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馬褂在清朝早期是尊貴無比的賜品,為何清晚期卻變得爛大街

黃馬褂在清朝早期是尊貴無比的賜品,為何清晚期卻變得爛大街

原標題:黃馬褂在清朝早期是尊貴無比的賜品,為何清晚期卻變得爛大街


清朝的黃馬褂是非常金貴的。


黃馬褂之所以金貴,就是因為它用了「帝王之色」。早在唐朝開始,明黃色便成了天子的專屬色,宗室貴族和後宮嬪妃們只能穿金黃色。


(康熙出巡)


到了清朝的皇帝,出入講的是奢華的排場,除了金輦等交通工具,還要有浩浩蕩蕩的儀仗隊,皇帝的保衛隊自然必不可少。


為了凸顯天子的威嚴,這些人也身著明黃的工作服。不過和皇帝的比起來,那就簡陋多了。一般冬綢夏紗,上面也沒有刺繡和彩紋。這種工作服被稱為「行褂」,俗稱「黃馬褂」。這種工作服只能在當班的時候穿,休息或者解職後都不能穿,否則論罪,因此又稱「行職褂子」。

在清朝前期,還沒有賞賜「黃馬褂」這一說,但到了咸豐年間,就有了賞賜「黃馬褂」的記錄了。


最初,「黃馬褂」是用在木蘭秋獮這樣的狩獵活動中的。在這種大型圍獵活動中,王親貴族和大臣們正是展示身手的好機會,而黃馬褂則被賞給身手最為矯健的漢滿大臣,當然皇帝很懂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所以只有功夫最高的人,才能得到賞賜。


另外,在圍獵的途中,也有蒙古貴族前來獻禮。趕上皇帝心情不錯的時候,也會得到黃馬褂的賞賜。


這種黃馬褂面料和開始說的工作服不一樣,它是一種滑滑的防水面料,紐襻是黑色的,得到賞賜的人也只能在狩獵的時候穿,平時不能穿,否則會因「僭越」吃官司。


(木蘭秋獮)


大概咸豐帝覺得黃馬褂很能刺激大臣們為清廷賣命,因此,對於有軍功的大臣也會賜以黃馬褂。不過除非獲得了非常大的功勛,否則也休想得到。


這時候的黃馬褂在款式上更加細化,文武官的不同,都會相對有不同的圖案。另外,穿著這件黃馬褂,有特權。比如官位要比平時大三級,是不是很牛氣?


不過,皇帝也不是賞給你就是你的了,你要是犯了錯,黃馬褂就會被收回。因此,擁有黃馬褂可是半分錯也不能犯,要不然會受到重罰。


但黃馬褂可是榮譽的象徵,因此清廷大臣們的心愿清單上,它一直是心愿前三名。

黃馬褂賞賜最多的時候,是太平天國建立後。由於清軍不敵,皇帝為了早日鎮壓太平軍,只要立有軍功的大將,必會賞賜黃馬褂,比如曾國藩。



(曾國藩)


清朝末年,由於閉關鎖國,導致外國列強想要打開中國國門。於是朝廷有了外交使臣,皇帝為了凸顯使臣的尊貴,也會賜黃馬褂。

等慈禧上台後,清廷愈發衰敗,賞賜起來非常隨意。有一個會開小火車的司機,曾載著慈禧在紫禁城裡轉了一圈,慈禧一高興,就打賞了他一件黃馬褂,可見,當時的黃馬褂已經失去了神聖性。


而清廷由於腐敗,不光可以賣官鬻爵,象徵榮譽的黃馬褂也一樣明碼標價拿出來賣。幾十兩銀子就能擁有一件,雖說貴了點,但銷量卻好極,一些士紳望族,甚至市井商販,只要手上拿得出這筆錢的,都願意買一件顯擺。這時候,曾經高不可攀的黃馬褂,真的成了爛大街的貨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北宋滅國,宋高宗找人負責任,找到北宋這個人身上,追貶了他
劉邦把國土一大半封給兒子們,為何這個兒子最後卻餓死了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