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田文鏡:主子安好?雍正:朕安個毛,鄔先生被你趕哪兒去了?

田文鏡:主子安好?雍正:朕安個毛,鄔先生被你趕哪兒去了?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紹興自古廣出師爺,天下皆知。

師爺的正式稱呼是「幕友」,或者叫「幕賓」、「幕客」,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幕僚」。

清朝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官員花錢請師爺當助手,有的甚至全靠師爺處理公務,沒有師爺就玩不轉,他們或為幕主出謀劃策、參與機要,或為幕主起草文稿、代擬奏疏,或為幕主處理案卷、裁行批複。

清朝各大小政府衙門,都少不了師爺,有人做過估計,假設每個衙門請四個師爺,那麼全國的師爺總數差不多有兩萬人,因為全國有1358個縣、124個州、245個府,18個行省的布政司、按察司、巡撫、總督衙門,朝廷六部、大理寺、理藩院、詹事府、都察院等中央機關衙門,也都聘請師爺。

這個龐大的群體,不亞於正式官僚團隊。

01

雍正時期的傳奇師爺鄔思道,就是紹興師爺的典型代表,據說是紹興師爺的祖師爺,很多典故就在他身上了。

至於他和雍正的關係,雍正王朝自然有加工成分。

我們就選一些其他的來說吧。

講鄔思道,得從另外一個人講起。

《清代名人軼事》里有一段話:「雍正一朝,漢臣中最蒙恩眷者,莫如田端肅文鏡,李敏達衛二公。」

大意是說,雍正最恩寵的漢人大臣有兩個,一個是田文鏡,一個是李衛。

田文鏡,康熙、雍正時大臣,原隸籍漢軍正藍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漢軍正黃旗,是雍正時期最著名的督撫之一。

但他的仕途並不順利,原因是文憑太低,僅僅是個監生出身,未經科舉考試入仕,所以在康熙時期一直是個「小爬蟲」,而不是什麼大臣,康熙二十二年才當了個小縣丞,多年來一直原地踏步,過了將近30年,才當了個侍讀學士。

他「深受寵待」,是雍正即位以後,而那時,他已是滿頭白髮的老人了。

雍正元年,田文鏡得到一個機會,被派去華山致祭,得知山西巡撫瞞報災情,立即進行了揭發。

雍正最恨貪官污吏了,田文鏡一出馬就整了一下他的心頭恨,自然得到雍正信任,雍正乾脆命他當山西布政使。

到了山西,田文鏡快刀斬亂麻,很快高質量地處理了多年積壓的案牘,「吏治為之一新」,更獲雍正信任,對他給予極高評價:「忠誠體國,公正廉明」。

短時間內,田文鏡就成為雍正最欣賞的督撫大臣之一,其他兩個是李衛和鄂爾泰。

雍正還稱田文鏡為「巡撫中之第一人」,曾感慨地說:「若各省督撫皆能如田文鏡、鄂爾泰,則天下允稱大治矣。」

雍正對田文鏡的喜愛和寵待,甚至到了偏心的程度,哪怕他因為官刻薄先後遭人蔘劾,雍正對他的「感情」也絲毫未變,反而稱其「實心任事」,是「模範疆吏」,田文鏡的仕途,絲毫未受影響,甚至還從這種參劾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雍正六年,田文鏡被任命為河南山東總督,而這個職位,是專門為他而設的,「不為定例」。

田文鏡盡心儘力做事,不但不被理解,反而遭到參劾,心中自然很委屈,雍正是這樣安慰他的:「此事朕已洞悉原委,你一些不必繫念。只要自己信得,乃可對天地神明,小人之流言何妨也?不必氣量窄小了。」

雍正對田文鏡,甚至還有一種護犢子心態,比如任命沈廷正任河南道後,雍正擔心他和性格剛直的田文鏡處不好,特意對他耳提面命:「你若不實心協助你上司,稍有他處,請託瞻顧,壞朕地方吏治,奪弄田文鏡,你一負恩,朕加罪必倍之!慎之!」

明明白白告訴沈廷正:你若敢動田文鏡一根毛,看老子怎麼收拾你!

雍正劇照

有人總結說,田文鏡之所以獲雍正如此信任,是因為他完全符合雍正的用人標準:

一,盡心竭力;

二,勇於任事;

三,不避嫌怨;

四,厲行新政;

五,清廉節儉。

當然他也有很多問題,比如為政過於嚴苛,為完成任務一味迎合上意,對下屬和百姓殘酷、刻薄,等等等等。

但這些問題,相比他的優點,在雍正眼裡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02

實際上,田文鏡的光芒再耀眼,也不過是個月亮,他的背後有一個太陽,這個人就是他的師爺鄔思道。

鄔思道,浙江紹興人,雖然自幼喜歡讀書,但卻不善於應付科舉考試,怎麼考也考不中,家裡又窮,既然長大了,就得自謀生路。

鄔思道腿有殘疾,走路得拄拐棍,幹啥營生好呢?

