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余華英:粽情飄香

余華英:粽情飄香

詩人天地

生命是一場美麗的旅程

文|余華英

圖|網路

粽情飄香

又到五月初五,為迎接這個節日的到來,雷雨早就提前敲響了歡迎的鑼鼓。有時是即興而發,明明是晴空萬里,陽光燦爛,黎明時分就窺見了太陽的全貌,於是,勤奮之人,連忙洗洗晒晒,陽台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床單被子,準備接受太陽的洗禮。等到你前腳一出門,它霎時變了臉,像有誰惹怒了它。太陽也被它烏雲密布的陰沉樣子嚇壞,逃了!可憐底下的人,如熱鍋上的螞蟻螞蟻急得團團轉,那陽台的衣物哦!可怎麼辦?等你拚命往家裡奔時,它又笑顏如花了,似乎就愛看你氣急敗壞,跺腳懊惱的樣子。有時是連綿陰雨,一直淅淅瀝瀝地下,氣象台不時嚇大家一跳,氣象已經拉響橙色預警,請大家做好防洪抗災的準備。於是,各種緊急通知如雪花飛,人們如臨大敵,神經拉得緊緊的,設防應對。有時候是虛驚一場,有時又像個勤奮的媽媽,轟轟隆隆,大雨滂沱,狠狠地洗刷一遍大地,直到看到乾淨的地面,煥然一新的綠衣才擺休。為了六月趕考,雨水似乎要來一場大雨來幫考子洗去一身的疲勞,沖刷乾淨道路的阻礙,降降這臨考前的緊張氣氛而忙碌著。

於我而言,五月初五是忙碌的一天。

一大早就睡眼惺忪地爬起來,用媽媽準備的樹葉煮水來給兒子洗澡。家長的習俗是需要在端午節這一天給孩子煮樹葉水來驅邪。這些樹葉由各種山草藥和不知名的葉子組成,每次孩子都要從頭洗到腳,家中有老人的還要一邊洗一邊念念有詞,關於保護孩子的話語。記憶中,小時候媽媽總是在這一天煮一大鍋這些水,滿屋子都是清新的樹葉清香,孩子們就在這香薰中起床,等水放溫了就洗澡,再吃粽子,然後去看劃龍船。每次聞到那清新的樹葉水味道,我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現在輪到我給自己的孩子做這件事了,我懷著虔誠的心來煮,正視這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吃粽子是必須的。我們家早在前幾天就買了材料回來準備著:箬葉,糯米,餡料有五花肉,花生。婆婆家鄉是放綠豆,面豆一起和糯米混合,再放餡料的。由於我家裡有放臘腸的習慣,糯米我媽還會用五香粉攪拌均勻,在兩家人的改良下,我們現在是加臘腸,所以煮熟的粽子香味濃郁,口感咸中帶甜,加上箬葉的清香,一出爐粽子香飄四溢,總是很受歡迎。

做這一項準備工作是很繁鎖的。婆婆一大早就要起來淘米,把糯米淘好幾遍,再放洗乾淨的綠豆,面豆,鹽進去攪拌均勻。別小看它,這糯米一般有三十斤,要用一個大鍋來裝,攪拌全是靠手臂的力量,竅門就是放鹼砂,奶奶說這個可以讓糯米的酸性中和有鹼性,吃起來也不容易發酸。五花肉要切成條狀,用生抽,醬油,花生油攪拌均勻腌制一會,有的還會加芝麻增加口感。花生米要先炒熟,晾涼了之後再用手搓來外衣,吹開外衣後,再把它們放到盤子里備用。這樣的花生煮熟了吃口感才香、脆。箬葉和關草繩子都要用開水燙過,洗去澀味,把它燙軟了,晾乾備用。

包粽子的時候,先用一塊箬葉中間折成一個漏斗形狀,再放一點糯米,放進一塊五花肉,臘腸,然後撒上一小把花生米,最後再加上一把糯米覆蓋,推整齊,從兩邊用箬葉對摺收回,把多餘的葉子回折,把所有的糯米包裹在葉子裡面不流出來就可以了,如果有爛的葉子還可以用同樣的葉子在旁邊覆蓋上就好。最後用繩子從上往下纏繞一圈,打上結,一個粽子就完成了。這樣忙碌著,粽子逐漸成小山。另一邊奶奶就在灶台上燒火,把一條條粽子放進鍋里,放水沒過粽子,加大柴火,慢慢地,隨著水燒開,粽子跟著炊煙飄出香味,迷濛了雙眼,填滿了嗅覺,滿足了笑臉,引饞了小孩,人們渾身是粽子香,這是最好的香水。

南方的粽子形狀是長條形的,一條粽子大概有一碗飯的份量,吃了經常不易餓肚子。過節,老家的人工作,熱了條粽子拿去就抵一頓飯,小孩嬉鬧間吃了粽子繼續耍鬧,這大概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間了。沒有了追著叫孩子回家吃飯的吆喝聲,裊裊的炊煙夾著粽子的香飄滿村子,房前屋後都是粽子香,人前相視一笑的開懷。

熱心腸的婆婆,總惦記著這一天的任務就是包粽子,分粽子。忙了一整天,煮熟了,還沒涼溫粽子,就馬上吩咐我,把它們趕緊拿去給各個親戚嘗鮮。當一袋袋粽子被分好,讓我拿去去分的時候,伸伸腰酸背疼的身子,她終於長舒一口氣,說:「這個任務終於完成了。」對於純樸的婆婆來說,過節必須要包的的粽子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籍著粽子來謝謝左鄰右舍對自己的幫助,這個粽子,禮輕情意重!

我拿著一袋袋粽子出門,留下一路粽子飄香……

作者簡介

余華英,廣東化州人。熱愛文學,旅行,書法。

編委組:

顧問:蔡 旭 譙達摩

主編:藍天雁

副主編:彼岸煙火

編委:陽子(陽江) 李虹樺(茂名) 池德(江門) 蝶舞清風(廣州) 海潮(廣州)(排名不分先後)

法律顧問:林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粵詩苑 的精彩文章:

人生行吟 杜義芳:李白

TAG:南粵詩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