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在等你的電話。」

「他們在等你的電話。」

「離家後,

開始疏遠他們了。」

文 | 阿夢

2018年06月20日

《多想留在你身邊》是我最近單曲循環的歌曲。

我聽歌的時候一般不看歌詞,當聽到「多想留在你身邊」這句時,很自然地認為這是寫愛情的。

直到看到這首歌的MV,我才知道《多想留在你身邊》是寫給媽媽的。

把這首歌聽成傷心情歌的不止我一個。

「這些年你拍了無數張自拍,每一張都很漂亮,但我只留著三年前那張,因為照片里的那個你,那時候還很愛我。」

「個子不高一米六,臉上喜歡長痘,天生的自然卷,脾氣很好臉皮也很薄。講話的聲音很好聽,喜歡下雨天,喜歡滑板,喜歡喝牛奶,喜歡看電影。希望以後的那個你不要辜負她。然後我會變成你不喜歡的模樣,愛上我愛的人。」

……

在雲村留下的評論基本都是關於愛情的,當時也不覺奇怪。

畢竟不知從何時起,網易雲的評論多多少少都會帶點愛情的氣息,無論評論者所評歌曲表達的感情是否關乎愛情。

可是在生活這部大電影中,親情戲明顯多一點,但我們總能忽視它的存在。

現在最孝順的不是人,而是微博QQ朋友圈。

各種節日人們都改在朋友圈過了。

兒童節曬娃、曬幼齒照,情人節曬戀人、曬鮮花,父親節又一窩蜂的「炫父」。

有人把爸爸的照片放在九宮格最中央,其餘的八個空格就放自己的各種自拍;

有人把自己的爸爸的不同時期段的照片曬出來;

也有人發了關於父親節的朋友圈,但是卻設置的了分組可見,甚至連自己的爸爸也屏蔽了。

突然間,我開始懷疑父親節這個節日的真正意義。

我弟弟也這樣。

看了看他動態下的時間,顯示的是一個小時以前。

「都在朋友圈說父親節快樂了,想必已經給老爸道過節日祝福了吧?」我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在通訊錄中滑動著手指。

撥通了弟弟的電話,一番噓寒問暖後,我提到了他發的關於父親節的朋友圈,可是,他並沒有給我們的爸爸打過電話,亦沒有發過簡訊。

原來弟弟只是在朋友圈說了個父親節快樂,但是爸爸他並不知情。

「你明知道爸爸他們很少會去刷朋友圈,幹嘛不給他們打個電話?」

「給爸媽打電話,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跟他們沒有話可說,況且我要上課。」弟弟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我很納悶。

沒事就沒必要給爸媽打電話嗎?

有時間有精力去編輯一個別有用心的圖文發在朋友圈,卻吝嗇跟父母通話的那麼一點時間。

或許我們都習慣了在朋友圈給爸媽說節日快樂。

「給爸媽打電話不需要你非得說些什麼,說個節日快樂,同時聽聽他們的聲音。」

「有時候,他們只需要你簡單的一個電話過去,內容也僅可是一句還好嗎,就夠了。」

那天,我把這些話丟給了弟弟。

有一本出自日本的書,叫做《別以為還有20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

對於書名,書里給出了詳細的解釋:

假如你的父母現在60歲,父母餘下的壽命平均按20年算,一年的假期總共見個6天,一天就算見11個小時,那麼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只有1320個小時。

20×6×11=1320小時=55天。

只有55天,我們和父母的相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有人說:「跟父母無話可說已經是一種常態,很煩他們的啰嗦。」

上高中以後,媽媽會頻繁地給我打電話。

「吃過午飯了嗎?」

「回到宿舍了嗎?」

「現在忙嗎,要照顧好自己。」

那時覺得媽媽說的都是些毫無樂趣、毫無營養的廢話。

對於媽媽的問話,我往往會用最簡單的「嗯嗯」、「知道啦」、「吃了」來回答,而且堅決不引起新的話題,就怕「什麼都不懂的媽媽再問東問西」。

因為真的很怕她的啰嗦。

但是在一種情況下,我會很積極主動的發很長的語音給媽媽,或者是在電話里主動進行各種拉家常式的聊天。

這便是我需要幫助的時候。

比如需要錢。

我以為媽媽會因為我跟她要錢而開始變得冷淡,以為她也會用一個「嗯」來回應我。

但是她沒有,反而總是說「千萬不要想著給我們省錢,有想吃的就去買,有瞧上眼的衣服就去買,不要亂花錢就好」的話。

然後手機開始振動,銀行卡里又多了錢。

比如遇到困難。

我以為我的困難會在她的眼裡就是不懂事,是一種很幼稚的行為,但每次我鼓起勇氣把心中的疑惑告訴她時,她總會耐心的把她曾經經歷過的事情講給我聽。

沒有說教,沒有命令、沒用嚴肅。

有的只是媽媽對於一個女兒的愛。

但很多時候,還是很排斥她。

我會嫌棄媽媽逛街太麻煩,買東西總會用很久的時間,於是拒絕和她逛街;

