚辭研究領域展開了一場針對"屈原否定論"的辯論,業內稱為「否定之否定"的論爭。

圖中印章為陳海源和稻田耕鐫刻的印章

在那次回答我的詢問時,稻田耕先生坦誠相告,疑古風尚,唐宋已有。民國初期屈學中懷疑論與晚清學人「疑古"更甚的習氣有關,如清季曾國藩曾言;「余讀《九章.惜往日》,亦疑其贗作,何以辯之",民初沿襲晚清,標新立異更有過之。因此,稻田耕先生在他的《屈原否定論之系譜》中說:「否定論是從疑古派的這種思想和方法中引導出來的,這種否定論見解又太極端,可以說走到了楚辭學的邊緣地帶"。正因為持有這種認識,稻田耕先生才來到屈原生活過並誕生過不少燦爛篇章的湖湘溯源尋蹤,也有了我與稻田耕先生的這次交集。

此後,我再末與稻田耕先生謀面,但從1984年以來,中國楚辭學界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界都關注"屈原否定論"的辯論,對於屈原是否確有其人、又是否為《楚辭》作者的辯論關乎泱泱五千年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傳承問題,因此參與屈原及《楚辭》研究的各種座談會此起彼伏。1985年11月,我就有幸以楚史愛好者身份參加了在岳陽舉辦的湖南省楚史研究會學術討論會。岳陽籍歷史學家何光岳更是一馬當先,先後出版了《楚源流史》丶《荊楚的來源及其遷徙》丶《南蠻源流史》、《楚滅國考》等與屈原屬國楚有關的史學著作。而作為何光岳的日本朋友,稻田耕一郎也本著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心愿和務實求真的治學態度,撰寫了《日本楚辭研究前史述評》、《「宋玉集"鉤沉》等屈學著作。他還為汩羅屈子祠老館長丶屈學專家劉石林贈詩一首:"洞庭湖畔會騷人,千古楚歌今日新。東海無杭求索子,獨投角黍吊靈均。"這首詩寄託了東瀛學者稻田耕先生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詩人屈原及湘楚文化的仰慕之情。1988年,《文史知識》刋載《中日學者屈原問題綜述》,文中說道:「它釐清了胡適以來『屈原否定論』從理論到事實上以及論爭方法上的謬誤……澄清了一些爭論不休的老問題。1991年出版的《楚辭研究四十年》一文指出:「由於這場爭論的對象除了我國舊的`屈原否定論』外,還有日本學者中的新的『屈原否定論』,因而就使得這一論爭具有國際學術討論的性質。規模較大,影響也是比較長遠的。」至此,長達近10年的爭論方意興闌珊地裊裊收音。

圖為稻田耕一郎教授以及近照

一晃34年,當我從相關資料了解稻田耕一郎的最近行蹤時,發現他已由風華正茂的年青學者變成一位著作等身丶皓首窮經的漢學大師,他除仍然擔任早稻田大學文學部中文系教授以外,還兼任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畢生致力中國文化的研究和傳播。我期待著,稻田耕先生能夠再次行吟洞庭湖畔,「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2018年6月17日端午時節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夢星空 的精彩文章:

歐光安:《岳陽樓記》篆刻第一人

TAG:雲夢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