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百姓對大陸「好感度」增加的真相

台灣百姓對大陸「好感度」增加的真相

「台灣民意基金會」6月17日公布民調,49%台灣成年人對大陸好感,44%表示反感,與去年相比好感度增加,對大陸有好感的人首度超越反感。民調顯示,對於大陸的印象或感覺,有8%民眾表示「非常好」,40.8%「還算好」,23.9%表示「不怎麼好」,認為「非常不好」的有20%,2.5%沒什麼特別感覺,4.9%民眾表示「不知道」。該民調機構負責人游盈隆形容「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據台灣《中國時報》)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台灣社會對十個國家或地區的好感度,其中在敏感的兩岸部分,首度出現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多於反感。尤為明顯的是25歲-54歲青壯年、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群對大陸的好感度都超過了50%。

這是該機構歷次所做的民調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如果把本次民調和近期其他機構所做出的與兩岸有關聯的民調綜合關聯比較後會發現,出現這樣的民調並不是孤立的個案。這凸顯的是隨著大陸影響力逐漸增強,台灣社會對大陸的整體印象正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巨大改變。大陸的影響力體現在多個方面。

儘管兩岸關係不佳 ,但是台灣百姓對大陸好感度卻意外增加

經濟

大陸經濟的影響力已經從最早表現在對台灣經濟宏觀面的影響逐步延伸至經濟的微觀面,大陸經濟發展對台灣百姓生活上的影響越來越廣、越來越深,這讓台灣百姓對大陸有了越來越多直接的了解。

馬英九時期大陸遊客大量到來不僅讓台灣的旅遊業迎來了春天,也讓台灣社會有機會與越來越多大陸百姓接觸。尤其淘寶等電商平台的出現,更讓台灣社會對購買大陸產品產生了強烈的熱情,媒體報道「淘寶10大最敢花錢城市當中,有4個來自台灣」。淘寶的物美價廉和豐富便捷都深刻促進了台灣社會對大陸經貿的第一線交往。

尤其在島內經濟長期低迷的同時,大陸的經濟卻取得了快速發展並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這都讓台灣社會開始反思大陸的變化。而本次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因為台灣媒體的大篇幅報道,這也極大的促進了台灣社會對大陸的關注。

近年來,台灣民眾對大陸政治體制的認知越來越理性、積極

政治

隨著中共大陸內部反腐取得巨大的成功,習近平政治領袖的魅力得到越來越多台灣人的認可。《台灣民意基金會》曾經的一份民調顯示,習近平在島內的喜好度已經超過了馬英九和蔡英文。島內民眾對中國共產黨的好感度也明顯提升。

雖然他們依然並不完全認同大陸的政治體制,但對習近平個人政治魅力以及中國共產黨帶領大陸取得經濟顯著成長的欣賞,也讓台灣百姓開始對大陸政治體制產生一定程度的接受甚至讚許。越來越多台灣人看到了大陸政治體制的積極面。

同時,與大陸政治改革和施政效率的對比,也讓台灣社會開始反思台灣目前混亂以及失效的政治現象,這進一步促進了對大陸政治體制的客觀認知。

兩岸之間的政治鬥爭長期存在,但是台灣民主化後的三次政黨輪替,讓台灣社會對於和大陸之間政治鬥爭產生了另外的看法。他們不再一味認為當前台灣的境遇都是大陸「打壓」造成的,而逐漸認識到台灣目前所遭受的困境,更多因素是來源於自身執政者尤其「獨派」執政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樣的變化也極大緩解了台灣社會對於大陸政治體制的抵觸心態。

近年來,大陸的一些影視作品在台灣不斷「霸屏」

文化

大陸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受到台灣觀眾的歡迎,大陸的娛樂節目也正在俘獲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的心。通過文化交流,讓台灣社會尤其年輕人看到了一個不同於政治灌輸的中國大陸。

另一方面,相對於大陸影視娛樂的「霸屏」的局面,台灣自己的相關產業卻陷入低谷。這與當年台灣流行文化橫掃大陸時的情形產生了顛覆性的扭轉。

為何出現這種局面,當台灣社會反思這個現象的時候,也是對自身和大陸再認識的時候。

當然,除了以上主要原因,大陸長時期的惠台政策的陸續推出,讓很多台灣人切身感受到了由此所帶來的實際利益。尤其對已經西進大陸的台灣人來說,他們的親身體驗和感受不僅大幅改變了他們對大陸的認知,其所產生的認知漣漪,在台灣社會內部也持續發酵。

相較於日本與美國,中國大陸在島內民眾間的「好感度」還有不足

總的來看,台灣社會對於中國大陸好感度的提升,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結果,也是兩岸多方面對比下台灣人得出的感受。這既有大陸自身客觀的發展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有台灣自身客觀的衰落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這都迫使台灣人對兩岸的變化和現實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思考,分析兩岸的異同點到底為何。而台灣目前執政者的所作所為,加速了台灣人反思的深度和力度。

不過要看到,這種好感度的增加只是量變,而不是質變。台灣人對大陸的好感度還是遠遠低於日本和美國,這也反映了兩岸長期的政治對立和「分治」所造成的影響依然深遠。

無論如何,理性的思考始終是更完整認知一個事物的開始。台灣社會對大陸的好感度增加反映了台灣人越來越能夠自主客觀而不再受到政黨意識形態深刻影響的情況下看待大陸,這對於兩岸和平發展是有積極影響的。台灣的百姓越理性,就意味著兩岸關係越穩定,兩岸關係越穩定,和平就註定不會離開。

作者:播種丨來源:多維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蔡英文力挺吳音寧原來是玩起了「三十六計」?只為拖垮這個人
吳伯雄80大壽 國民黨大佬齊聚展現團結氣氛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