我會感覺爸媽什麼都不懂,拒絕和他們旅遊;

我害怕自己的私人小生活會被爸媽各種追問,所以他們的電話打來總是會讓我一陣忐忑。

可就是這樣子,在自己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從來不會拒絕。

上大學後,離開家久了,也特別害怕和他們尬聊。

其實覺得跟爸媽無話可說的不止弟弟,因為我也是這樣。

我的媽媽是一個特別外向的人,換種說法,她是一個特別喜歡說話的人。

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她意外住院了。

我知道後便主動跟爸爸說我要去醫院照顧媽媽,但是在醫院陪媽媽的時候,我除了給她削水果、買東西外,便沒有做其他的事。

沒事的時候,我便自顧自地戳手機,任由媽媽在一旁說話,我偶爾回應一下「是啊」、「知道啦,管那麼多幹嘛」。

平素里愛說話的媽媽,住院那兩天話特別少。

當時自告奮勇說要在醫院陪她的我,只是低著頭,陪在她身邊而已。

而有時候又很想和爸媽聊聊天,說說話。

尤其是漸漸長大,漸漸孤單的我們,真的很想跟他們說說心裡話,但就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多少次開口了,最後都把要說的話停在了嘴邊。

害怕說出的話,爸媽不理解,亦或是跟他們聊不到一塊去。

「爸媽的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他們什麼都不懂,每次跟他們通話,說來說去也就是』多吃點』,還不如不打這個電話。」

弟弟常常這樣說。

但很久以前,當我們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最希望爸媽能跟我們說好多好多話;

當我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同桌尿褲子這種雞毛蒜皮的事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爸爸媽媽;

當我們看上玩具店裡的小魔仙棒的時候,會跟媽媽說《巴啦啦小魔仙》這個動畫片有多好看,小魔仙們的魔法棒有多神奇。

為了一個小玩具,跟爸媽說了一大堆廢話。

他們都認真聽了。

可是長大後,我的媽媽只要一提到隔壁家某某之類的話題,我就會找借口掛斷電話;

爸媽帶我逛街給我買東西的時候,我忙著跟朋友微信聊天;

雖說是給我買東西,我卻始終沒有參與過「挑選」這個過程,總是用「隨便你們」來打發他們。

比起跟他們聊天逛街,我覺得玩微信,刷微博有趣多了。

最後。

在QQ空間看過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父母是陌生人,你還願意跟他們做朋友嗎?」

我的饞嘴挑食是我爸媽慣的,我的衣服鞋子是我爸媽買的,我的怪脾氣是我爸媽寵的,在家的時候,他們給我做飯洗衣陪我說話吵架,不在我身邊爸媽又是給我錢又是不停給我打電話。

他們會抱怨我的東西多,卻總想著給我買。

我會抱怨他們嘮叨,掛掉他們的電話,拒絕跟他們一起玩。

他們對我的好比我的朋友多得多,但我總是因為朋友而冷落他們。

他們會不厭其煩地教我走路,教我說話,教我騎自行車,但跟他們說話的時候我總是很不耐煩。

每個人都有跟不上這個社會的時候,我是在長牙前,他們是在長牙後。

有人說過:「疏遠父母,和父母沒話可說,不是你成熟的標誌,而是你成熟外表下,最後一塊任性的土地。」

其實跟父母之間,不是沒話說,而是我們自己不想說。

大概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感覺自己無所不能了。

可也只有自己清楚,自己是多麼的脆弱。

一擊就倒。

圖片:《婚紗》

音樂:劉增瞳,多想留在你身邊

審核:山肉、阿一

編輯丨阿夢

願我們既可以朝九晚五

又能夠浪跡天涯

世界很大很大

帶著一克松去看看

掃一掃關注我們

「這裡有你想要的關於年輕人的一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克松 的精彩文章:

TAG:一克松 |