看來除了給人當師爺,沒有更好的選擇。

後來,他在河南開封給人當師爺當出了名,田文鏡當時是河南巡撫,知道後就去請他。

這人果然不簡單,田文鏡後來辦的那些棘手案件,都是他指點的結果。

得到田文鏡信任後,鄔思道決定投桃報李,問他「願為吐氣督撫,抑或庸碌督撫」,田文鏡說,這是什麼話,誰不想更有作為?我又不是混日子的人,鄔思道說那好,我可以讓你做到這一點,但是有個條件,接下來我將為你做的這件事,你不得干涉,田文鏡說,這個可以有,但我可以知道是什麼事嗎?

鄔思道要替他做的事,是替他準備了一道上給雍正的奏章,他說這道奏章非同尋常,一旦送到皇上手裡,你的前途將不可限量,但是奏章的內容,你一個字也不能看,因為你看了,肯定要阻攔,事情就搞不成,你若信任我,我就干,不然就當我什麼也沒說。

僅從鄔思道的表情來看,此事一定非同小可,說不定是性命攸關的大事,但他相信他尊敬的鄔先生不會害他,再說他年紀這麼大了,再不搏一搏就沒機會了,於是「慨然答應」。

鄔思道做的這件事,的確非同小可,因為他上這道奏章,居然是彈劾隆科多!

隆科多可了不得,既是炙手可熱的權臣,又是雍正的娘舅,官居大學士,是擁戴雍正即位的最大功臣,可以說,沒有隆科多,就沒有雍正的今天。

然而,雍正上台,給了隆科多許多特殊的恩寵後,就想除之而後快了,因為他的秘密,這個舅舅知道得太多了!

可是雍正的心思,誰又能看透呢?就算看透了,誰又敢做呢?滿朝文武,巴結這個皇上的舅舅還來不及呢。

鄔思道卻把雍正的心,看了個一清二楚。

這就是異於常人的膽識。

僅僅看準了皇上的心思還不夠,還要敢於出手,這又是鄔思道不同於常人的地方。

當雍正看到這道彈劾隆科多「目無皇上」的奏章,心裡比三伏天吃了冰棍還舒坦,立即交六部核議,六部這才明白皇上想幹啥——他若不想辦這個舅舅,是不會有如此迅速的舉動的,甚至還會想辦法壓下來。

這叫無聲的命令,六部讀懂這命令後,自然是按命令行事,辦了隆科多的罪。

田文鏡劇照

03

做了這件其他人誰也不敢做的事,雍正對田文鏡更另眼相看了,對他是「寵遇日隆」。

可是後來,田文鏡和鄔思道這對「黃金搭檔」,卻因一點小事產生矛盾,田文鏡不知道謙讓,自尊心極強的鄔思道「憤而辭去」。

背後的太陽沒了,田文鏡這個月亮,頓時暗淡無光,無論是做事情,還是給雍正的奏章,沒有一樣合雍正的意,多次遭到雍正譴責:

「自此文鏡奏事,輒不當上意,數被譴責」。

據李岳瑞的《春冰室野乘·田文鏡之幕客》,鄔思道離開後,事事不順的田文鏡只好請鄔思道回來,鄔思道說回來可以,但我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每天必須在我案上放一個五十兩重的銀元寶,我要看到那個銀元寶,才有靈感給你寫東西,田文鏡只得答應。

但這個橋段只能當小說看,事實上,鄔思道離開後就一去不復返,而且從此以後杳無音信,誰也不知其下落,直到田文鏡死後,才有人在北京看見過他,據說他給雍正當師爺去了。

失去了鄔思道輔佐的田文鏡做事越來越笨,在官場也開始走下坡路,雍正也對他越來越不滿,竟然在雍正九年說他「近來年老多病,精神不及,為屬員欺誑…」——看來老田真是老糊塗了,連屬下都能欺騙他!

一年後,雍正的語氣更加嚴厲:「近聞豫東兩省,吏治甚有不協……更宜懲貪獎善,糾謬繩愆……否則不亦有忝厥職,大負朕恩耶?」

田文鏡再笨,也明白了雍正的意思,算了我還是主動一點,免得到時候死得很難看,於是上疏請求退休,雍正立馬批准,沒多久他就去世了。

補充一個典故,鄔思道為田文鏡府幕,聲名日重,後來連雍正都知道了。

有次田文鏡上一道請安的摺子,雍正批道:「朕安,鄔先生安否?」

月亮再漂亮,也不要忘了太陽才是核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曹操:治頭疼病,請罵我祖宗三代…
監獄裡的飯菜怎麼樣?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