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漢朝——星漢燦爛(4)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漢朝——星漢燦爛(4)

原標題: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漢朝——星漢燦爛(4)


雖然有文字,但音頻發揮的內容更多,值得一聽哦


漢武大帝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他謚號為「武」,就是表彰他的武功。漢武帝反擊匈奴,對歷史的影響是很大的。


絲綢之路就是成果之一。張騫的探險和霍去病的戰功最終打通了河西走廊,把漢朝與西方的世界連接起來,漢帝國與西域各國通過河西走廊開展貿易,這條通商路線後來被一位德國考古學家命名為絲綢之路,真是非常美的名字,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當時從中國銷往西方的商品中最獨特、最有代表性的是絲綢。中國也從絲綢之路上獲益很多,隨便可以舉出幾種食物,葡萄、胡蘿蔔、菠菜、芝麻,這都是從西域傳來的物種,還有蔥、蒜、香菜、八角、茴香……沒有絲綢之路,真不知道我們今天怎麼做飯啊!


除了交換商品,絲綢之路更重要的作用是文化交流,如果所有的科學技術都要自己來發明創造,那今天的世界估計還停留在1000年以前,類似絲綢之路這樣的貿易通道大大促進了各個文明之間科學技術的交流,促進文明發展。還有文化,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宗教不僅帶來了信仰,也帶來了新的文化,它影響中國的美術、建築、語言、文學,讓中國文化保持活力。大江大河為什麼千古不廢,因為它始終保持流動,不斷吸納支流,也就是新鮮力量,而封閉的死水終將乾涸,文明發展也是一樣的道理,必須不斷融入新的元素才能保持發展。中國文明生生不息,未曾中斷,能夠吸收融合外來文化是一個原因。


漢武帝反擊匈奴,還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個他本人肯定是沒想到的。匈奴人主要的生活區域是一望無垠的大沙漠,年成不好的時候就要靠河西走廊上的綠洲作為補給基地。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斷絕了匈奴的補給,遇到荒年,匈奴內部就容易發生動亂,這使得漢朝能夠不斷壓制住匈奴。最後南匈奴向漢朝投降,而北匈奴難以生存下去,向西方遷徙,這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隨著匈奴西遷,一路上逼著原來的定居民族紛紛西遷,戰火從亞洲一直燒到歐洲,這段歷史在歐洲叫做蠻族入侵,最後一張牌倒下的時候,是日耳曼人終結了強大的西羅馬帝國。這是很有意思的歷史,能不能說漢帝國的實力強於西羅馬帝國?不好說。這更像是一個蝴蝶效應,公元前121年少年將軍霍去病奇襲河西,就好像亞馬遜雨林里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兩周後千里之外的美國德克薩斯颳起了一場龍捲風,只不過西羅馬帝國這場龍捲風要等400多年以後才來到。

漢武帝的遺憾


漢武帝是很厲害的皇帝。能想出並實施打通河西走廊這樣的計劃,說明他看問題很准,眼光長遠。衛青和霍去病幾次重要的戰役,他都參與制定作戰計劃,如果不是皇帝,他可能也是一代名將。更重要的是他遺傳了劉邦用人的天賦,能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比如任用19歲的霍去病為大將軍,主持大規模戰役,這在任何時代都是驚世駭俗的舉動。他死前把後任皇帝託付給幾個大臣,其中一個叫金日(mì)磾(dī)的,是匈奴王子,被俘後成了給宮廷養馬的奴隸,有一次漢武帝見金日磾牽馬走過,一眼看出這個人非同尋常,於是加以重用。還有一個朱買臣,原先是打柴的,後來成了縣吏,一個偶然的機會與漢武帝交談,受到重用,最高做到部長級的官員。漢武帝時代以人才輩出而知名,這和他識人用人的能力是分不開的。


總的說來,漢武帝在位的前期是中國歷史上特別有活力和激情的時代,真的是天下無難事,只要你想去做,一切都有可能。可是漢武帝活的太久了,他是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而他喜歡冒險和戰爭的性格到老不變。早期對匈奴的戰爭是很有必要的,而後期的多數戰爭,就屬於好大喜功,浪費國力了。比如他為了得到大宛國的名馬汗血寶馬,不惜派出大軍,長途跋涉,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只不過帶回了幾百匹好馬。戰爭是最消耗國力的,到了漢武帝晚期,文景之治攢下來的財富快要被他花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爸爸的通識課 的精彩文章: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漢朝——星漢燦爛(3)

TAG:胡爸爸的通識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